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2015年9月29日,由我所知识产权室主任管育鹰研究员担任课题主持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委托的“一带一路”有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环境研究课题举行结题汇报会。汇报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司司长龚亚麟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砚、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司长薛丹、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司长张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来小鹏、三友知识产权集团会长李强六位作为评审专家出席汇报会。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张云才秘书长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有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环境研究课题设立初衷、课题组的选择以及课题开题和中期考核的过程与基本情况。管育鹰研究员首先汇报了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整体进展以及计划执行中主要难点和采取的解决方案,然后总体介绍了中亚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进程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知识产权制度的总体特点以及中亚地区国际利益的交锋与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并以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为例,详细解读了中亚相关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体系、专利制度、商标制度、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和司法保护与执法体系。管育鹰教授在汇报中指出,中亚地区都是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整体法治环境欠佳,欧亚专利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对该区域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执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企业进入该区域进行投资或商贸活动,必须考虑到语言和风俗人情方面的困难与障碍,应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争取在投资和贸易前做到知识产权先行。课题组成员李菊丹副研究员汇报了中东欧八国的知识产权环境情况,分别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知识产权类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和执法体系等角度,比较了中东欧八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实践的特点,指出中国企业进入该地区所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挑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课题组成员王琼副研究员汇报了沙特、阿联酋、埃及等中东七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以实践运行情况,还重点介绍海湾合作委员会专利局的运行情况及其对中东各国的影响。
听取汇报后,评审专家们充分肯定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对课题组能在较短时间内按期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出涵盖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与语言体系的23个国家的知识产权环境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继续完善相关成果提出建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发表总结讲话,“一带一路”有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环境研究课题契合了我国当前“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基本要求,为该战略的实施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应用信息,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性意义。课题所涉国家众多,贯穿多个具有不同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的地区,研究内容丰富,是国内首份关于“一带一路”有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环境研究的应用性研究报告,课题组能克服研究时间紧、语言复杂、资料和案例短缺等困难,实事求是、尽心尽力完成并提交研究报告,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知识产权环境方面的基础性信息支持,十分值得肯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刘菊芳、信息化管理处宋志军、王波,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部张健佳部长、王丽丽以及课题组成员董雪莹等参加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