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2016年法学系第二届辩论赛在遗憾中落幕
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第二届辩论赛已经落下帷幕。此次辩论赛有八支队伍参赛,初赛分为四场,之后经过两场激烈的半决赛,决赛在“枪与玫瑰”队和“物以稀为”队之间展开。因后者弃权,“枪与玫瑰”队不战而胜,最终获得本届辩论赛冠军。

闪亮登场

2016年11月16日18:00进行了两场初赛,主题分别为“应不应该封杀有丑闻的公众人物”、“功是否可以抵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助理、研究生工作处处长翁建敏老师,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兼法学系副主任和法硕办主任席月民老师,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王帅一老师,研究生工作处学籍办申思老师,法硕办副主任刘晨琦老师,法硕办柳羽倩老师,北京市汉鼎联合律师事务所刘梦飞律师,本届研会副主席邢坤同学,上届研会主席高云君同学应邀担任这两场比赛的评委。众多2015级、2016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博士生观看了本次比赛。

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席月民老师和刘梦飞律师分别致辞,席老师从举办辩论赛的目的、对同学的期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强调指出要从本届辩论赛挑选出新队员,与法学系辩论队老队员一起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参加第三届全国“社科杯”辩论赛,他希望同学们能好好表现,发挥应有实力,展示最佳风采。刘梦飞律师在介绍了北京市汉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情况之后,代表该所预祝本次辩论赛圆满成功。

第一场比赛由主席吴沐优同学介绍了辩题和辩论规则。之后,正反双方依次登场,正方是由郭思语、李唯、孙友飞、范君丽四位同学组成的“笑傲江湖队”,主张“应该封杀有丑闻的公众人物”。他们首先对“封杀”、“丑闻”、“公众人物”的定义进行了基本限定,并从加强惩戒、预防丑闻行为的再次发生、保护社会利益、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了对有丑闻的公众人物进行封杀的必要性,着重阐明对公众人物进行封杀是有利于惩戒和预防丑闻行为,有效遏制不利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反方是由樊晓惠、张丽蓉、张轶男、储江四位同学组成的“物以稀为队”,主张“不应该封杀有丑闻的公众人物”。他们首先对何为封杀进行限定,认为封杀是指全行业领域内借助行政性力量禁止其从事公众性活动的一种行为,同时封杀是一种全面的否定措施,不存在部分封杀和有期限封杀之说,其后果是使公众人物陷其于万众非议的道德刑场;基于此限定,对广电总局封杀令从法律性质和现实层面提出了质疑,并着重阐明有丑闻的公众人物应当受到限制,但反对手段和目的不相适应的惩罚措施。他们认为,在健康的社会里,对有丑闻的公众人物进行的限制应该在法治的前提下进行。双方经过立论、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等环节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一番番精彩的唇枪舌战引发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二场比赛由崔璨同学担任主席,在简要介绍双方辩手以及比赛基本规则后,比赛开始。正方是由尹永江、于安民、张心宇、刘志东四位同学组成的“北大慌队”,主张“功可以抵过”,反方是由武帅、孔钰婷、赵梦可、邵玉雯四位同学组成的“疯狂辩论队”,主张“功不可以抵过”。双方立论都对辩题中的重点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都认为功是积极影响,过是消极影响。正方认为功可以抵过有两层意思,一是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代替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二是有的过不能通过功来完全弥补,但是可以用功来抵消掉部分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正方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原理、道德层面、法律层面、人性方面对功可以抵过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解释,重点论述功过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从宏观角度去理解功过,如果功不能抵过,就不能推动历史的进程。反方认为功可以抵过是将功过两个独立的事物混为一谈,过一旦形成,它的不利影响就是现实存在的,不能因为有功就否认过的存在,功过相抵已经是被历史抛弃的东西,赏罚分明才是应该被崇尚的准则。此外,从受害人的角度来看,功过相抵是对其受损利益的蔑视,且承认功过相抵严重破坏了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可预测性,一个承认功过相抵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功劳最大者奴役所有人的社会。在立论、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等环节,双方辩手在每个环节中紧紧抓住对方的漏洞,思维缜密、反驳有力,使现场气氛不断升温,展现出了各自优秀的辩论技巧。尤其在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纷纷举例阐述观点,与现场积极互动,引得全场师生笑声不断。

