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硕士2020年“社科法律人夏令营”成功举行
字号:

8月12-14日,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硕士“社科法律人夏令营”成功举行,夏令营采用“现场+线上”形式完成了所有日程和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开营仪式暨“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活动

 

有缘相逢云端里,欢乐满屏夏令营。2020年8月12日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楼302报告厅,我们如期迎来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硕士“社科法律人夏令营”。

本次开营仪式暨“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采用了“现场+线上”形式,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国平教授,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前主任、《法治蓝皮书》主编田禾教授,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系副主任、法硕中心主任席月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执行院长吴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就业处王志毅副处长,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郝俊淇老师,法制史研究室黄海老师,以及法学系和法硕办的李辉、于宜平、张硕、郝倩倩、柳羽倩等老师。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00名营员及部分在校生同时上线,在云端与老师们见面和交流。

在暖场视频里,营员们跟随镜头进入我校良乡校区与望京校区的校园,既见证了良乡校区的“大而全”,又看到了望京校区的“小而精”,同学们对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体育馆、体育场、小院花园、行政楼以及校园周边环境有了具象感受。尤其是所看到的“社科法硕”所在地望京校区,不但历史悠久,随处可觅名人故事,而且闹中取静,设施先进,交通便利,在望京都市圈内可谓左右逢源。

整个上午的开营仪式和论坛活动由席月民教授主持。席老师首先向营员送上了亲切问候,并简要介绍了夏令营报名、录取和报到情况,隆重介绍了与会领导和老师。

开营仪式的第一环节是“走进沙滩北街15号”,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社科院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所建所十周年”两段英文视频。视频中,廖凡老师和何晶晶老师带领大家深入沙滩北街15号小院,通过一幅幅精彩画面,回顾和展示了2009年国际法研究中心正式更名后,国际法研究所先后在陈泽宪教授、陈甦教授、莫纪宏教授三位所长的带领下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视频中有关沙滩北街15号小院的诸多镜头,让同学们对这里的老师以及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充满了好奇。

紧接着,进入了领导致辞环节。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国平教授在现场热情致辞。他对同学们参加今年夏令营活动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法学研究所是我国国家级法学研究机构,主要使命是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现实法治研究,在我国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法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所长是张友渔先生,此后历任所长分别是孙亚明、王仲方、王叔文、王家福、刘海年、夏勇以及李林,现任所长为学部委员陈甦教授。法学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他们在不断创造法学所历史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建所六十多年来,法学研究所在法学界、社会上、国际上一直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他特别指出,加入法学研究所学习,就是和法学研究所共享荣光。他希望同学们与这里的老师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成长进步。

作为“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活动的重要安排之一,同学们一起聆听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前所长、法学系前主任李林教授的视频演讲。李林老师表示,同学们参加夏令营,进行双向选择、有序竞争,有可能成为“社科法硕”的新成员,他非常欢迎大家的到来。他首先简单介绍了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所的历史沿革以及两所在依法治国宏伟事业中的发展成就,强调法学研究所、国际法所与党和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法学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同进步、共成长,培养了很多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和著名法律人。接着,他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法学系的发展和“社科法硕”的办学特色,指出法学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依所设系的教学机构,相比其他高校法学院,“社科法硕”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独特性:第一,面向重大的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教学、进行研究;第二,教学具有师徒式、互动式特点,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作为导师长期指导法律硕士研究生;第三,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深度参与老师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调研;第四,国际化程度高,与世界很多国家的著名法学院校、法律研究机构有多种合作平台和渠道;第五,学术、文体等校园活动丰富,如辩论赛、学术论坛、模拟法庭、元旦联欢会等。最后,他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鼓励同学们摒弃消极的被动式学习习惯,要有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法律知识。他希望大家能够早日成为法学研究所、国际法所和法学系的一员,能够在这里得到熏陶、受到锻炼、得到培养。李林老师的视频,制作精心,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循循善诱,他的悉心嘱托与谆谆教诲,让云端同学深有感触,倍受鼓舞。

