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在第六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姜 伟
字号: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姜 伟

(2017年8月26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齐聚首都北京,隆重举行第六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和获得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荣誉称号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各位嘉宾和博士后们致以诚挚问候,向关心、支持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的有关单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自法学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广大博士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回应实践关切,注重法律及相关领域中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炼法学研究的规律性共识,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持。

值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后制度实施25年之际,法学界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围绕“回顾与展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这一主题,总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20年的成就和经验,探索法治建设的中国模式,意义重大。

今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这对包括博士后在内的广大法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谈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法学研究的政治责任感。法学博士后群体和广大法学研究工作者作为法学研究的生力军,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者、捍卫者。要充满信心、保持定力,自觉抵制西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

二是积极回应实践需求,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法治中国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国家治理和法治中国建设实践迫切需要法学理论的引领。大国的竞争是制度文明的竞争。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替阶段。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强国之路任重道远。法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切实解决中国法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将最新法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法治实践,更好回应时代需求,满足人民期待。

三是发挥论坛的平台作用,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高端论坛,是优秀法律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法学博士后研究团队作为国家智库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利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见识广阔、思想活跃的优势,在推动法学理论服务科学决策、引领法治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法学领域的“高端智库”。法学理论工作者要紧紧围绕我国法治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紧迫性的问题,集思广益,联合攻关,不断促进法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拓展法学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创造更高水平的制度文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为人类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同志们,当前我国正处在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让我们携手并肩,为进一步繁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推动中国法治实践发展共同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