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孙宪忠:《民法总则》在承认和保障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方面付出了努力
字号:

原标题:[法治中国]大智立法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抉择,不断开辟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为全面总结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中央组织拍摄了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从8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每天播出一集《法治中国》专题片的录音剪辑。

央广网北京8月20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法律,在人类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古往今来,成功的执政者,无不视立法为治国之要务、理政之圭臬。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护生态环境,都会对立法提出新的要求。

行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立法应如何回应时代命题,引领国家发展?

习近平: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关切期待,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

民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时至今日,我国民事立法已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始终缺乏一部统辖各个民事法律的总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呼吁一部顺应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特色、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统一民法典。

2017年3月15日,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诞生,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翻开了关键一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典编纂立法课题组首席研究员孙宪忠表示,《民法总则》在承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比如关于胎儿人身权的制度,选择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行为能力的制度。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行进到哪里,立法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机关啃下一块块重要立法“硬骨头”,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生动诠释了立法为民的理念,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20件,通过修改法律的决定39件、涉及修改法律100件,废止法律1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4件。立法呈现出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的特点,为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习近平:我们要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积极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习近平: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

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湖北襄阳市、江西景德镇市、甘肃临洮县和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设立了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百姓的心声更快、更准地体现在立法中。

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是科学立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主任贾东明认为,对学术界意见建议的研究和采纳,推进了科学立法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民法总则起草过程中,立法工作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建议,邀请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研讨会,向法学学术团体和法学教学研究机构书面征求意见,还就某些争议较大的问题请专家学者提供咨询意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宪法日益走进现实生活,宪法精神落地生根。

习近平: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一部部顺应最广大人民意愿、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良法善法,正构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制度伟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央广网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