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需要专门立法与加强政府监管
字号:

原标题:700元买同事行踪引热信息泄露话题舆情研究

【舆情事件】

1.700元买个人隐私引爆舆论

12月1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称,记者花费700元买到了同事的11项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开房记录、名下资产、乘坐航班等。经调查,只需提供姓名、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任何一人的开房记录,个人名下的房车、资产,持有的各类证件、证书复印件,即时手机定位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买到。此类命名为“人肉搜索”、“身份证大轨迹”、“急速业主名录”等服务项目的交易,已形成窃取、加工、贩卖的完整产业链。记者在完成交易后,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涉事的广州、重庆、揭阳公安回应称,需进行核查后处理。其他涉事监管部门深圳网信办、工信部等,则未对记者的举报作出回复。同日,该媒体发布另一篇报道,揭秘窃取个人信息的黑客软件交易情况,称目前此类交易尚无明确的监管部门。《南方都市报》两篇揭露窃取、贩卖个人信息现状的报道,立刻引爆舆论场。

当日,此事相关新闻报道达750余篇。媒体、网民纷纷对个人信息被贩卖表示强烈的担忧,并质疑此类黑色交易为何得不到监管,如《人民日报》官微评论称,“如此神通,有无内鬼?故意泄露、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早已入刑,为何吓不倒他们?比泄露买卖公民信息更可怕的,也许是大赚黑心钱却无需承担法律代价”。此外,个人信息为何泄露也引发舆论探讨,一些观点认为网络服务商强制要求绑定个人信息导致信息泄露,一些观点则认为系内部人员为获利泄露信息。

2.公安部两度回应促舆情降温

12月13日,公安部通过《南方都市报》第一时间进行回应称,多地公安已就此案展开调查,公安部还将延长专项打击行动,对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此外,公安部还对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也是犯罪”的条款进行了普法。同时,工信部也回应称,将对涉嫌信息贩卖的平台和产品进行处理。深圳网信办则表示,会在核实后进行处理。公安部等高级别监管部门的迅速介入,获得舆论较高认可。

同日,《南方都市报》刊发一篇揭露个人信息泄露渠道的报道称,通信公司、快递公司、银行、公安(交警)等系统内工作人员泄露与黑客攻击是主要的泄密源头。此篇报道再次引发网民热议,要求严惩泄密者、加强对信息拥有者监管的呼声较高。

12月17日,公安部再次回应称,目前已查明该案件由相关单位内部人员与社会人员相互勾结所为,3名涉案人员已抓捕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同时,公安部还公开了犯罪分子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5大渠道以及相关案例,其中信息泄露渠道包括网络黑客窃取、通过招聘等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渠道获取、利用假冒网站链接骗取受害人信息、各行业内部人员泄露信息等。另外,公安部再次强调将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新型犯罪。12月18日,国家网信办作出回应称,“魔高一尺,道就要高一丈,将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行动”。此后,舆情逐渐平息。截至12月20日10时,法制网舆情监测系统中以“信息泄露”为关键词搜索到总舆情量约3.3万余条,其中新闻报道量1.2万余篇。

个人信息泄露流向图

3.多起同类案件曝光致话题持续热议

在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接连回应后,“700元买到同事行踪信息”这一舆情逐渐平息,但随后媒体曝出的“京东12G用户数据外泄”、“国家电力APP疑似泄露千万用户信息”等同类事件,令“个人信息泄露”话题持续惹议。

通过案例可见,目前,个人信息泄露涉及电商、教育、民航、医疗等线上线下的多行业、多领域。除了系统安全漏洞造成被动泄露的情况之外,大部分信息泄露都附带一定目的。其中,以诈骗、窃取钱财为目的信息泄露,已明显触犯法律;而一些以商业推广、“追星”、办信用卡为目的信息泄露事件,则面临或者监管部门无回应,或者责任追查无结果的局面。此情况也反映出,个人信息遭泄后,存在着一些“三不管”地带。

