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星期五下午,第三十二届“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暨“社科法硕”学术沙龙活动第一百期讲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楼122教室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法学教育:世界·中国·社科院”,特别邀请到中国方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律师执业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冀祥德教授担任主讲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法学系副主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席月民老师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在校法学博士,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以及部分其他院系研究生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席月民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冀祥德老师的丰硕科研成果和在法硕教学管理上的重要贡献。讲座开始时,已经在法学系工作了近10个年头的冀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挂念情意,随后指出,此次讲座旨在通过回顾新中国法学教学发展的脉络、了解世界法学教育发展状况来定位社科法硕的独有特色。
首先,冀祥德老师用详实的历史事实和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4年来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归纳了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三大特点:(一)中国法学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二)法学教育发展阶段呈周期性;(三)法学教育发展变化与国家法制建设进程相一致。冀老师认为我国法学教育已经进入到规范调整时期,并指出“法学教育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
紧接着冀祥德老师通过对比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的法学教育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在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的差异,阐述了世界法学教育状况。随后探讨并归纳了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几大特点:(一)多层次的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已趋成熟;(二)多元化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三)多轨制的法学教育制度初步完善;(四)互动性的法学教育就业机制逐步建立;(五)四位一体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协调。在做出以上陈述后,冀老师得出了独具特色的法学教育中国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的结论。
同时,冀祥德老师指出法学教育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例如管理模式、调整机制上还存在问题,行业协会参与度不够;法学教育经济利益驱动性太强;法学教育层次、形式和机构过于繁杂;法学教师有的素养较低;法科学生性价比回落,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等等。冀老师用一句佛语“下法是戒,中法是定,上法是慧”表达了公民能够因崇尚法律而守法的理想憧憬。
最后,冀祥德老师语重心长地从自身经历出发对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直奔目标,少走弯路。劝导大家要尽早确立自己的目标。(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提醒大家要有更加长远的目标和规划。(三)朝夕问道,日积月累。告诫大家要坚定努力,反思自己每天有何收获。
在场同学针对此次论坛的主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冀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一一做出了认真回答。发言结束后,席月民老师做了评论和总结,他对冀老师在法学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冀老师为“社科法硕”的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要求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不负冀老师的殷切期望。最后席月民老师寄语大家:“放眼世界,锁定目标,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做一个有责任心、正直、自律、优秀的社科法律人。”本次论坛在各位学子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