趁热打铁,席月民老师通过PPT为大家补充介绍了法学研究所与国际法所的现任领导以及18个研究室的基本情况,让所有营员对两所领导和老师们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在论坛的现场活动中,田禾教授现身说法,娓娓道来,以“法学研究推动依法治国之路”为题,向营员们分享了法学研究所的老师们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积极推动中国依法治国事业的历史进程,以及如何带领在校研究生深入全国各地实地调研的情况。田老师以每年3月前后发布的《法治蓝皮书》系列成果为例,通过一张张工作照片,向同学们展示了两所师生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精彩画面。作为法学研究所的一张名片,《法治蓝皮书》向世界集中展示了每年中国法治发展的最新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并连年获得一系列重要荣誉。她指出,《法治蓝皮书》系列成果,不仅仅是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中央和地方党政决策的重要参考,这些成果立足于实证法学研究,让我们的法学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田老师还和同学们分享了法治国情调研团队的调研经历,无论是祖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三沙市法院还是世界屋脊之上的西藏自治区各级法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调研团队踏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足迹遍布各级法院,尽管调研中舟车劳顿,非常辛苦,但他们却乐在其中,没有丝毫懈怠。她特别指出,每年,“社科法硕”的不少同学都会跟随老师们深度参与到诸多法治国情调研项目中,如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司法透明度指数评估等,根据要求做大量基础性工作,她对同学们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田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中,一张张照片的轻轻划过,让所有营员尽情领略到了田老师本人及其所带领团队的老师、同学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激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活动还专门安排了招生就业方面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就业处王志毅副处长在活动现场专门介绍了我校研究生近年来的招生就业情况。他谈到,中国社科院1977年成立后就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生院,2017年成立中国社科大之后,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均取得了很大发展。一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二是社会关注度、学生报考热情越来越高。其中,“社科法硕”目前在研究生院的学生规模最大,社会各界对法硕毕业生反映良好,司法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率一直保持稳定。他指出,2021年法律硕士招生人数预计与今年持平,整体上不会有太大变化,法硕招生一直坚持规范透明、公平公正原则,他希望同学们在这次夏令营活动中积极表现,争取成为优秀营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执行院长吴用教授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他对参加夏令营的100位同学也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提到,受疫情影响,今年夏令营以线上方式举办,相信并不影响同学们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他嘱咐营员们在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希望给老师们留下良好印象。另外,他也简单介绍了法学系和政法学院的关系,并指出在接下来的院系调整和科教融合中,法学系和政法学院将共同组建法学院,这对所有师生来讲是一件大事,在中国社科大“双一流”建设中有望打通法学专业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路径。

最后,在师生交流环节,同学们通过腾讯会议留言方式踊跃提问,席老师和在场其他老师对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上午的开营仪式暨“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总体看,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良好。作为首届夏令营,今年的报名情况超过预期,报名人数达到了224人,其中法本法硕142人,非法本法硕82人;实际录取营员112人,其中法本30人,非法本82人;实际报到100人,其中法本法硕27人,非法本法硕73人。通过一个上午的活动,营员们在与会老师的精心介绍和殷切鼓励下,充分感受到了两所领导和老师的热情、专业、情怀与人格魅力,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求学的决心和信心,会议期间腾讯会议室不时看到弹出的点赞与鼓掌弹幕。

 

第五届“社科杯”法学研究生论坛

 

下午两点,作为本次夏令营活动的重头戏,第五届“社科杯”法学研究生论坛与营员们在线上见面。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系、法律硕士中心承办,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协办,通过腾讯会议在线方式举行。

今年的论坛主题为“企业合规治理:理论与实践”,论坛规格仍然维持在高水平。出席论坛的嘉宾和老师有,法学研究所《法学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谢海定教授,法学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支振锋教授,《法学研究》兼职编辑、法学研究所法制史室王帅一副教授以及黄海讲师,经济法室郝俊淇讲师,以及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昌松律师和北京国理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东升律师。论坛由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兼法学系副主任、法硕中心主任席月民教授主持,我校在校生代表与外校研究生代表上线交流,所有营员在线旁听观摩学习。

开幕式上,席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届论坛的选题意义、组织情况以及投稿与评奖情况,并向与会同学隆重介绍了所有嘉宾和老师。

刘昌松律师线上宣读了本届论坛的论文获奖名单,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优秀奖33篇。他向所有获奖同学表示了热烈祝贺,同时介绍了论坛一、二、三等奖的奖金分配标准。

随后,来自校内外的九名获奖同学,依次就各自的论文作了主题发言,与会嘉宾老师对同学们的论文进行了专业点评和指导。

我校2018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张学凯同学首先发言,其发言题目是《我国企业合规的体系化思考》。关于企业合规,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看法。他尝试从法学的角度,对企业合规的体系化展开了探究。发言中,他首先分析了企业合规的历史由来以及嬗变过程,然后在功能主义的视角下分析了我国企业合规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立法层面、司法改革层面、企业自身层面提出了个人建议。他认为,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企业合规有其必然性,我国应结合自身国情实际,对企业合规制度进行体系化的梳理,制定并完善具有先进性的企业合规制度。   

