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为响应科技发展以及国家新文科建设要求,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科技与法研究中心正式推出“人工智能法学”课程,该课程(1.0版)分四篇(总论篇、实体篇、程序篇、方法论),总计100讲,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数字货币”、“无人驾驶”、“区块链”、“人脸识别”、“AI与知识产权”、“量化交易”、“算法控制”、“计算机量刑”、“机器人律师”等系列人工智能热点法律问题。课程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科技与法研究中心主任杨延超教授主讲。用于课程实验的算法模型为“环形法律人工神经网络”(杨延超团队设计)。本课程主体部分已于2021年5月在中国社科院高级法律研修班上完成首讲。
一 总论篇
第1讲 人工智能法学:历史、现实与未来
第2讲 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3讲 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4讲 人工智能法学的理论与实务价值
第5讲 人工智能法学的体系建构
二 实体篇
(一)算法与新财产论
第6讲 算法的法律属性
第7讲 AI视阈下所有权概念的变迁与重构
第8讲 股权属性的迁移:基于“穿透算法”的理解
第9讲 人工智能与税收:新分配正义论
第10讲 投资性权利体系建构:以算法模型为基础
(二)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
第11讲 知识产权概念演进:以技术趋动为逻辑
第12讲 机器人创作物的知识产权问题:以FILE撰写机器人实验为例
第13讲 基于用户画像的作品推送:侵权抗辩及解析
第14讲 著作权的本质:技术修正下的新二元论
第15讲 如何用算法保护版权
第16讲 技术保护措施与版权合理使用
第17讲 “互联网络传播权”解读——兼论“深度链接”的法律责任
第18讲 人工智能时代的立体复制权
第19讲 “AI专利”保护瓶颈及突破:兼论专利法第25条
第20讲 人工智能类专利侵权认定标准
(三)区块链及数字货币
第21讲 区块链的法律本质
第22讲 央行数字货币:属性及应用
第23讲 比特币的法律属性及立法规范
第24讲 全球数字货币经典案例评析
第25讲 ICO(数字货币发行)及规范
第26讲 “智能合约”如何重构社会信用
第27讲 区块链与社会治理
(四)自动驾驶规范及愿景
第28讲 无人驾驶的法律挑战
第29讲 侵权归责原则的迭代:从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
第30讲 车企责任及其抗辩
第31讲 智能驾驶与保险制度改革
第32讲 智能驾驶与网络安全
第33讲 智能驾驶与用户隐私保护
第34讲 紧急避险:算法决策的二难选择
第35讲 自动驾驶的知识产权保护
(五)金融科技监管
第36讲 人工智能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及法律规范
第37讲 金融科技的监管逻辑
第38讲 智能投顾及其立法完善
第39讲 人工智能视阈下证券违法行为分析
第40讲 量化交易及其法律规制
第41讲 信息披露与算法治理
第42讲 算法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六)数据及个人信息保护
第43讲 数据的自然属性与法律属性:以Linux系统下的数据实验为基础
第44讲 全球数据立法以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第45讲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详解
第46讲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要点分析:以GDPR相比较
第47讲 用户画像的法律边界
第48讲 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
第49讲 数据跨境转移的法律要点
(七)人工智能与反垄断规制
第50讲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垄断与反垄断规制
第51讲 大数据视阈下的《反垄断法》完善
第52讲 个性化定价算法与反垄断规制
第53讲 算法合谋与反垄断规制
第54讲 “骑手困局”与算法治理
三 程序篇
(一)人工智能与诉讼法律变革
第55讲 人工智能与诉讼法律改革
第56讲 人工智能视阈下法律因果关系的建构
第57讲 人工智能与侵权归责原则的变迁
第58讲 机器人警察:应用及法理分析
第59讲 算法在诉讼执行中应用
第60讲 论智慧法院的建设
(二)算法、数据与新证据论
第61讲 AI在诉讼中的证明效力
第62讲 人工智能与证据审查
第63讲 人工智能与证据推理
第64讲 大数据证据的应用及效力
第65讲 区块链取证的证明逻辑
第66讲 算法类证据的质证与辩论
第67讲 大数据与法律事实的认定
第68讲 算法黑箱与算法审查
(三)机器学习与司法裁判
第69讲 论算法模型在机器自主立案中的应用
第70讲 远程庭审:现实、困境与思路
第71讲 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法理分析
第72讲 人工智能与量刑预测
第73讲 算法模型与法官自由裁量权
(四)法律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第74讲 证据认定:RNN神经网络在诉讼中的应用
第75讲 判决预测: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的研究
第76讲 侵权赔偿的计算方法:以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Descent)为视角
第77讲 违约概率预测:基于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的综合应用
第78讲 法律因果关系重构:基于贝叶斯算法理论的设计
第79讲 机器人律师:基于法律环形语义(CNLP)的设计
第80讲 犯罪地图:以Tensorflow为实验工具
第81讲 人工智能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作用
第82讲 人工智能建模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确定
第83讲 基于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立案机器人模型设计
四 方法论
(一)人工智能与法学研究
第84讲 算法模型:一种新的法学研究范式
第85讲 大数据与法学研究:以Spark技术为模型
第86讲 数学与法律
第87讲 二元思维模型:算法思维与法律思维
(二)人工智能与立法
第88讲 如何实现智能立法:初稿辅助与效果检测
第89讲 法律自然语言模型在条文冲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第90讲 人工智能立法实验室的建设与愿景
(三)人工智能与法律实务
第91讲 如何用“大数据”成就“大律师”
第92讲 “算法思维”在诉讼代理(辩护)中的作用
第93讲 “决策树”算法与诉讼策略的选择
第94讲 算法取证:司法取证新维度
第95讲 算法扩张还是人数扩张:律所新发展理念争鸣
第96讲 黑客犯罪的辩护要点
(四)人工智能法学人才培养
第97讲 人工智能法学人才培养方略
第98讲 AI时代的法律人新执业理念
第99讲 机器人在法学教育的定位与作用
第100讲 未来法学家
主讲人简介
杨延超,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科技与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顾问。个人专著《机器人法》被评为中国法学学术类10大畅销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擅长python等六种计算机语言编程,开设“计算机+法学”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说明
1.以上信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科技与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布并负责最终解释。
2.当前课程版本为1.0版本,后续还将持续升级并即时发布升级内容。
3.中心愿与社会各界携手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课程联系人:徐持(中心秘书长),联系方式:010-64054111;
课程对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