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饶戈平教授表示,中国目前急需实务型国际公法人才,应更加重视国际公法教育和人才培养。他指出,中国“入世”后,国际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国际法教育和人才培养越来越与世界接轨,但涉及海洋、陆地边界等问题的国际公法人才培养却面临着与国家需要脱节的困境。如何在涉及国家领土和海洋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急需具有国际视野、娴熟掌握国际法规则的实务型国际公法人才。
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李鸣教授说,在就业压力的冲击下,许多国际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其他工作,不利于国际法研究队伍的培养和壮大。他建议,除了加大师资力量投入、改进教学模式和内容外,国内法学院还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更多适合现实需要的国际法人才。
柳华文研究员作为校友和兄弟院校和研究机构代表应邀在会上致辞。他重温了在北大国际法研究所的学习时光,并引用了受《中国法律》杂志社委托、他采访王铁崖先生时,王先生表达的重要观点。王先生说:“我从一开始就这样想:一个国家的确需要国际法,否则这样的国家不能成为一个现代的国家。我一直认为:只有整个国家的国际法水平有所提高、达到世界水平,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才可能成功。”
当时王铁崖先生特别指出:“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国际法学者,都是一方面是爱国主义者,另一方面是国际主义者。不爱自己的国家,这样的国际法无法发展;如果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这样的国际法不会在国际上有什么影响。西方国家的大部分著名国际法学者也都在这方面有所表现。我将继续在这两方面进行工作。……我是爱国主义者,热爱祖国;同时又是国际主义者,追求国际友谊。我一生反对侵略,反对压迫,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主张友好,并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柳华文说,我们重温王先生的这些话,仍然感受到一种激励和鼓舞。
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于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立的第一个从事国际法研究的专门机构。成立30年来,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已成为中国国际法学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之一。
已故的北京大学教授王铁崖先生是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所长。王铁崖于1993年当选为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1997年联合国大会上当选为第二届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法官,1981年主编了新中国第一本国际法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