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邵红红同学第二个发言,其发言题目是《商标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优化研究——从“法定赔偿的惩罚性”争论展开》。在知识产权领域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实施问题,该同学通过回应“法定赔偿是否具有惩罚性”的争论,提出了商标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优化方案。她认为,在具体损害难以确定的商标恶意侵权案件中,在“当事人充分举证”时法定赔偿可以作为计算基数,通过明确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实现惩罚性赔偿的精准适用。

我校2018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任家慧同学第三个发言,发言题目是《视频平台付费会员服务的合规性探讨》。她的论文基于企业合规理论中的内涵、原则和要求,结合《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分析了视频平台当前的会员服务协议以及在该协议下的“超前点播”服务的合规性。她指出,会员服务协议及在此基础上推出的“超前点播”服务均有违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此外,“超前点播”行为本身虽然并无不妥,但不能任其发展,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规制。视频平台要解决盈利困难等问题,还是应当从源头出发,合规经营,严守合同,而不是一味地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学研究生方歆然同学随后发言,发言题目是《世界银行合规体系下中国企业合规问题探讨》。世界银行诚信合规与制裁体系的研究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但在国内,大多是律所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做一些如何应对世界银行制裁的研究,很少有学者或者实务人员站在世界银行诚信合规与制裁体系的角度来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合规风险管控。该同学结合被世界银行集团制裁的中国企业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如何在世界银行诚信合规和制裁体系下如何做好合规。

接下来发言的王菲同学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她的发言题目是《比较法视阈下的企业合规治理思考——以证券市场及共享经济之规制为例》。该同学通过对共享经济市场(顺风车)企业内部合规问题的调查,指出我国企业合规治理的贫困化现状,认为我国企业合规治理在法律规制、企业架构以及信息的公开透明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并通过同美国企业合规治理模式的对比,结合2020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证券法》,提出了适合我国企业合规体系的构建路径。

我校刑法学专业的金晶同学紧接着登场,发言题目是《刑事合规制度中的理论矛盾与实践难题——中国式构建与外国经验》。该同学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刑事合规制度理论在我国可能面临的阻碍,包括刑事合规制度背后的普通法系思维方式与我国大陆法系传统之间应当如何调和,刑法教义学如何实现刑事合规的预防目的;二是刑事合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刑事合规制度中的激励措施是否真的有效,现有的刑事合规制度为何不能吸引合规计划的实际决定者——企业管理层。她认为,理论矛盾可以通过判例指导制度、刑事政策的提炼得以缓和,同时,应当认真对待刑事合规制度在司法实践上的不足,在我国刑事合规准备阶段进行论证。

第七个发言的秦晋同学是我校2018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她的发言题目是《论行政激励制度对企业合规的促进作用》。她对比了美国、德国的企业合规行政激励制度与中国行政激励制度的不同,并针对中兴事件的违规性、违规后果及合规风险,认为中国企业应正视行政激励制度的和解效果,并积极制定企业长效合规方案,全面引入行政激励制度,回应企业合规的现实需求,完善行政激励配套制度,避免行政激励制度政策化。

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的谭书卿同学随后发言,题目是《公司瑕疵减资的债权人保护制度构建》。该同学通过对司法实践中的瑕疵减资纠纷案例进行检索分析,重点就瑕疵减资效力认定、法条适用、董事责任的缺失等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公司减资制度的完善路径。具体包括:一是不宜认定瑕疵减资无效;二是增设减资公示程序;三是引入偿债能力声明机制;四是明确规定瑕疵减资股东责任,以避免类推适用的问题。

最后发言的栗东升同学是我校2018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他的发言题目是《在线教育法律合规问题研究》。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该同学首先谈了参加论坛的几点感想,特别对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同学表示了羡慕。他从文章选题、文章结构和文章深化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内容涉及在线教育基本概况及其法律监管,在线教育运营合规要求,数据信息安全合规以及合规宣传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最后,他对夏令营的同学们发出了热情邀请,希望大家通过努力加入“社科法硕”大家庭,收获更多的成长,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同学们的发言收获了与会嘉宾老师的充分肯定。老师们普遍认为,大家的论文围绕论坛主题,选题紧跟时代发展前沿,聚焦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体现出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敏锐的学术嗅觉和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发言中,同学们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企业合规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和分析,从不同视角对我国企业合规建设提出了个人建议,整体水平较高。

