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砖国家国际法治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莫纪宏
9月7—8日,“金砖国家国际法治论坛”在京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印度、葡萄牙、俄罗斯、南非、巴西等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专家学者就金砖国家与国际法律秩序、金砖国家法律合作机制等议题展开研讨,取得丰硕成果。本文系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在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作为这次论坛的东道主,我想讲三个“感”字:

第一个,通过这次会议有什么“感受”。

第二个,通过这个会议引申出来有什么“感想”。

第三个,表达几个“感谢”。

第一个“感”是感受。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开了一天半的研讨会,我觉得大家可能都有这个心情:依依不舍。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到国际法所还不到一年,这一年接受了大量新知识。这一天半的研讨会,也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得到了很多丰富的知识,也纠正了以前的很多想法。包括我最后为什么要提那么多问题,都是我的疑惑,也得到了几位专家的解答,我感到很满足。从我个人参加这个会来讲,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满足。咱们这次论坛,从不同角度,对金砖国家合作可能涉及到的各类法律问题作了探讨。从投资到税收,再到今天讨论的仲裁合作机制,我觉得咱们来自金砖国家的各位法律专家都作了非常好的探讨。我们这些参会人员真的感觉非常过瘾,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接收到这么多非常有效的信息。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满足。

第二个“感”是感想。

感想确实也是多多。为什么多多呢,我讲两点。第一点,我们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在勾画我们十周年所庆蓝图的时候,就在考虑所庆期间举办哪些国际法治论坛,能够抓住当前国际法的热点,能够使得我们国际法所在学术上再上一个台阶,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了解我们。当时我和我所科研处的同事向全所同事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决定举办四个主题论坛:第一个就是“金砖国家国际法治论坛”;第二个是9月下旬举行的“中国—拉美国家国际法治论坛”;第三个是10月12-13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法治论坛”;第四个是10月30-31日举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论坛”。当时对于金砖国家之间的法律合作,我国国际法学界关注得还不多,基本上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法治问题来考虑。对于其他三个论坛所里同事都比较有信心,但是对于金砖国家国际法治论坛,说实话包括我自己在内,一开始心里都不是特别有底的。但经过这一天半的会,我发现当初的担心是不成立的,事实证明这个主题论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所以我们确实还要更加解放思想,放眼看世界,想清楚就大胆去做,否则就容易贻误战机了。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既然金砖国家法律合作大家都认为是真实的问题,谈得也都非常好,我们是不是就不要把它轻易放弃,是不是我们明年、后年甚至更远的将来,能够把这个论坛持续办下去?随着我们论坛的继续,我们对金砖国家相互之间合作的法律关系、法律机制这些问题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继续办这个论坛我想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我们国际法研究所继续努力,明年还是我们办;另一种方式,我想也是更有意义的方式,是看看我们在座的来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能不能轮流承办下几届的金砖国家国际法治论坛。这样,等到四年之后,又再回到我们这儿来。这样我们就比较圆满了。

刚才在最后一单元,我和廖凡处长抽空与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院长塞尔吉奥·格拉教授和伊万德罗·卡瓦略教授谈了谈后续怎么合作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个想法,看能不能明年,比如说把我们的第二届论坛放到巴西去办。格拉院长和卡瓦略教授都觉得这个建议比较好。在今年论坛基础上有一个后续的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这是一个感想、希望。这个想法从哪儿来的?就从我们这次开这个会来的。我们这次论坛成功了,收获很大,才产生了这个感想。

最后一个“感”是感谢。

我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表达几个感谢:首先,感谢所有参会嘉宾,特别是来自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外国专家学者,感谢你们对本届论坛的支持和贡献。第二,感谢国际法所全体同仁以及社科院其他研究所的同事,非常感谢你们的贡献;正是因为你们的贡献,我们的论坛才会这么成功。第三,感谢为这个论坛做出贡献的全体工作人员,感谢所有参与办会的同学以及同声传译,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充分享受到了开会交流的愉悦。

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