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一个更为复杂和特殊的情况是,冰雪灾害时值春运高峰,本已不堪承载的交通运输压力更为沉重。全国共有24个机场在不同时段被迫关闭,超过6500次航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南方主要高速公路曾一度全部封闭,京珠高速公路曾堵塞车辆近2万辆,滞留6万余人;中国铁路大动脉之一的京广线南段以及沪昆线西段一度中断,部分车次停运,京广沿线车站滞留旅客上百万人。
连续冻雨产生覆冰,致使南方部分电网毁损,铁路供电中断。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加大,全国有17个省(区、市)被迫拉闸限电。据中国电监会1月27日消息,全国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同时电煤严重短缺,全国库存约2142万吨,不到正常存煤量的一半。电力短缺,更使冰雪灾害的影响呈几何级数扩大。
市场物价出现波动,煤、油等产品价格飙升,诸多生活必需品价格高涨。国家发改委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灾省份的蔬菜价格正在迅猛上涨,大白菜、青菜、萝卜、茄子、黄瓜等主要蔬菜价格涨幅达50%以上,部分地区个别品种的价格甚至成倍翻涨。
不容乐观的是,此次罕见冰雪天气仍将持续。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预报,新一轮雨雪天气自1月31日开始,估计将持续十天以上。
显然,雪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性焦点问题。在春运高峰、电力紧张、物价波动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引起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混乱。
进入2008年的中国,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整个社会和个人、团体对能源、通信、交通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环环相扣,互相作用。其中一个环节脱节,局部的问题和危机就会被层层放大,引起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混乱。在春运高峰、电力紧张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如何救灾抗灾,将成为中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突发应急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以及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专家组成员莫纪宏告诉《财经》记者,这次雪灾是一个天灾,因为南方普降暴雪遭遇冰冻是从前难以预料的,地方政府也缺乏应对的经验。今后应该考虑建立起相关的专项预案。
事实上,此次冰雪灾害恰是对中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一次考验。《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出台,11月1日正式实施。当初,《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的背景,便是2003年SARS暴发造成巨大的冲击,促使国家考虑建立应急机制。
根据法律要求,中国政府从国务院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各部委以及各中央国企等,都要制定自己的应急预案。根据官方资料统计,中国目前共有一个国家总体应急预案,18个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五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九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四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57个国务院各部门应急预案;31个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共计107个应急预案。但在国家级层面,却没有对于雪灾的专项预案。
莫纪宏指出,在当前国家部门分割的体系下,没有专项预案,就意味着没有部门牵头;没有部门牵头,就没有真正部门来主管此事。因此,南方这次突发天灾,“反映我们的决策不够科学,认识不够深刻,预测不够准确。”
在应对这次罕见冰雪灾害中,从中央到地方可谓不遗余力,但各地区、各部门的协调应对能力还有待加强。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党委委员贺定光告诉《财经》记者,由于省区之间沟通不够,要分流滞留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和人员很难。
他呼吁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江西六省区高速公路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迅速建立信息联动机制,开、关高速公路要协调一致,不能“你开我关,你关我开”,否则整条高速公路难保畅通,个别路段即使能够通行也是暂时的。
“大家是一个整体,全局不保,自身也难保。”他说。
资料来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