同期曝光的信息泄露事件一览表

【舆论观察】

“700元买到同事行踪信息”事件以及同时期发生的京东、国家电网、支付宝信息泄露等事件的曝光,引发大量的舆论关注,令信息泄露话题热度规模空前。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通过对媒体评论、专家看法、网民观点等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发现,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呼吁完善信息使用与监管制度27.8%

■完善信息监管制度、保证数据安全21.4%

个人信息大量存储于网络服务商、银行、医院、教育行业的系统之中,较多舆论认为信息拥有者有义务保证数据的安全,相应的监管制度有待完善。如《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目前,不少行业内企业缺乏保护用户信息的业务流程和职业规范,信息保护的薄弱环节增多,一旦出现数据泄露,很难追溯相关人员的责任。因此,应尽快完善信息使用及管理制度,让‘内鬼’没有生存之地,让用户将个人信息安心存放于此”。光明网也评论认为,“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应成为电商平台的一项强制性义务”。

■完善网络实名制6.4%

部分舆论对“网络实名制”进行反思,如财新网的报道中引用一位公安部三所专家的观点称,“国际上对于网上应用采用实名制的很少,而中国相反,各部委对于网络实名制认证的相关规定很多,随之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越来越大,缺乏对身份认证的全面系统性思考,这需要顶层设计”。

2.期待政法机关加强执法26.1%

■加大对信息贩卖、网络黑灰产业的打击17.6%

一些犯罪分子大肆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引发舆论不满。《新京报》发表评论呼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主动执法,打击信息贩卖行为,“执法者要像‘狗仔’盯明星丑闻一样盯紧个人信息违法者;执法者也需要一点‘创业者’精神,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互联网前沿技术,及时发现、打击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360安全专家刘洋也提出,“网络黑灰产业不断升级演化、蔓延滋长,已形成了一个平台化、专业化、精细化,相互独立又紧密协作的产业链,打击网络黑灰产业迫在眉睫”。

■加强执法解决取证难、维权难8.5%

在对“信息泄露”话题的讨论中,司法领域的执法问题也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一位曾经办理个人信息泄露案件的律师观点称,“涉及到个人隐私安全的法律一直都有,问题主要出在执法层面。另外,司法机关不重视,不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是个大事’,加上个人取证难,个人数据保护在当下很困难”。

3.期待法律保障信息安全25.4%

■信息“裸奔”成全民隐患亟待专门立法18.3%

信息“裸奔”已引起公众的不安,正如《人民日报》官微所言,“区区几百元,几乎就能掌握公民的所有信息,岂止可怕,更让人瞠目结舌!”《南方日报》也评论称,“如果你的开房、存款信息也能被买卖,这将导致你的信任防线彻底失守,它亮出的几乎是底牌:你既无可信任,也无处躲藏,‘全民信息裸奔’已经是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从根本解决上来说,一方面要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监管。现在各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里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有权威的、独立的、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机构”。

■细化法律法规避免模糊执法7.1%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和《宪法》、民法、行政法一样,它并没有对公民的个人信息做出具体解释,而作为区别‘罪与非罪’的界限——‘情节是否严重’也缺乏明确的界定范围。因此,应将《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细致量化,同时,《宪法》、民法、行政法也要完善相关规定,才能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

4.其他20.7%

■动员社会力量共同防范12.7%

信息泄露渠道众多,个人对信息保护也需加强。对此,法制网评论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能仅仅依赖执法司法机关,应该人人行动、共同应对。公民个人要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对生活中涉及个人信息的资料要妥善销毁或保存。必须重视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积极搭建相关职能部门从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获取违法犯罪线索的便捷通道”。

■加强网络安全提升防控技术8.0%

在技术层面,360公司总裁齐向东认为,“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控技术已经无法完全解决大数据安全问题”。大数据资深分析师任伟巍表示,“加强数据安全还要依靠技术手段,应尽早制定我国自主的数据传输标准、接口、物联网操作系统,避免数据安全受制于国外机构”。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6年第47期)

来源:法制网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