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在京召开

2006年9月23日,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承办。论坛主题为"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人事部、司法部、安全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国法学会、中华律师协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湖南省高院、国家法官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数十个单位和主承办方的嘉宾与博士后合作导师,以及来自全国的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共18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博士生导师冷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致开幕辞,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研究"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民主法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要求决策要通过民主的程序实现,发展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还要求通过法制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必要条件,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供强力保障,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基础支持。希望从事法学研究的处在各自领域前沿的博士后朋友们,努力担负起重大的时代使命。冷溶还强调,只要法学研究人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扣时代主题,充分发扬法学的实践品格,继承和借鉴我国和其他国家优秀的法律学术传统,勤奋求索,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研究成就,为推进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联伟代表人事部、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在开幕式致辞。他指出,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目的是展示中国法学博士后科研成果,加强各单位法学博士后学术交流,提高法学博士后科研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富有开拓精神的高层次法学人才队伍。李联伟还介绍了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和成就,对我院、我所的博士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法学所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早的设站单位之一,其博士后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的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继续探索、创新博士后培养制度,多出创新性、前沿性成果,造就一大批处于社会科学前沿的高层次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创博士后工作的新局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孙国华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袁曙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终身研究员王家福教授等也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随后,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马建教授宣布了入选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论文集的博士后人员名单,有关领导和专家向入选者颁发了证书。

在论坛专题研讨阶段,与会者按学科门类分四个单元探讨了"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法学问题。第一单元--"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由江必新教授、李步云教授主持,郝铁川、胡水君、周少元、魏晓阳、黎军等博士后发言,王晨光、韩大元等专家点评。第二单元--"刑法学与诉讼法学"由罗锋教授、韩延龙教授主持,王秀梅、吴光侠、冀祥德等博士后发言,夏立安、王公义等专家点评。第三单元"民法学与商法学"由梁慧星教授主持,马更新、李昊、熊跃敏、罗培新等博士后发言,孙宪忠、邹海林等专家点评。第四单元"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和国际法学"由刘楠来教授、崔勤之教授主持,张忠军、常纪文、董炳和、陈欣、何其生等博士后发言,冯彦君、李顺德等专家点评。各单元发言人围绕主题,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探讨、探讨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法学(法治)各领域观念更新和制度建构的诸多问题。发言人的严密论证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不时博得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十七场主题发言、评论之后,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成功闭幕。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江必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慧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研究员分别致闭幕辞。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李明德研究员主持。

在闭幕式上,江必新教授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总体的价值目标,我们把和谐作为核心的价值提出来,但这个价值不是终极的、唯一的,从立法到法治实现的过程中,都应注意协调、调整多种价值的冲突。梁慧星研究员则从一个新的角度,进一步明晰了博士后的身份和博士后研究的性质。他强调,法学研究所的博士后在站期间属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同合作导师之间是合作研究的"合伙"关系。

李林所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论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论坛展示、证明了我国法学博士后以及合作导师的实力和水平,是全国不同单位的法学博士后之间的交流,是法学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是博士后同合作导师之间的交流。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进中国的法学研究和博士后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论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学博士后的管理和培养制度,不断提高我国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促进更多优秀博士后科研成果的产生,吸引更多的法学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将产生重要影响。论坛会前征集的百余篇论文,经编选汇集为《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一书,已于2006年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冷溶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联伟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李林所长在首届法学博士后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郝铁川博士后的发言

胡水君博士后的发言

魏晓阳博士后的发言

王秀梅博士后的发言

吴光侠博士后的发言

马更新博士后的发言

罗培新博士后的发言

陈欣博士后的发言

何其生博士后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