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之二
——“向死而生,心系于美的生命哲学”讲座综述
字号: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这是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在向我们阐释人性的坚韧与细腻;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是李明老师在告诉我们如何将一生过得朴实又绚丽。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到来,2017年5月3日晚,以“向死而生——心系于美的生命哲学”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在法学系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李明副教授担任主讲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副主任兼法硕办主任席月民老师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硕办副主任刘晨琦老师、法硕办李辉老师担任点评人。

活动伊始,席老师以“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为开场白,列举了两个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在座的同学意识到死亡宛在天边却又近在咫尺,他指出死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生命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接着李明老师建议同学们抛开对死亡的成见,一起来探讨如何向死而生,心系于美。李明老师以三个看似平常却极为深刻的问题为主线贯穿起了整场讲座。第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你们相信人真的会死吗?”也许是同学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亦或是同学们陷入沉思,会场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16级法硕二班武帅同学上前分享自己的看法,他从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一些疑问,16级法硕一班李培瑛同学也结合实际谈了谈自己的认识。紧接着第二个问题被抛出:“从小到大你们想过自杀吗?”当即在会场引发热议,李明老师从佛教教义引导在场的同学思考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每一个瞬间也是死亡正在发生的瞬间,此时此刻大家在生也在死,可谓生死相依,人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规避死亡,为了死而生活着,所以我们向死而生,要学会心系于美,活出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人生。那么如何才能过一个心系于美的生活呢?这是讲座的最后一个问题。李明老师给了在座听众三个法宝:一是让心变得细腻,懂得去留心生活中细小的事物,懂得去感悟生活中细腻的情感,懂得去提高心灵的分辨率。二是调柔自己的内心,在具备高学识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的恻隐之心,学会感受身边的温情,拒绝冷漠与僵硬。李明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每组成员分别相互质疑对方的观点和赞同对方的观点,并让同学们体会在面对两种不同的态度,内心感受所产生的变化。法硕一班姚小敏同学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赞美与认同给予人的是美妙的,生命之美是从认可中生出苞芽。李明老师的即兴实验引爆了会场的气氛,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三是主动使用自己的记忆,记忆会自我渲染,深陷悲伤的记忆可能会掩盖当下的美好,所以要学会使用记忆,让它能成为绝望中的一束光,帮助我们成为灵魂的主人。心亡才是真死,死,终结肉体的生命容易;活,延续心灵的生命实属不易。最后,李明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孟子》一书,在那里也许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智慧。心中有猛虎、垂首嗅蔷薇,学会做一个内心强大而柔软的人。

讲座的最后,席老师做了一个简洁深入的总结,他对李明老师百忙之中与同学们分享他对生命的思考表示感谢,他号召同学们深刻体悟人生的意义,找准人生的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让每一天都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接下来刘晨琦老师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今晚讲座内容相结合声情并茂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打动了在场的每位同学,并对于李明老师的出席表示感谢。李辉老师认为今晚的讲座以轻松、幽默、诙谐的方式诠释了生命与死亡、生命的意义与生命哲学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提升生命的质量、如何面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李明老师的讲座精彩纷呈,短短的几小时就这样不经意地流过。讲座虽已结束,但大家仍意犹未尽。五四青年节前夕的这一主题讲座对同学们而言不啻为心灵的一场洗礼,在平时忙碌于学习,投身到工作中的时候,我们需要洗去一路走来的尘埃,试着放下脚步,看看曾经忽略的风景,抬头仰望熠熠星辉,侧耳倾听花开花落。

(供稿:任卓,秦璇;摄影:马凡钧,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