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手机实名制真的有用吗?
周汉华
字号:

手机支付功能越来越多,一旦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同时被泄露,社会风险就相当大。

【背景】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表示,从9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

中国当前预付费客户高达3.21亿。这意味着,今后购买预付费手机卡的用户,必须向运营商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实名登记。此前的预付费客户则要补充登记有关个人身份信息。

一时间,关于"手机实名制"的争论分歧严重。赞成者认为,手机实名制能更好地防范垃圾短信、手机诈骗等行为。据新浪网在线调查,70%以上的参加调查的网友支持实行手机实名制,表示会去实名登记或者已是实名用户。

而反对者则提出,在缺乏《隐私权保护法》或《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情势下,实行手机实名制并不能解决以上问题,反而可能造成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前不久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员向商家违规出售用户资料的事件,就是例证。

200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曾表示,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提供法律依据。但是,手机实名制真能杜绝短信欺诈,手机诈骗等行为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在当前缺乏法律依据的现实下,不应当实行手机实名制。这是因为,手机实名制不仅很难解决手机诈骗、垃圾短信等问题,而且推行后用户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太大。

实行手机实名制,涉及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必须获得权威的法律授权,但目前《居民身份证法》并没有规定购买手机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而现行《电信条例》也没有规定实行"手机实名制",更未对公民身份证信息采集给出规定。

周汉华认为,推行手机实名制,涉及公民个人两个最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身份证号码,一个是手机号码。这两个信息对个人用户非常关键。目前,手机具有越来越多的支付功能。一旦这两个信息同时被泄露,社会风险就相当大。

尤其是,由于大量的预付费手机卡都是很多报摊和商贩处购买,如实行实名制,个人信息链很难保证不被污染。"任何决策,都要实行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当收益很小、成本很大时,为何还要做这种事情?"

谈起手机实名制对防范短信欺诈,手机诈骗等的用处,周汉华认为,这"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垃圾短信和手机诈骗,成因复杂,把希望寄托于手机实名制,完全不现实"。

比如,对那些借助手机号码实施诈骗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能找到规避的办法。比如利用假身份证登记等。他甚至预计,如强行推手机实名制,恐怕会产生一个售卖实名制手机号码的黑市。

据周汉华介绍,从国际上看,目前真正推行手机实名制的只有韩国,而欧洲国家则存有较强抵制。"目前欧洲国家还在讨论是否一定要全国性的身份证。对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事项,制定政策相当谨慎"。

而且,从未来技术发展看,希望通过实名制强化管理的做法,最终会因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落空。事实上,技术革新远超政府管制更新的速度。"目前中国推出的固网、移动网IP实名制技术,现在都已经被攻破了,手机实名制也会面临同样的结局。"

(来源:财新网 作者:)

2010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