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世界读书日支振锋接受采访:新时代实体书店如何重新定位
字号: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

在今年中国书店大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实体书店图书报告》显示,据统计,我国实体书店数量超过7万家。2019年,我国新开书店数量超过4000家,关闭的书店有500多家。

支振锋研究员等受访专家认为,新时代的实体书店,既是读书之所在,也应该是休闲和涵养市民身心之所在,更应该是培养全民阅读习惯之所在,以助力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专家们建议,在高租金、高地价情况下,单凭商业模式,实体书店难以为继,亟须进行重新理解和定位,可以把实体书店视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延伸,纳入城市规划,给予政策、金融、财税等支持,同时承担相应公益性服务。继续推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明确政府责任,强调各级政府加大智力和财力的投入,为全民阅读提供制度基础。

 

书店数量超七万家

定位需要重新调整

 

4月19日下午,记者走进这家位于商场4楼的书店,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拿出测温枪给记者量了体温。

一条醒目的促销广告迎面而来——“会员充值1000元送500元综合券”“阅读日满100元送10元券”。

几百平方米大小的店内顾客并不多,林立的书架间,五六位戴着口罩的顾客或挑书或看书。

书店的最里面是童书区,一张布艺沙发靠墙摆着,有4位戴着口罩的女士坐在上面看书。虽然是周末,但并无儿童在此看书。

挨着童书区的,是书店里的一个独立空间——咖啡厅,大约30个卡座,有一半有人,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看电脑。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一个“阅读专享岛”,需要提前一天预约,专享一天阅读慢时光。现在仍是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每天都坚持防疫消毒,安排卡座也是低密度专享座位,请顾客放心。

此时,一位女士和一位八九岁的女孩来到童书区,女孩直奔最里面的书架,找到一本绘本书捧在手里,然后坐在地上开始看。

经攀谈得知,女士姓王,趁着周末带孩子逛逛书店。她告诉记者,现在书店里没什么人,但在以前,每到周末,童书区都挤满了孩子,他们大多席地而坐看书,大人连个下脚地儿都没有。

王女士感慨说,孩子喜欢看书,这是她家附近最大的一家书店,她就经常在周末带孩子来这里,累了可以坐在书店里的咖啡厅看书,“这种读书的感觉挺好的”。

连锁书店仅是我国实体书店行业的一个缩影。

3个月前,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书店大会”发布了《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该报告显示,据统计,目前我国5000平方米以上的书城已有135座,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书城35座。根据中国网络综合书店打卡大数据,我国实体书店数量超过7万家。2019年,我国新开书店数量超过4000家,关闭的书店有500多家。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称,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动下,近年来实体书店的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在艾立民看来,事情的另一面是,书店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全行业的销售利润在下降。如果离开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一些书店恐怕还是有生存问题。

支振锋研究员发现,在高租金、高地价的情况下,单凭商业模式,实体书店很难撑下去。

作为一个每年买纸质书籍超过5000元的图书爱好者,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傅添对记者称,受各方面的成本约束,实体书店当前的困境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没有外部支持,这种困境就只会继续加剧。

支振锋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线上购书越来越方便,但鼓励国民养成阅读习惯、提升国民素质仍然非常有必要。

在支振锋看来,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对实体书店的理解和定位就要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实体书店,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城市的休闲与涵养市民身心之所,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纳入实体书店,同时给予政策、金融、财税等支持,得到支持并享受优惠的实体书店,应该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

全民养成阅读习惯

实体书店必不可少

 

实体书店,关乎国民的阅读习惯。

“数字时代的来临以及国民阅读方式的改变,使得纸质书阅读已经不是唯一的方式。”支振锋说。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外发布的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提升0.3个百分点。

其中,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41分钟;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减少,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19.69分钟。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81.1%,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阅读行为占比偏低。

报告给出的佐证是,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

傅添认为,我们正处于网络信息时代,电子化阅读,包括以听代读这种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方式的新形式,都是“科技改变生活”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阅读行为由此可以轻松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便利。

“当然,从阅读过程和阅读效果上来说,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还有诸多区别。”傅添说。

在支振锋看来,电子阅读的确扩展了读书的内涵和外延,但也会导致阅读的碎片化、圈层化,有时候不利于人们接收多元信息,也不利于体系化的知识训练。因此,电子阅读应该是读好书或好文章的电子版本,是有一定篇幅长度的规模化和体系化阅读,而不是碎片化的阅读。

“也就是说,读书不一定非得读纸质书,还可以读电子书,但前提是读好书。”支振锋说。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则表达了他的担忧,“电子阅读不利于全民阅读习惯的自觉养成”。

在刘俊海看来,阅读使人思想深邃,成年国民还是要多阅读专业书籍、人文社会科学书籍、自然科学书籍等,这就需要发展实体书店。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层面已经就此推出相应举措,鼓励、扶持实体书店发展。

2016年6月,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开始实施,从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加强财税和金融扶持等方面保障实体书店发展。

《指导意见》赋予实体书店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的地位,在促进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巩固先进文化传播阵地、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全民族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实体书店发展格局。

刘俊海认为,实体书店既属于我国第三产业的范畴,也是我国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实体书店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全民阅读风尚的形成,带动全民养成阅读习惯,也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升级全民阅读立法

明确落实政府责任

 

实体书店不但得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还得到一些地方的立法支持。

今年4月1日,《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开始实施。

根据《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规定,在浙江省宁波市范围内,市和区县(市)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旅游、教育、财政等有关主管部门通过建设文化街区(广场)、培育阅读品牌等途径,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商业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应当配套引入实体书店。

此外,宁波市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在其管辖区域内扶持实体书店网点建设。鼓励和支持在住宅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周边和高等院校、旅游景区、商场、宾馆、民宿、文化场馆等场所开设实体书店。

支持实体书店的地方立法不止于此。

2015年3月1日,国内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实施,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支持实体书店发展。

2019年6月1日,《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开始实施,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实体书店的扶持,鼓励实体书店创新经营模式、多业态融合发展。

此外,出台全民阅读促进立法的地方还包括吉林、贵州等地,另有一些地方正在就全民阅读促进立法进行讨论、研究。

在傅添看来,通过立法形式支持实体书店的发展,在浅层次上,体现了政府对图书出版业、对改善人民的阅读习惯和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的重视;在深层次上,更体现了地方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从注重城市的经济发展过渡到注重文化发展,从修炼“外功”发展到“内功”,也就是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

傅添认为,立法支持不仅能为现有的实体书店的存续和发展提供保障,更能为城市里的文化从业者和爱好者注入一支“强心针”。

“政府的支持对于实体书店的存续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只有通过相关立法,才能真正明确和落实政府的责任,确保实体书店获得稳定、持续的政府支持。”傅添说。

在国家层面上,2017年6月,原国务院法制办办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草案中包含“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实体书店、书报亭等发行单位在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表述。

国务院公布的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中,也包括“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据刘俊海观察,在地方立法和形成《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基础上,有必要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透明立法、开门立法的原则继续推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需要明确的是,全民阅读立法主要在于明确政府责任,强调各级政府加大智力和财力的投入,为阅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从而促进和保障阅读。”

支振锋也持同样看法。他认为,在国家层面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在被制定,这对于鼓励全民阅读、提升国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为国民阅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都是有必要的。

支振锋提醒道,国家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各地发展不均衡,财政能力也不一样。因此,虽然要支持和鼓励全民阅读,但也应该基于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促进和支持,量力而行。

刘俊海还展望说,先由国务院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这部行政法规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以后,还是要上升到法律层面,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法,为促进形成全民阅读良好社会风尚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来源:《法制日报》,20204月23日04版“法治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