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冀祥德教授赴安阳师范学院讲学
字号:

原标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冀祥德教授来我校讲学

10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冀祥德教授来我校讲学。在逸夫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冀祥德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刑事诉讼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学术报告。安阳市法检机关代表、律师代表及我校法学院师生等2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法学院院长刘振红博士主持。

报告中,冀祥德教授提出了世界刑事诉讼四次革命的命题,将世界刑事诉讼的发展归纳为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离、审判权与控诉权的分离、控诉权与辩护权的平等和控辩协商等四个阶段。同时,冀祥德教授阐述了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三次转型,认为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实现了有法可依;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引进了对抗制度;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增强了对人权的保障,扩张了辩护权利,刑事诉讼构造的中国模式逐步形成。最后,冀祥德教授对中国未来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将沿着“简者更简、繁者更繁”的趋势逐步发展,未来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将通过立法、修法和废法,逐步实现十三个转变,即,从斗争立场转为和谐立场、从权力本位变为权利本位、从打击犯罪转变为控制犯罪、从一元价值转变为多元价值、从有罪推定转变为无罪推定、从侦查中心转变为审判中心、从经验主义转变为证据裁判、从借鉴西方转变为立足国情、从国内优位转变为国际优位、从重实体轻程序转变为实体与程序并重、从重定罪轻量刑转变为定罪与量刑并重、从公检法“三车轮”转变为公检法律“四车轮”、控辩关系从对抗转向合作。

报告结束后,冀祥德教授与现场听众就辩诉交易、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冀祥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为法学会律师执业行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及法学教育,代表性学术著作有《控辩平等论》、《建立中国控辩协商制度研究》、《建立中国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协商性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司法制度新论》、《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新闻网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