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拉美国家国际法治论坛”开幕致辞

作者:马 援
9月21-22日,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主办的“中国—拉美国家国际法治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德国、秘鲁、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克罗地亚等国专家学者与会研讨。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在论坛靠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拉美国家国际法治论坛”开幕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    

2019年9月21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衷心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更名十周年,也对国际法研究所举办“中国—拉美国家国际法治论坛”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届论坛汇集了来自中国、秘鲁、智利、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克罗地亚等国家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其中不少学者不远万里,集聚一堂,在国际法治的主题下,讨论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人权法、国际海洋法、国际投资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热点问题,意义重大。

国际法学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自始就有的学科,国际法研究和学科建设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具体来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学科建设,肇始于1959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法学研究所成立的国际法组。虽然国际法所的更名为现在的名称只有10年,但是国际法学科建设和研究已经走过了60——一个甲子。从昨天的国际法组到今天的国际法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断推动国际法学科体系建设,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法学者。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过去的70年是我们不断学习、理解、运用乃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70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中国将继续支持多边体制,捍卫国际法治,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基于法律规则的全球治理。

拉美国家是中国重要的战略伙伴。中国先后已同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智利、哥斯达黎加、秘鲁、厄瓜多尔、乌拉圭等九个拉美国家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基本涵盖了拉美主要国家,中拉关系走向整体合作的构想已逐渐变为现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拉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的建议,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的倡议,正在逐步得到落实。中拉经贸关系由单纯的贸易主导向贸易、投资、金融三轮驱动模式演进,双方在投资、金融、产能、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兴领域合作正快速推进,给中拉务实合作带来新的强劲动力。在对外交往方面,中国对拉美的外交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合作共赢,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举办“中国—拉美国家国际法治论坛”,推动中拉国际法交流,恰逢其时。

国际法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国际法研究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国际法理论研究的“国家队”。国际法研究所依托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国际法的各个学科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全面丰硕的成果,也得到了国内外国际法学界的高度认可。我诚挚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围绕会议议题,广泛深入地研讨国际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希望国际法研究所利用这一机会加强与拉美国家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中国国际法研究和实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