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察分析,此次政法工作会议明显出现两大变化:一是会议名称有变化。由以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变为“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这意味着政法工作会议已经成为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同等规格的会议,是执政党加强政法工作的信号。
二是出席领导有变化。在这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时期政法工作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出席政法工作会议,显示出政法工作已经成为新一年党中央施政的优先方向。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公平正义的问题,提出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特别是强调提出了“四个决不允许”,令人印象深刻。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这也是多年来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的“四个决不允许”,体现了几个鲜明的特点:具体细致,重点突出,问题鲜明。
首先,充分体现了中央的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抓住了当前维护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和底线,必须认真严肃解决。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焦点之一。比如报警求助方面,公安机关在对待大案和小案的态度和重点上,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问题,使得不少老百姓不愿意报案,从而积累了更多的怨言。
还有打不起官司的问题,有的地方、有的官员一遇见老百姓的诉求问题时,就简单地提出走法律程序,却不知道这法律程序有多难:不仅程序相当繁琐、时间累人,而且费用相当之大,一些普通群众如何消耗得起,而法院执行力又十分欠缺,使得不少群众赢了官司输了钱,根本就感觉不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比如抓逃犯时抓错人,比如警察扫黄强拍夫妻洗浴裸照,比如违反规定参与征地强拆等等。
更为明显的当属近些年来的冤假错案问题,赵作海案、浙江叔侄强奸案,等等,都曾引发了人们对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强烈质疑,使得司法公平正义受到严峻挑战。
其次,充分体现了中央突出“依法维权”的信号。习近平强调,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这也是首次在中央会议层面提出来的,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强调维稳的前提与基础,关键在于维护群众的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并且提出要通过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诉求和矛盾,一切都要以法律为根据,而不是依靠传统的人治维稳模式,不是靠领导的批示与命令,不是靠不讲法律的和稀泥,这样才能防止“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局面出现,也才能真正体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再次,也是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要求。公平正义从何而来?公平正义不是一句空话,它必须体现到每一个大大小小的案件当中。因此,四个“决不允许”的提出,表明在公平正义的问题上,不能有一点点的疏漏,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案子、一个小小的判决,就会让法律的公平正义受到极大损害,并且难以恢复,从而丧失人们的信任。比如如果有一次报警求助得不到处理,出现了一起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出现了一起冤假错案,对于当事人的损害就几乎是终身的,对整个司法公平正义的损害也是相当巨大的。
所以说,对于政法部门来说,必须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案子,不论大小。在群众的眼里,是没有案子大小的,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
最后,在当前反腐整风的行动中,如何在政法领域解决突出问题,惩治司法腐败,四个“决不允许”的问题,也是司法腐败和不正之风所产生的问题。因此努力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也是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惩治司法腐败,解决政法部门群众观念淡漠、法治意识淡薄的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成为未来政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来源:求是理论网。本文选编自凤凰博报,作者:碧翰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