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中
大
2018年11月2日下午,第七十四届“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暨“社科法硕”学术沙龙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楼122教室成功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助理、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国际法研究》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中国国际法年刊》主编柳华文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中国与国际人权法:中国的人权理念与国际人权话语和实践”的专题讲座。国际法研究所国际人权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世彦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点评人。法学研究所经济法研究室主任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副主任和法硕办主任席月民老师担任主持人。在校法学博士生、法学硕士生、法律硕士生以及其他专业的同学共两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席老师隆重介绍了柳华文老师和孙世彦老师的教育背景和治学经历。柳老师曾参与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等重要文件的起草,经常受邀参加国内外人权研讨交流活动,经常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对人权问题给予了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争端的解决。孙老师曾访问过美国、挪威、瑞典等国家,在国际人权法、国际法基础理论和人权教育领域有着精深学术造诣。他对两位老师百忙中抽出时间做客“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和“社科法硕”学术沙龙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
讲座开始,柳老师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际法与中国、中国人权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与所取得的重要成绩。他指出,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国际法研究和人权保护问题。他说,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既是改革开放的起点,又是中国人权保障新的原点,还是中国与世界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的开始。他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1991年首个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发布,1997年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2004年“人权入宪”等。他还特别指出,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为依据,中国从2011年开始发展成为“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中国依法推进、全面推进、渐进推进,使人权事业进入有规划、有步骤、快速发展的时期。他还提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民主、法治、人权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然后,柳老师在第二个问题中,专门总结了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及其重要特点。他谈到,在中国,生存权与发展权是首要人权,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待人权问题的整体性思路等是中国人权话语的重要特点。他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发展轨迹表明,我国走出了一条根据本国国情,与时俱进,不断扩大和丰富发展内涵与外延的发展道路。在中国,“人权、法治、发展”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是中国发展的三个基本维度。柳老师特别指出,在当今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提出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反映了国际社会的现实和趋势,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是加强国际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同时,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中国人权保护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任务。
紧接着,柳老师转入第三个问题,即重视国际法的范畴定位与国际法的思维。他认为,应该重视国际法,运用好国际法,善于用国际法的思维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国际人权问题。为此,他为同学们梳理了国际法与国内法在概念、制定主体、司法主体、执行方式、研究方法和运作规律上的区别。他举例说明了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混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现象,告诉同学们解决具体问题必须准确定性,明晰国际法与国内法在立法、法律实施、运行机制等许多方面的差异。
在第四个问题中,柳老师强调要正确认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与联合国的人权条约。今年正值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0周年,柳老师强调,要正确认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与联合国人权条约以及整个国际人权法的关系。他介绍了宣言在国际人权法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学界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于《世界人权宣言》存在的误解。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其他核心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以及条约的共通点,告诉同学们研究国内法时也要关注国际人权法领域大量“硬法”和“软法”的资源。
最后,柳老师就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与国际人权治理问题进行了讲解。他指出,中国人权理念与中国的国际人权话语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继承与发扬,适应与创新;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中国始终是人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权法,是人权保障重要的实践基础。
在点评环节,孙老师首先总结了柳华文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高度肯定了柳老师在人权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他指出,本次讲座主题中最核心的四个实体概念分别是中国、国际、人权与法,他就这四个概念发表了个人看法。他强调,国际法领域和国内法联系最紧密的就是人权法,人权这一概念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他还提到,人权虽然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但绝对是一种法律现象。随着国际法对国内法的影响日益加深,我国许多改革背后的动因都是国际人权法或国际人权运动。最后,孙老师认为中国对国际人权事业的最大贡献是使十几亿人口摆脱贫困,但是我国的人权话语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他呼吁年轻人在人权话语研究领域做出更多努力,在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人权保障方面的疑惑和思考,比如美国人权观与联合国人权观的差异,《民法总则》中人格权独立成编,以及《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缺席审判制度和速裁程序与人权保护是否存在冲突,互联网立法是否限制了人权等。柳华文老师和孙世彦老师对以上问题相继给予了回应,并作出了详细回答。另外,席老师就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黄金荣老师最近提出的“人权膨胀趋势下的人权概念重构”问题,与柳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席老师在讲座总结中强调,人权问题是跨学科的问题,各部门法的研究者都需要深刻认识人权问题的重要性,并就人权、法治和发展问题进行体系化思考和探索。他呼吁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人权概念引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投身于新时代“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改善和保障建设,共同追求国富民强的美好生活。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撰稿人:李淑文、梁晨薇
摄影:陈璐 张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