作为“社科法硕”的实践导师,刘昌松律师和杨东升律师从“社科法硕”法律诊所教学实践出发,对2019-2020学年度企业合规诊所实验班的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谢海定教授、支振锋教授、王帅一副教授则针对具体论文进行了精彩的专业点评,他们重点从论文选题、题目设计、结构安排、论证方法、遣词造句、学术规范等方面给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黄海讲师和郝俊淇讲师分别谈到了各自的论坛印象,对同学们的整体表现给出了积极评价。谢海定老师在发言中勉励同学们,不要在意论文的获奖等次,一定要勤动笔,每天写,多练习,他还结合自身经验强调指出,每篇论文写完后最好用问题来概括写作内容,检验自己是否成功完成论文写作,以此提高自身写作技巧。王帅一老师则叮嘱同学们,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做到“四言”,即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论坛最后,席老师进行了重要总结。他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对许多同学而言,本次论坛可能成就了个人诸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提交会议论文,第一次当众大会发言,第一次论文获奖,第一次完整地参加学术会议交流等等。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个“第一次”中,同学们得到了专业的学术训练、锻炼和成长。席老师归纳了本届论坛的“三个重要变化”,一是从线下会议迁至线上交流,会议规模由之前的三四十人增加到一百余人;二是论文数量持续增加,参与交流的京内外高校越来越多;三是首次将论坛纳入夏令营活动,100名旁听营员的观摩学习使论坛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他特别感谢与会嘉宾老师百忙中继续支持论坛,给同学们不断送出学术写作的“大礼包”。他希望所有同学不但要学会“写论文”,还要学会“讲论文”,以文会友,争取更多机会参加学术交流。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53篇,其中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投稿14篇,我校同学投稿39篇。同学们的踊跃投稿和积极参与,体现了在校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学术追求以及对学术研究的巨大热情,集中展示了我校研究生的科研实力和“社科杯”法学研究生论坛的社会影响力。这次论坛议程紧凑,同学们准备充分,许多PPT制作精致,所有发言交流深入,对指导和培养法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论坛获得了营员们的广泛好评。

 

综合能力考核

 

2020年8月13-14日,本届夏令营分为三个考核小组,同时对营员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考核采取线上交流形式,每个小组有5名老师参加,担任各考核小组组长的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柳华文教授,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洪雷教授,以及法学研究所法制史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生教授。

 

闭营仪式

 

经过为期三天的紧张活动,2020年8月14日下午五点,今年的夏令营迎来了简短而难舍的闭营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柳华文教授,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洪雷教授,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张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执行院长吴用教授共同出席了闭营仪式,向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的100名营员送上了满满的祝福和邀请。

张生教授在闭营致辞中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系是大家理想的成长之地,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学术团体,这“四个一流”使法学系成为一流的法学人才培养基地。他向同学们郑重发出邀请,希望每个人都能选择这里,共同在中国社科大法学这块沃土上见证彼此的成长。

吴用教授引用梅贻琦在就职清华大学演讲中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向大家强调了中国社科大所拥有的雄厚师资力量。他充分肯定了营员们三天来的努力,对同学们的表现以及大家对法律的热爱印象深刻,他特别感谢同学们的信任和积极参与。

李洪雷教授强调指出,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综合素质都很优秀,并希望大家能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他对中国社科大法律硕士教育拥有的两个优势进行了阐释:一是社科大法学拥有所校一体、科教融合的法学教育体系;二是法律硕士是社科大法学教育的主体,我校对法律硕士倾注的精力是其他任何院校都无法比拟的。他期待,明年九月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在沙滩北街15号可以见到各位同学。

北京大学李诗雅同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王昭杰同学作为营员代表进行了发言。李诗雅同学代表全体营员向法学系表示诚挚感谢,并回顾和分享了自己在三天夏令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内心感悟,她祝愿以后的夏令营越办越好,所有人都能学有所成。王昭杰同学从法治与法律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法治的理解,并表达了对中国社科大和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

最后,柳华文教授向参加本届夏令营的优秀学子们致以临别赠言,并希望大家能再续师生情缘,相聚望京。至此,为期三天的“社科法律人夏令营”圆满落下了帷幕。

 

结束语

 

2020年法律硕士“社科法律人夏令营”作为全面展现“社科法硕”魅力的重要窗口,旨在让更多优秀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社科大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今年是我校第一次开展这项活动,学校和研究所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并多次进行专门指导,三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同学们与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的老师们自此结下了深厚情缘,通过观看视频、听讲座、观摩论坛以及线上互动交流,不但开阔了自身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交流能力,而且收获了知识与友谊,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社科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独特魅力。

在此,我们对所有营员再次表示感谢,对所有关注本次夏令营活动的家长和同学表示感谢!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启动,欢迎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积极关注我校招生信息,踊跃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