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第三届法学系“青年•法律•信仰”主题演讲比赛成功举行
字号:

铭记“五四”精神,展现青年风采。2018年5月4日晚6:00,第三届法学系“青年•法律•信仰”主题演讲比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楼219教室成功举行。

与以往不同,今年演讲比赛的形式有了重大创新和改变,即首次在中文演讲之外增设英文演讲,并最终吸引了11位同学报名参加,其中中文组选手6人,英文组选手5人。本次比赛评委团由7名师生共同组成,法学研究所经济法研究室主任兼法学系副主任和法硕办主任席月民老师、法学系副主任崔燕云老师、法硕办副主任刘晨琦老师、法学系王帅一老师、赵晓莉老师担任教师评委,学生评委则由研究生会主席马超、副主席邱国威担任。演讲比赛由2017级法硕1班的王贺斌和2017级法硕2班的刘潇雨两位同学主持,研究生会外联部的同学们承担计分、计时以及场务等工作。

(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在比赛开始之前,主持人向观众和选手们介绍了评委团和比赛规则,与观众短暂互动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中文组演讲。根据赛前抽签结果,首先上场的是一号选手刘旭迪。刘旭迪同学来自2017级法硕1班,她的演讲题目是《法律护青春,信仰守梦想》。她从法律带给她的三个改变谈起,认为青年人不仅要懂法律来守护青春,更要有信仰来守护梦想。她号召大家,要学会理性看待大千世界,让法律的血液在我们心中沸腾,让法律的脉搏在我们的手腕中跳动,让法律的双桨向和谐的彼岸驶去。刘旭迪同学流畅的表达和大方的仪态,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刘旭迪)

第二位上场的葛照鑫同学同样来自2017级法硕1班,他的演讲题目是《今天与明天》。葛照鑫同学提出,今天的我们是法学院的学生,明天的我们是法律工作者,我们对法律的信仰,不应该仅仅是掌握法律知识,更应该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法律。法律不是权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应该被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所操控与玩弄。即使有一日我们成为杰出的法律人才,也不能亵渎法律的威严。他的演讲富有哲思,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葛照鑫)

第三位上场的选手,是来自2016级法硕1班的魏蕊。魏蕊同学从自己辞去工作重新考取研究生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出发,引出她对法律的几点思考。在她看来,法律没有确定的定义,它不同于道德伦理规范也不同于数学等自然科学。法律也不一定能还原事实真相,甚至会向现实妥协。但是,法律人仍然需要坚持信仰,努力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做到统一。魏蕊同学富有激情的演讲,激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魏蕊)

第四位上场的选手,是来自2017级法硕1班的张梦璇,她的演讲题目是《让法律成为信仰》。张梦璇同学以发生在德国的失窃案为切入点,引出对中西方法律信仰文化差异的思考。她列举中国历史上法治不彰的种种例子,认为长久以来的法律工具主义和利己主义,是导致中国缺乏法律信仰的症结所在。张梦璇同学旁征博引,视野开阔,自信从容的“台风”令大家赞佩不已。

(张梦璇)

第五位上场的选手,是来自2017级法硕1班的陈伟铭。陈伟铭同学从自己家人的小故事入手,谈到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老百姓对法律产生信任,才能形成全社会的法律信仰文化。他援引北大教授钱理群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反思和北大校友卢宁对青年人的期望,呼吁同学们要始终坚持法律信仰。陈伟铭同学的演讲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陈伟铭)

中文组最后一位选手,是来自2017级法硕2班的补寒丹。补寒丹同学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信仰时代、信仰法治和信仰梦想。他的发言慷慨激昂,立意高远,认为法律人不仅要“仰观宇宙,背负青天,志在中华崛起”,更要“俯察民瘼,脚踏实地,胸怀万姓平安”。他的演讲收放自如,引人入胜,文采斐然,博得评委老师和观众们的一致赞赏。

(补寒丹)

中文组演讲结束后,英文组演讲继续进行。首先登场的是来自2017级法硕1班的郎兴和。郎兴和同学的演讲题目是“What We Have Learned in Law School”,他认为在法学学习中,我们应当养成自己的反思批评思维,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要给自己的未来“设限”——“Whatever our dreams are today, dream even bigger. Wherever we have set our sights, raise them even higher.”郎兴和同学流利的英语表达和发人深思的演讲内容,赢得了阵阵掌声。

(郎兴和)

