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国际研讨会上的闭幕致辞

作者:伦纳·库尔姆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国际研讨会上的闭幕致辞

 

德国马普国际私法和比较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伦纳·库尔姆斯

(2019年10月31日)

 

 

主席先生,2019年是一个大年,它是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但是今天下午更重要的是,2019年又有一个年轻人庆祝他十周年的生日,就是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从人类寿命的角度来讲,他只是十岁,但是在十年当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举办的论坛也越来越好,这也反映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上升,而且在国际法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国际法研究所一家的,也是整个中国学术研究的一种进步的象征。

这次论坛主要在人工智能、数字化、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前面的发言人也提到了一些负面效应,包括单边主义,你已经感到了地缘政治的影响,你也能感觉到民粹主义的影响。

在国际舞台上制定规则,谈判理论告诉我们可以选择以下三种立场种的一种:一是你可以成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一是接受规则者,还有一种是寻求规则者。当我们听这两天的发言,我们发现这里有很多规则的寻找者。

当我看到这次论坛的组织结构的时候,我发现组织者做了非常好的规划,包括教育、探索和综合的功能。首先,这个论坛的教育功能,对于外国的参会者来说,我觉得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对于国际法的视点,以及你们对于法治精神的诠释,什么构成中国元素。另外,关于什么叫多元主义跟单边主义,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中国的观点

    探索方面我要谈三个分论坛。因为是平行论坛,有的论坛我并没能参加,但是我想给大家重温一下这三个分论坛的主题,看主题我们发现,这些分论坛又再次反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上升,包括有一个分论坛是关注“一带一路”的。我们知道“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北京首先提出的,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将能扮演的角色。其他分论坛,谈到理论、谈到个人地位、谈到海洋法与外空法。海洋法和外空法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它用演变的方法,给我们展示了法律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如果在法律上无法达成协议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有争议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办。

    谈到争议的解决,我要强调国际双边协议的重要性,我们也要考虑主权的概念。如果你签署了一个协议,如果你接受了一个争端解决程序,其实你就是要对你的主权做一些妥协,这是争端解决的题中之义。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他特别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签署国际协议或者去实施一个国际文件,实际上就是接受对主权的某些限制。所以,这样一种对主权的限制,不能被说成是制定国际规则的代价。实际我们是把各国的主权都汇集到一起来共同制定国际规则。

    这里我得声明,参加这次会议,我们也不知道命运共同体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我们也还没有得出结论,我们得不断的去进行思考,并且要不断交换意见。

    最后,我想对主办方说几句话。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要感谢国际法研究所,感谢您组织这次精彩的论坛。中国幕后工作人员的效率也是著称于世,也使得我们这个论坛非常精彩、非常成功。首先我要感谢译员两天来非常杰出的工作,如果没有了译员的翻译,那些不是来自中国的参会者就很难享受到这么精彩的会议。另外要感谢负责技术的工作人员。你们让我们这次会议得以成行,让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非常感谢各位!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