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反腐制权比反腐倡廉更符法治精神
字号:

北京晨报

姜葳2013-02-26 01:57

晨报讯(首席记者 姜葳)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2013法治蓝皮书》,称2012年网络反腐持续发威,折射出现行的公职人员财政监督制度等廉政制度亟待完善,廉政法律体系需整合调整,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蓝皮书主编李林直言:“‘反腐制权’比单纯提‘反腐倡廉’更符合法治精神。”

2012年,全国职务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1月至10月全国共批捕各类职务犯罪15112人,同比上升14.4%。《法治蓝皮书》指出,面对当前腐败行为易发、高发局面,现行的廉政制度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公职人员财产监督制度。目前虽已推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财产及有关事项的制度,但适用的公职人员及财产范围较窄,对社会一般不公开,起不到监督作用。

另外,尽管党政机关出台了各种规范公职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却被指彼此间缺乏体系性、逻辑性和一致性,有的“仅限于号召性规定,不具有操作性和强制性”。中国社科院法治国情调研组开展的“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法律制度”问卷调查显示,公职人员及公众对于公职人员履行职务之外可否接受礼品礼金和接受招待的认识比较模糊,针对公职人员亲属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公职人员反对将亲属违规经营上缴国库(见图)。

“‘反腐制权’比单纯提‘反腐倡廉’更符合法治精神。”《法治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表示,严格查办案件、高压惩治腐败并不能根治腐败,通过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科学配置权力,坚持阳光运行,规范公职人员行为,消除权力腐败滥用的土壤才是根本出路。今年网络反腐将继续发威,但关键在于构建公职人员不愿且不敢贪腐的制度机制,公职人员财产监督、对配偶子女移居境外的公职人员的监管、规范公职人员亲属行为等问题亟须得到制度回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科学配置权力的实践也将会更加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