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莫纪宏、刘仁文、吕艳滨受邀点评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闻
字号:

日前,《人民法院报》公布了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室主任刘仁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吕艳滨研究员受邀作专家点评。

 

徐州中院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供样本

 

[新闻速览]

2020年7月,中央政法委宣布启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历时5个月获得圆满收官。作为试点单位之一,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查纠问题作为自我革命的重要契机,建立了防止干预司法、严格诉讼回避、规范减刑假释、防控“套路贷”虚假诉讼等7项长效机制,建成离任法官及其亲属代理案件、暂予监外执行到期、案件久押不决三个自动预警平台,探索了新时代政法战线自我革命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了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的新路子,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供了样本。

[专家点评]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机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终极捍卫者。审判机关执法司法水平如何,审判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审判机关能否堪此大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政法机关是老百姓平常打交道比较多的部门,是群众看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如果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就不会相信政法机关,从而也不会相信党和政府。为了杜绝司法腐败、提高司法公信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推出了诸多司法体制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强调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对司法领域的腐败实行零容忍,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徐州中院在提高司法审判人员素质上敢于动真格、身体力行,展现了人民法院自身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审判机关的公信力,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全国法院坚决打好扫黑除恶收官战

 

[新闻速览]

2020年是扫黑除恶收官决胜之年。在2020年扫黑除恶“百日攻坚”行动中,全国法院坚决落实“六清”行动部署要求,统筹疫情防控与专项斗争,2020年3月底前一审存量案件结案率达79.90%,“案件清结”进展迅速,“黑财清底”成效显著。为明确法律政策界限,最高人民法院牵头起草多份规范性文件,并就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强化权利保障及加强涉案财产处置工作制定下发通知,有力保障了审判执行工作质效。

[专家点评]

 

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格依法办案,审理了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黑恶犯罪案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确保专项斗争始终沿着法治轨道进行,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相继出台多份规范性文件,有效提升了办案质效。如在《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将已经具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部分特征但尚未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恶势力作为从重量刑情节加以规定,并从组织程度、行为特征、危害程度等角度界定了恶势力的范围,从而划清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之间的界限,既防止将恶势力犯罪拔高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也防止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降格为恶势力犯罪。在《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中,厘清了“套路贷”与民间借贷、非法放贷与民间借贷之间的本质区别,对维护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及时跟踪、动态评估、敢于担当的表现,是从职能上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从技术层面上加强机制引领和规范指引的积极作为。

 

全国法院开展线上服务确保防疫与审执两不误

 

[新闻速览]

疫情防控期间,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红利充分释放。指尖立案、云端办案、智慧执行……全国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将司法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确保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在此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优秀答卷。人民法院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等平台规范有序开展在线诉讼活动,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打击涉及疫情犯罪、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点评]

 

吕艳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响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高度重视推进法院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与司法改革作为法院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智慧法院建设立足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办公管理、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国家治理,成效显著。依托移动互联网,广大干警和人民群众在电脑前、手机端就可以参与诉讼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办案效率和服务水平。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员往来交流的阻隔,智慧法院大显身手,有效保护了当事人诉权,为疫情之下的公正司法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为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疫情期间的应用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各级法院乃至全社会对加快智慧法院建设的共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发现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为智慧法院的迭代更新找到更明确具体的方向。步入2021年,智慧法院立足于2020年的建设应用成果迈向“十四五”,必将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推进审判执行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为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1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