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感谢、感恩和感悟

——在60周年所庆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李林
10月28日,纪念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法治中国与学术责任——新时代中国法学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所前所长李林以“感谢、感恩和感悟”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他诚挚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中国社科院和院党组长期以来对法学所的关心、厚爱和支持,感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等领导机关和部门的信任、指导、关心和帮助,感谢全国法学兄弟院校和法学界法律界所有关心帮助过法学所的朋友们;由衷感恩所有领导、老师和同仁;深切感悟伟大时代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强国的新征程。他讲道“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法学兴。”期待法学研究所能够砥砺前行,再接再厉,创造并迎来又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甲子。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法学法律界的各位朋友、法学所的各位前辈和同仁,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法学研究所建所60年。60年一个甲子,弹指一挥间;60年漫长而曲折,但最终走向了光荣与辉煌。此时此刻,我有万语千言想倾述,概括起来,用感谢、感恩和感悟三个关键词来表达。

一、最诚挚地感谢 

法学研究所是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它经历过“大跃进”的火红年代,遭遇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磨难,迎来了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新时期,如今迈进了全面依法治国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时代。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法学研究所作为党和国家在民主法治人权建设方面的高端智库,作为中国法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学术重镇,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恢重建和完善发展,推动从法制到法治的历史性转变,为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发展,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引领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繁荣创新,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我有三个感谢:一是最诚挚地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中国社科院和院党组长期以来对法学所的关心、厚爱和支持。法学研究所是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董必武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1954年5月,董老在党的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法学在我国还没有进入科学之门,现在中国科学院有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还没有法律科学研究所。恐怕今后应当考虑有步骤地设置这一机构”;1956年9月,董老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提出:“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党必须注重法制思想教育……同时,我们还必须把法学研究所的机构迅速建立起来。”60年来,张友渔、胡乔木、胡绳、李铁映、陈奎元、王伟光、谢伏瞻等历任院领导和院机关、院职能部门及其领导,都高度重视和关心法学所的建设,为法学所的建立、壮大和发展给予了至关重要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二是最诚挚地感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法工委、研究室、香港和澳门基本法委员会等)、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中国法学会等领导机关和部门。它们长期以来对法学所的信任、指导、关心和帮助,使法学所得以有更多机会参与党和国家法治建设进程,并在参与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最诚挚地感谢北大、人大、清华、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党校等全国法学兄弟院校,感谢法学界法律界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法学所的同仁和朋友们。长期以来,你们通过研讨会、论坛、课题、研究生培养等各种形式,义无反顾地关心和支持法学所的建设事业,与我们共同走过了法学所的昨天,共同见证和成就了法学所的今天。我们期待明天在建设现代化法治中国的共同目标下,在开创法学所未来的新征程上,能够一如既往地得到你们关心、支持和帮助。

二、最由衷地感恩 

我是1984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法学研究所。在社科院学习工作的30多年,我的人生完成了四个重大转变:一是从解放军战士到法学博士的转变,即从参加过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这个解放军大学校的战士班长,转变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这个“国子监”的法学博士;二是从法学系学生到博士生导师的转变,即从当年入校时法学系的研究生,转变成为法学系的博士生导师和曾经的系主任;三是从年轻员工向法学所领导的转变,即从当年法学所资历最浅的员工,成长成为法学所的掌门人——担任所长12年;四是从青年学者向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的转变,2011年获得学部委员这个最高学术称号。

30多年来,我共出版论著60余部,发表论文和理论文章300余篇,提交研究报告150余篇;先后到中南海(2次)、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解放军总部以及中央和地方许多省部级单位做过法治讲座;获得多项科研学术奖励和其他荣誉称号;担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多种社会兼职。

列举以上转变和成果,既是向长期以来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各位领导、师长和同志们的汇报和“交账”,更是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感念之心和感恩之情。首先,我要感恩我的授业恩师吴大英先生和师母陈碧女士,是吴老师从入学第一天就开始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和持续不断地鼓励、鞭策和引领,以及师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和提醒,才使我有了顺利成长、不断进步和日益提高的今天。其次,我要感恩法学所和国际法所所有关心、教育和帮助过我的领导和老师们,诸如张友渔、王仲芳、王叔文、王家福、谢怀栻、吴建璠、刘瀚、刘海年、李步云、韩延龙、刘楠来、马骧聪、曾庆敏、郑成思、梁彗星等各位老师,是他们多年来以各种方式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帮助,以及舐犊情深的鼓励和提携,才使我能够从一个研究生成长为法学所所长和社科院学部委员,成为一名用专业报效国家的法学专家。第三,我要感恩法学所和国际法所的所有同仁和同事,没有陈甦、陈泽宪、穆林霞、莫纪宏、周汉华、柳华文等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没有两所老中青全体专家学者的积极支持和两所行政党务图书馆等各部门同仁的大力配合,12年来自己就不可能履行好所长的职责,不可能完成好党和国家以及院党组交给法学所的各项任务,我自己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在此,我要对上述提到和没有提到的所有领导、老师和同仁,再次表达最由衷地感恩、感激和感谢之情,再道一声“谢谢你们”!

三、最深切地感悟 

作为一名50后,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与共和国同呼吸,与改革开放共命运,与实现中国梦共未来的。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新中国前30年的许多磨难和曲折,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迎来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征程。磨难是人生的财富,曲折是成功的资源。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我们50后不薄,它不仅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我们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果,向党、国家、人民和自己,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我感悟这个让我们转变命运的伟大时代,它不仅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而且使我们个人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前进的方向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我感悟这个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时代。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法学兴。走向法治强国时代,建设法治中国伟业,迫切需要法学研究的专业服务,需要法治理论的学理支撑,需要法学人的无私奉献。法治时代的到来,使法学知识分子从昔日的“臭老九”变成了今天的“香饽饽”,使我们有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法治时代,我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我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强国的新征程。自己虽年过花甲,已从所长岗位上退下来,但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法学(法治)报国的初心没有改变,为国家法治作奉献的使命没有改变,对法学所正直精邃优良传统的信念没有改变,为法学所“迈进双百年、再创新辉煌”的责任没有改变。

我们期待,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法学研究所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成就;我们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支持和见证下,法学研究所能够砥砺前行,再接再厉,创造并迎来又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甲子。

谢谢大家!

李林 

李林,云南昆明人。1984年8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吴大英教授学习,1987年7月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工作,同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理学专业成为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1990年8月获得法理学博士学位。

2011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5年至2017年任法学所所长。2018年2月24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主讲人;2003年9月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之一;2005年8月十届全国政协第6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之一;201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党组第三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之一;十八届四中全会专家咨询建议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专家组组长。

现任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宪法学、立法学、依法治国与法治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