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莫纪宏出席“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暨巨灾应对国际研讨会
字号:

9月2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暨巨灾应对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世界共1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莫纪宏研究员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震后恢复与重建中法律关系变更问题研究”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中国法学网记者)

“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暨巨灾应对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刘奇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蒋巨峰出席

本报讯 (记者 方小虎王小玲)9月2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暨巨灾应对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这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时刻,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和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国内外与会嘉宾总结交流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经验,共商巨灾应对能力建设。

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联合国副秘书长海泽的代表那克,联合国驻中国灾害管理工作组主席魏英瑛也在开幕式上致辞。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陕西省副省长姚引良,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出席开幕式。

刘奇葆在致辞中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对“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暨巨灾应对国际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刘奇葆说,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为人类抗灾救灾史提供了鲜活案例、留下了宝贵财富。在抗击特大灾难和灾后重建中,我们丰富了应急管理经验和危机处置模式,提高了巨灾应对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科学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规律的认识。一是高效组织、全面动员,这是应对巨灾和灾后重建的基本保证。二是统筹谋划、科学规划,这是应对巨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途径。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考虑恢复重建与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科学重建的路子。三是生命至上、民生优先,这是应对巨灾和灾后重建的根本取向。灾后重建最需要恢复的是民生,坚持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四是敬畏自然、尊重规律,这是应对巨灾和灾后重建的必然要求。把防灾减灾同恢复重建结合起来,重建选址充分考虑灾害防范,提高防范灾害的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开放救灾、透明重建,这是应对巨灾和灾后重建的现实需要。

刘奇葆说,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暨巨灾应对国际研讨会,以“科学重建、和谐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总结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做法、经验和模式,对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人类社会应对地震和巨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本次研讨会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洪毅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救援速度之快、动员范围之广、投入力量之大都是空前的,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所有这些,为人类防范应对巨灾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巨灾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巨灾应急管理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全面推进巨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巨灾应急管理的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完善巨灾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巨灾的意识和能力。

那克说,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联合国亚洲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支持各地区制定减灾与重建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提升这些地区的抗灾减灾能力。我们会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各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平台,以便于透析区域发展和商讨如何通过集体努力采取行动和措施。在应对最近几年发生的特大灾害中,尤其是应对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国政府的准备是有效的、充分的。中国政府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准备、应对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将为亚洲各国防灾减灾提供有力帮助。

魏英瑛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年多后的今天,我们见证了受灾地区的巨大进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史无前例。我们希望梳理救灾和重建的经验,将这些富有价值的知识同其他同样面临灾害威胁的国家和地区分享。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正是联合国系统在中国工作中的极重要的一部分。在应急救灾以及恢复重建方面,联合国系统和中国的合作不仅着眼于将物资带到中国来,也强调将国际的经验、做法和机构间的联系带到中国,提高中国灾害风险管理的能力。

省委常委、副省长魏宏主持开幕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副省长李成云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链接: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10/09/23/2010092365311408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