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莫纪宏、刘仁文、吕艳滨研究员点评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闻
字号:

1月4日,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闻发布,莫纪宏、刘仁文、吕艳滨研究员受邀对十大新闻中的“全国法院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法党组工作汇报”和“智慧法院建设赋能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点评。

 

202314人民法院报编辑部评选出的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闻发布。获评的十大新闻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法党组工作汇报、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格局基本建成、全国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收官、人民法庭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试点、中国和东盟国家司法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国首个跨省域管辖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揭牌、智慧法院建设赋能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国法院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法官首次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法官、我国建成全球唯一覆盖各层级法院环资审判体系。人民法院报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刘仁文、吕艳滨对十大新闻进行点评。

 

全国法院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闻速览]

202210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0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主持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同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部大会。112日,全国法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举行。1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研讨。111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暨人民法院大讲堂培训。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地法院迅速召开会议,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部署,通过集中宣讲辅导、专题培训班、人民法院大讲堂、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讨等形式,组织干警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全员轮训、入脑入心。

 

[点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莫纪宏

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了专题辅导报告会和大讲堂培训。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贺荣以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分别作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特别是围绕报告提出的“严格公正司法”的各项要求,对全国法院干警进行了政治动员和全员培训,在全国法院系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司法审判工作非常重视,仅“司法”二字在报告中就出现了13次。全国各地法院快速行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凝聚起严格公正司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法党组工作汇报

 

[新闻速览]

2022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天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认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履行职责,加强党组自身建设,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营造良好环境,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点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仁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人民法院的建院之本和强院之基。20151月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每年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汇报,已成为一项重大制度性安排。

2022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汇报,这既体现了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绝对领导的最高原则,又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年来,全国法院系统以实际行动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改进工作,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和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足文章、做出成效。

盘点2022年,人民法院的工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这正是全国法院干警凝心聚力、埋头苦干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

 

智慧法院建设赋能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闻速览]

202210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成效。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支持全国四级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创新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人民法院研发上线了覆盖四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立案、开庭、送达等在线服务,老百姓办理诉讼事务可以全流程、全天候“掌上办”。截至20229月,全国四级法院以及9万多个调解组织、35万多名调解员已经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几万件纠纷在平台进行调解;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2000余万场,访问量超过500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3亿余篇,访问量超过900亿次。

[点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吕艳滨

疫情三年来,面对疫情不利影响,各级法院克服了线下诉讼活动受阻的重重困难,将大部分案件搬至线上,让诉讼不停摆。

由线下到线上,改变的不仅仅是诉讼活动的形式和场景,更带来了诉讼规则的革新。由现实到虚拟,海量案件沉淀形成的数据流促成了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向“以知识为中心”演进,日益智能的办公办案系统,必将极大地提升法院干警的办案能力和办公水平,提升司法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将有助于加强对审判执行权力运行的全程有效监督。

当然,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业务的深度融合,将让司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