现场辩论告一段落,在评委老师们商议比赛结果之际,现场观众也积极向台上正反双方的辩手进行提问,提问者与辩手之间的讨论激烈程度不亚于刚刚结束的辩论,也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比赛结束后,出席本次初赛的老师分别就两场比赛进行了精彩而又独到的点评。对于第一场辩论赛,王帅一老师和刘晨琦老师分别做了点评,王帅一老师首先向大家说明评价标准,评委主要是从立论,技巧、逻辑以及整体的表现等几个方面给出判断。王帅一老师指出,在辩论中的立论环节,首先应该把辩题区分为几个关键的概念,并对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论述;其次,在辩论技巧方面,肯定了反方的立论,把对方的观点放在一个相对边缘化的位置上,自己占据一个中场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这一点是值得在以后的辩论中借鉴的;再次,在辩论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对方的逻辑漏洞并及时发问,本方辩手之间要密切配合以展开有力的驳斥。比如正方驳斥反方将丑闻放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解决,指出法律其实并不能够规范所有社会行为。刘晨琦老师主要从具体辩手临场表现方面对第一场辩论做了精彩的点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时间的把控方面,一定要充分利用时间;二是辩论过程中辩手之间充分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三是要及时发问,指出对方的漏洞,让自己占据主动。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双方的精彩表现,正方的整体配合和准备程度相对好一些,同时反方也有很多的亮点,老师们对辩论双方不足之处给出了具体建议,并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第二场辩论赛由王帅一老师和席月民老师进行点评。两位老师都肯定了第二场辩论双方积极与现场互动、调动现场气氛的行为,王老师提出以下几点:一是对辩题的分析,第二场辩论中的“可以”“不可以”,前者是非全称的判断,后者是全称的判断,往往非全称的辩题更有利,主张“可以”的正方在辩论中一定要强调这样的点来驳斥对方。二是辩论中要注意思辨性和理论深度,且后续的辩论一定要很好地延续立论中对概念的阐释,不能自相矛盾。三是审题要注意辩题中存在的先行后续的关系,防止对方偷换概念。功可以不可以抵过,反方提出假设可以抵的话问正方如何抵,还有反方提出的如果功过可以相抵就会造成有大功者就可以鱼肉百姓、肆虐人民,就涉及到先行后续的问题,是先有过之后用功来抵,而不是先有功然后再去抵以后的过,如果这样的话就是所谓“居功自傲”了,反方实际偷换了概念,而正方却没有及时指出。总体双方发挥得都非常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席老师主要对以后比赛的同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注意审题,小组一定要充分讨论以后提出立场鲜明的观点和论据;二是要注意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自由辩论阶段,彼此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三是要注意规则,尤其是时间限制;四是注意技巧,说话要简洁流畅,同时经验欠缺的同学要多向其他辩论经验丰富的同学学习。最后,他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同学们能汲取经验,发挥得更好,比赛能够更加精彩。

最后,由各场辩论赛主席宣布了比赛结果。在两场比赛中获胜的队伍分别是“物以稀为队”、“北大慌队”,两场的最佳辩手分别由“笑傲江湖队”四辩范君丽、“疯狂辩论队”一辩武帅摘得。

全部亮相

2016年11月17日18:00,后两场初赛在研究生院教学楼222教室顺利举办,主题分别为“互联网是否让人际关系更近”和“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助理、研究生工作处处长翁建敏老师,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兼法学系副主任和法硕办主任席月民老师,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王帅一老师,研究生工作处学籍办申思老师,本届研会副主席邢坤同学,上届研会主席高云君同学,本届研会副主席林泓成同学应邀担任评委。来自法学系各年级的学生观看了比赛。

第一场辩论由主席宋爽同学介绍了辩题和辩论规则。之后,正反双方依次登场,正方是由揭时静、李鹿、邹竞颖、李东方组成的“灰化肥挥发会发黑bilibili”队,主张“互联网让人们之间的距离更亲近”。他们认为,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局限,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交流机会;网络成功唤起了人们在灾后相互援助、相互关爱的心灵;网络打破了地域隔阂,让远在地球两端的人们可以随时联系。反方是由王天奇、单良、宋歌、符强组成的“枪与玫瑰”队,主张“互联网让人们之间的距离更疏远”。他们强调,互联网的休闲娱乐功能,降低了部分人际交往的需求;网络是虚拟的,引发了诸多安全问题;互联网让人们忽视了传统交流方式的价值。双方经过立论、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等环节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一番番精彩的论战引发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二场的辩题是“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首先由本场主席张宇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双方队员。正方是由孙洁,余海赟,姚小敏,牛紫光组成的“中国法硕网”队,主张“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他们就通才的概念和衡量标准做了深入的阐述,认为通才更能够在社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能够适应时代变化,更能够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反方是由张福兰、任蕾、马超、刘清格组成的“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与鱼”队,主张“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他们认为现代社会分工细化,专才更为社会所需要,更能推动某一领域的发展,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双方辩手在每个环节中紧紧抓住对方的漏洞,思维缜密、反驳有力,使现场气氛不断升温,展现出了各自优秀的辩论技巧。

比赛结束后,出席本次初赛的评委们分别就两场比赛进行了精彩而又独到的点评。本届研会副主席林泓成同学指出,参赛选手应该紧扣辩题的概念加以深入而具体的阐述,论据当中可以多引用权威数据,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本届研会副主席邢坤同学强调,各位辩手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论述,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甚至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这不仅可以深化本方对辩题的认识,还可以预测对方可能会有的驳辩角度。上届研会主席高云君同学从辩题出发就参赛队伍的立论、驳辩做了详尽而新颖的点评。席月民老师在简短的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参赛双方的精彩表现,特别强调了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洪亮的声音和标准的普通话以及团队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在辩论中的重要性。

