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法所建所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

作者:许安标
10月30-31日,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建所十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国际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来自联合国和WTO有关机构的专家,以及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文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的开幕致辞。

 

国际法所建所十周年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许安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受邀参加中国社科论坛暨首届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论坛活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值此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邀请来自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国际法学者,深入探讨国际法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法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今年也是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正式建所1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社科院国际法所10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诚挚的祝贺,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已经写入宪法序言和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旗帜。它深植于中华民族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追求,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主张一脉相承,是新时代中国直面人类共同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形势作出的回应,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世界观。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国家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交往越来越频繁,制定和维护国际规则的必要性、紧迫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旧的国际秩序受到多重挑战,而新的国际规则尚未形成。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滥用长臂管辖等单边主义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只有通过共同商定,建立普遍适用的规则,充分发挥其明辨是非、定分止争的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各国协作共赢。我们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共赢共享,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也就必然要求更好地发挥国际法的作用,夯实国际法治基础,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提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坚持立法先行,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立法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完善取得重要进展。比如,通过宪法修正案,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宪法日,实行特赦;制定民法总则,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完善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等民事法律制度,为下一步民法典编纂出台奠定了良好基础;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发展、健全国家机构组织、改善和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法律,如电子商务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监察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作出一系列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法治手段推动国家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落实

立法从来不是孤立的。中国国内立法始终秉持“在坚持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将中国特色与国际和域外立法经验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据宪法,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充分学习借鉴国际法和外国法中的有益经验,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涉外法律制度体系。2019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作为我国统一的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这部法律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规则相衔接,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了重要规定,对于新时代推动形成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促进和保障作用。此外,还有一些涉外立法项目也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适时安排有关审议工作。近年来,在具体立法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需要考虑涉外因素、规范涉外法律关系的立法项目越来越多,需要搭建国际合作机制、与其它国家共同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全面依法治国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紧密。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像今天论坛这样的平台,为境外学者提供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机会,充分展示中国法律制度的和平内涵,也非常愿意认识、了解和吸收借鉴国际规则和域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希望世界各国的法学特别是国际法学者加强联系、合作研究,为我们制定国内法律制度、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提供更多有益的学术参考。

最后,预祝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在接下来的论坛议程中有所收获,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法治的力量。

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