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莫纪宏:“依法治国”还原法治经济本质
字号:

在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20日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题,由此引发了"依法治国"将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加快释放改革红利的强烈预期。

为转型清障

"中国已进入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阶段,改革必然会触及既有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这些都需要法治来规范、实现,从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20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莫纪宏介绍,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已有17年。17年间,我国法治在保障人权、规范权力、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实现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法治权威。

"我们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推进依法治国可以在多方面释放改革红利。"莫纪宏表示,依法治国要走出"改革就是要突破现有法律"、"没有违法,就没有改革"等认识误区,避免陷入把改革与立法相等同的极端认识。而是要将法治权威置于改革之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寓改革于立法之中。

莫纪宏说,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能够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法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魏建表示,法治相对薄弱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其难以有效约束公权力,导致政府部门权力膨胀、干预微观经济、变相设租寻租,甚至与民争利,影响公平竞争和企业创新意愿。"依法治国"今后将与经济新常态、社会新转型结合在一起,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

立法推进

投资、消费、创新

"中国更需要用制度为经济发展、反腐败护航,使其成为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凝聚人心、深化改革的重要推手。"莫纪宏表示,在加强改革的立法推进和立法保障方面出台重大、务实的措施,将强化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即,建设法治市场经济,用法治划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形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法治规范;建设市场决定下的有为、有效、有力、有责的法治政府,实现政府职能法定化。通过法治来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释放市场活力、社会资本活力和创业创新活力,推动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

莫纪宏表示,在行政审批、简政放权之后,最重要的是加快以法治为主的市场监管。而在由行政为主的市场监管向法治为主的市场监管的转型过程中,行政体制将作出重大改革,比如监管的权力,将相应分散到不同政府部门,监管主体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

魏建则坦言,强化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投资、消费、创新等方面的促进。如以法治倒逼垄断行业改革,保障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法治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实行严格的各类市场监管制度,释放消费潜力;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治建设也将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过去多靠政策来指导的一些问题,将随着依法治国的思路有所改变,包括将修改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律体系、国家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等,厘清政府的职能边界,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魏建表示。

魏建告诉导报记者,离开法治,分配中的无序和不公正难保不会出现。还需要继续进行收入分配、市场化和行政体制改革,这些改革需要法治,需要用法律来调整利益结构失衡的格局。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来源:经济导报 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