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柳华文接受央视访问谈残疾人专项调查和企业裁减人员新规
字号:

新年伊始,我国有几件关于权利保障的重要举措出台。一件是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于1月1日启动。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100多万名调查人员将对全国在册登记的残疾人以及约3000万在册登记而暂未持证的疑似残疾儿童开展一对一调查工作。调查重点了解残疾人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辅具服务、接受教育、就业帮扶、托养照料、扶贫开发、住房保障、无障碍改造、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现有服务状况、托底服务需求等内容。另一件是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法制办对外公布《企业裁减人员规定(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明确禁止裁员的六种范围,其中包括孕期女职工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的职工等。1月2日,国际法所所长助理、院人权研究中心秘书长柳华文应邀在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接受直播访谈,对上述举措发表评论。

柳华文说,此次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与以往有很多不同。1987年、2006年我国进行过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有一定的经验。此次调查的社会背景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有更好的社会基础经予残疾人更好的待遇,同时也为调查的更好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他提到,2008年,中国是率先加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国家之一。根据公约,我们要更好地尊重残疾人的尊严,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柳华文说,此次调查组织更加科学。正式开始前,甘肃、四川和河南等地开展了试调查。100多万调查工作人员接受了严格的培训,有清楚的程序要求。比如,调查者在第一个工作日,访问家庭不可以超过5个家庭,之后每天不可以超过10个家庭,以保障时间充足、要以搜集到有质量的数据。

关于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挑战。他说,非歧视原则是一个基本法律原则。一方面,立法和决策者要对现有的法律和政策进行检审,使立法和政策与时俱进,适应变化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法律和政策要能够调整社会关系,引领社会习俗,促进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文化的形成,可以在社会中深入人心。残疾人专项调查有助于社些目标的实现。

关于国务院法制办对外公布的《企业裁减人员规定(征求意见稿)》。柳华文说,从报导出来的草案来看,这是一个基于权利保障制定的法律文件。它侧重于保护劳动者权利,特别是脆弱群体。它是对既有立法的细化和补充,促进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落实。值得注意的时,规定草案中有一些突破,特别是对于遵守规定的企业可以依法获得补贴。柳华文指出,政府给予补贴是一个好的做法,表示了政府对于企业承担责任、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支持。他说,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都面临许多挑战甚至是困难。对于雇主利益和劳动者的权益,需要予以兼顾,否则只强调工作权利的话,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劳动者权利的实现。

他对法制办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通过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参与,可以制定出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的法律规则,具体地实施中国的劳动立法,找好劳资双方的平衡点,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