英语组演讲的第二名选手,是来自2017级法硕3班的刘鑫。刘鑫同学以农村一个儿子赡养父亲不当的故事为引子,指出中华法系的家长制传统解体后,老年人群体的家族“权力”变小了。而现代法律偏重个体的自由与平等,带有很强的谦抑性,因此在保护老年人群体上显得相对滞后。他呼吁现行法律体系要探索一种更为主动的保护弱势群体的机制.“When we become older and older, can the law act to save our life?”刘鑫的发问引起在座每个人的深思。

(刘鑫)

2017级法硕1班的颜欢同学第三个上台演讲,她的主题是“The Legal Person's Way of Thinking”。她认为,法律和道德,是人类社会区分于动物世界的最重要的标志。法律人的思维特点在于独立思考和对法律的信仰,她举了一个电视节目为例子,认为法律人应当抵制社会“负能量”的影响,坚持信仰。 “Better to burn the lamp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她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颜欢)

第四位登场的选手,是2017级法学硕士刘颖,她的演讲主题是“Only One Answer?”。刘颖同学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兴趣与职业选择之间做出选择?对于这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她引入了一个新概念“multipotentialite”,认为人是具有多重潜能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拥抱你的激情和好奇心吧,这将使你更加快乐”她说:“世界需要这样的我们”。刘颖同学的演讲深入浅出,几乎没有凝滞,互动性非常强,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刘颖 2017级法学硕士)

最后一位演讲的选手,是2016级法硕1班的李洁伟同学,她的演讲题目是《Legal Faith and Law-based Governance》。她提到了最近非常火爆的电影《红海行动》,指出其实每个人(即使是孩子)的意识中,都蕴含着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她认为,法治的基础在于公民的内心支持,法治的力量源于公民对真诚的信仰。有效培育全社会的法律信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路径。大学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群体,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自觉地运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有效途径。

(李洁伟)

演讲比赛结束后,进入评委点评环节。刘晨琦老师说,她对同学们的表现感到满意,收获了不少感动。刘老师结合部分选手的演讲内容,谈到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法学院培养青年法律人当中的作用,并巧妙地化用罗曼•罗兰的名言寄语同学们:“在认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差距后,依然热爱法律、信仰法治。赵晓莉老师也对大家的整体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动情地说道,自己的感情随着大家的演讲而跌宕起伏,希望大家不仅要信仰法律,也要把一切正能量的东西当作信仰。王帅一老师是2017级法硕1班的班主任,他打趣说:“别的班的同学表现比自己的班更好。”引起大家一阵欢快的笑声。轻松过后,王老师进一步让大家思考“信仰”的含义,并指出逻辑的清楚比演讲的形式更为重要。崔燕云老师同样对大家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扬大家准备充分、表达清楚。但同时,她也指出了选手们的不足,希望选手们能够在如何追求法律信仰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和阐述。

(刘晨琦老师)

(赵晓莉老师)

(王帅一老师)

(崔燕云老师)

评委点评结束后,进行颁奖环节。本次比赛采用了逐项打分、当场亮分的实名制评分规则,每个选手的得分在下一个选手演讲完成后由主持人公布。主持人最终宣布了比赛选手得分的最终结果和名次。中文组比赛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中,陈伟铭同学获得一等奖,张梦璇、补寒丹同学获得了二等奖;葛照鑫、刘旭迪、魏蕊同学获得了三等奖。英文组比赛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其中,刘颖获得一等奖;刘鑫、李洁伟获得了二等奖;颜欢、郎兴和获得了三等奖。评委老师一一登台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

(老师们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老师们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老师们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活动最后,席月民老师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赞赏,对研究生会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表示肯定,同时对主持人出色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席老师欣慰地说道,尽管今年是第一次尝试增设英语组演讲,但同学们的出色发挥,给予了他今后继续举办类似双语活动的信心。接着,他整体回顾了选手们的表现,鼓励大家“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登上讲台,你就已经成功了”。席老师特别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告诫同学们要有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大视野,并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奋斗等品质与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席老师借用梁启超的名言,教导同学们要“善变”,即善于将学到的东西转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最后,他号召同学们向祖国致敬、向历史致敬、向青春致敬、向未来致敬,不虚此行,不负年华,把握好余下的学习时光,投身到伟大的时代中去,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席老师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席月民老师总结发言)

青春,是梦想,是才华,是勃勃的生机和漫天的星光。青春,更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精神,在探索和怀疑中激荡人生。作为我系特色活动之一,“五四”青年节主题演讲比赛已成为每年这个时候的保留节目,并为同学们提供了重要的锻炼、展示和交流机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今年的演讲比赛圆满结束,师生们一起合影留念、依依话别,相互祝福。

供稿:陈伟铭

摄影:刘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