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刑罚实践的发展与完善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unishment Practice
张绍彦
字号:

《刑罚实践的发展与完善》,张绍彦著,全书251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

犯罪和刑罚通常是人们对某些现象的价值评价和反应,由此建立起来的刑法学、刑事法学也成为法学这门规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这是人类社会在认识并适应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必然历史进程,不可逆转也别无选择。然而,随着人们知识的不断成长,法律实践日趋丰富、深入,法学和刑事法学的研究也日益精深,规范上的犯罪和刑罚存在的事实基础是什么,这一刑事法学的基本问题却没有相应地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为事实的犯罪和刑罚应当是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整个刑事科学知识与体系的基础。从犯罪和刑罚的本原性认识出发,探索刑事法学研究和刑罚实践发展的科学之路正是张绍彦的《刑罚实践的发展与完善》的立意所在。

作者简介

张绍彦 山东莱阳人,法学博士,研究员、教授。1984年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一2003年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牛,获法学博士学位。1991年任讲师,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2004年由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法学理论和刑事法学研究。独著、主编和合作著作30余部,其中个人独著5部:《刑罚的使命和践行》《刑事执行法学》《刑罚实现与行刑变革》等。在《法学研究》《中同法学》《中外法学》《现代法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本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本原和生成

一 犯罪本原

二 犯罪生成

三 犯罪成因的主体分析

第二章 刑罚的本原

一 作为生活事实的刑罚

二 刑罚怎样存在着

三 刑罚的禁忌和效应

第三章 刑罚使命的理性建构

一 命题的由来

二 刑罚使命的实践依赖

三 罪刑关联的认识基础

四 罪刑关联的实践机制

第四章 刑罚实践的基础和条件

一 刑罚实践的基础因素

二 刑事法治水平

三 刑罚实践的法治保障

四 刑罚实践的现实困境

第五章 刑罚实践运行机制

一 刑罚实践的权力机制

二 刑罚实践的法律机制

三 刑罚实践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行刑理念与监狱职能

一 行刑的价值理念

二 监狱职能嬗变

三 监狱角色与职能定位

四 监狱职能的纯化

第七章 刑罚方法的实践发展

一 轻罪刑的理论思考

二 轻罪刑的制度框架

三 轻罪刑制度的实践要素

四 轻罪刑之社会防卫处遇制度

五 轻罪刑理论选择纲要

第八章 行刑方式的实践创新

一 社区矫正的理论预设

二 社区矫正状况及前景

三 中国社区矫正的问题与对策

第九章 行刑监督

一 监狱发展和行刑监督的定位

二 中国行刑监督的基础和条件

三 经验与借鉴

四 行刑监督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