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日前,百度总裁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有网友质疑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合法性,北京交管部门则表示正在积极开展调查核实。“当前无人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凸显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我们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填补规则空缺,立法为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护航。”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支振峰表示,此次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将无人驾驶立法推向了台前。(据《光明日报》)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迭代加速,竞争愈发激烈。无人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项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违章的责与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对众多围观的网友来说,这或许只是恶搞;但对交通管理等执法部门来说,却无法在接到群众举报后仍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实际上,无人驾驶汽车距成为公共道路上的交通工具概念,尚有一定的距离。在国家层面尚未通过检验的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擅自上路行驶无异于冒险试验,而公众则成了企业试验的“陪试品”,这是不能容忍的。
虽说,早在2015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已首次在北京五环上进行测试,但从法律角度看,尽管《道路交通安全法》经过了2007年与2011年两次修订,但目前无人驾驶仍然没有被纳入考虑。百度自动驾驶车也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我国对机动车上路有明确规定,机动车能不能上路、有没有经过检验,都有一套产品质量或者质量管理办法。在道路上,作为汽车行驶必须要先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没有批准会给其他行人带来高度危险。只有经过国家相关机构检验、发放合格证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且相关法律同意放行,它才可以上路行驶。否则,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无异于在绑架公共安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快进步,带动了无人驾驶技术发展。从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无人驾驶取代传统驾驶模式,将不可逆转。回到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事件上来,表面上看是无人驾驶汽车违章,而内里却是新的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主导的道路不相适应、不能同步的问题。实际上,是近百年来汽车社会形成的秩序、习惯、默契,与无人驾驶智能科技的不合拍。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政策法规的滞后问题。无人驾驶汽车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相关问题上,却是一片空白,这导致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测试和应用等,都缺乏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在现行规则和法律下难免会有不适,也需要规则和法律的完善。如果原有规则无法及时适应科技创新的步伐,就可能反过来制约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车轮不会停歇,规则创新的脚步也必须与时俱进。
无人驾驶是一项颠覆性、划时代的技术,也蕴育着一个巨大市场,各国企业都在角力,各国政府也在积极配合。目前各大汽车厂商、IT企业都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按照部分厂商的生产计划,最快到明年就有消费版的无人驾驶汽车面世,我们或许将很快迎来无人驾驶时代。此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布局以争取主动权,无疑是好事。对于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如果我们一味指责无人车违规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维护法律,实际上在以落后的法律妨碍技术进步,乃是固步自封的守旧姿态。我国在无人驾驶技术和新能源车研发方面,与世界保持同步正是实现在汽车领域取得突破领先的机遇,对待无人驾驶技术等正在蓬勃发展且意义深远的新生事物,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应秉持理解的态度,多点耐心和鼓励,切忌“一棍子打死”,错失无人驾驶技术长足发展的历史良机。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7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