最后,由各场辩论赛主席宣布了比赛结果。两场比赛中获胜的队伍是“中国法硕网”队和“枪与玫瑰”队,最佳辩手分别由“灰化肥挥发会发黑bilibili”队四辩李东方同学,“中国法硕网”队四辩牛紫光同学摘得。

激烈角逐

2016年12月7日18:00,法学系第二届辩论赛复赛在良乡校区教学楼222教室成功举办。此次复赛由初赛中晋级的四支队伍参赛,分为两场比拼,主题分别为“网络文学是否有利于当代文学发展”以及“杜绝盗版,消费者与政府谁扮演的角色更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兼法学系副主任和法硕办主任席月民老师,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王帅一老师,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研究生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提老师,本届研会副主席邢坤同学,本届研会副主席林泓成同学应邀担任两场复赛的评委。众多2016级法律硕士研究生观看了此次比赛。

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复赛正式开始。

复赛第一场由韩梦超同学担任主席,在简要介绍辩题、比赛规则以及双方队员后,比赛开始。正方是由“中国法硕网”队的孙洁、余海赟、姚小敏、牛紫光四位同学组成,主张“网络文学有利于当代文学发展”。他们陈述了己方观点,分别从网络文学的定义,当代文学的定义,以及将来的发展方面进行阐述,并强调网络文学有利于当代文学发展。反方是由“枪与玫瑰”队的王天奇、陈靓漪、刘志远、符强四位同学组成,主张“网络文学不利于当代文学发展”。他们立足于网络文学不利于当代文学的发展的一些事实和客观情况来阐述本方观点,并通过对对方的关注的问题予以反击来加强己方观点。双方辩手赛场争雄,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在阐释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优秀的辩论技巧。

复赛第二场的辩题是“杜绝盗版,消费者与政府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首先由本场主席崔天译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双方队员。正方是由尹永江、刘志东、张心宇和陈克林四位同学组成的“北大慌”队,主张“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他们从杜绝盗版的现实问题出发,杜绝盗版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实的具体情形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陈述。反方是由樊晓慧、张丽蓉、张轶男、张清韵四位同学组成的“物以稀为”队,主张“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立足于理论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与正方展开辩论。反方认为在理论层面,政府所具有的公权力能够很好地为防止盗版做出实质性的进步。在实践操作层面,在当今知识产权水平、社会反盗版机制和法律普遍缺失的环境下,政府还是要进行管制的。双方辩手个个言辞犀利、思维缜密,辩论场上棋逢对手、高潮迭起,引发了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比赛结束后,应邀担任本次复赛评委的王帅一老师和席月民老师分别针对第一场比赛和第二场比赛发表了精彩点评。对于第一场比赛,王老师指出双方的立论都很好,但在论据的引用方面仍需多加注意,不要引用过于陈旧的案例作为论据。另外,王老师强调了对于学习法律专业的同学们来说,团队的配合与默契以及个人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是制胜的关键所在。对于第二场比赛,席老师则首先肯定了双方队员对辩题的的深入思考和场上的精彩表现,随后重点解析了该辩题中政府和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同定位及其在杜绝盗版中的具体角色,他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规定对该辩题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对双方辩论技巧的提升进行了具体指点,他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在决赛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讨论和决议,在两场比赛中获胜的队伍分别是“枪与玫瑰”队和“物以稀为”队,两场比赛的最佳辩手分别由“北大慌”队尹永江同学和“中国法硕网”队牛紫光同学摘得。最终, “枪与玫瑰”队和“物以稀为”队会师决赛,并将在接下来的决赛战场上一决雌雄。

遗憾收官

由于“物以稀为”队决赛日前临时决定弃权,本届辩论赛遗憾收官。最终,“枪与玫瑰”队不战而胜,轻松摘得本届桂冠。亚军为“物以稀为”队,季军为“中国法硕网”队和“北大慌”队。

经过六场激烈辩论,虽然不无遗憾,但在法学系研究生会的精心组织下本届辩论赛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功。总体上看,各班同学报名积极、表现踊跃;各辩论队的赛场表现可圈可点、亮点多多;法学系研究生会学术部和宣传部的各项组织和宣传工作细致专业、扎实到位,每场比赛前精心制作的小视频令大家印象深刻;研究生院和法学系的领导和老师不辞辛苦、热情参与,使所有辩手得到了精心指导和精神鼓励;北京汉鼎联合律所慷慨解囊,向辩论赛提供的经费支持使整个赛事活动得到了可靠保障。更重要的是,本届辩论赛涌现出了不少辩论新人,为法学系辩论队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重要渠道。总之,整个赛事活动全部安排在晚间进行,并且井然有序,既避免了与上课时间的冲突,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既夯实了同学们的专业基础,更增进了我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为表扬先进、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辩论活动中,本届辩论赛的最终表彰活动将在法学系2017年元旦班级联谊会上隆重进行,敬请关注。

(法学系研究生会宣传部:任卓、黄琦、邹竞颖供稿;
马凡钧、赵璐、秦璇、赵梦可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