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罗冰眉 龙  江
[摘要]对"网络成瘾"这一种上网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青少年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成瘾"及临床初步诊断的讨论,从青少年的生活层面、文化和社会层面、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征、青少年心理需要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应遵循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疗为辅、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强化行为矫正的方针。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成瘾;分析 ;诊断;对策
    
    
    一、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的概念
    关于电脑成瘾的概念我国心理学界目前尚无统一看法。笔者认为,成瘾就是人对某种物质成分或行为状态产生不可自抑的依赖的心理体验。相应地,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是指青少年由于长期沉溺电脑游戏而形成的一种对电脑游戏难以自抑的依赖心理体验。
    二、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的表现
     (一)生理方面表现
    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由于沉溺于游戏中各种虚拟场景和操作中,精神系统长时间处于 极度的亢奋状态,破坏了人脑正常的兴奋--抑制交替活动过程,严重扰乱人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在停止电脑游戏时,人变得十分疲乏,常常出现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厌食、体重下降,表情呆滞等生理特征。
     (二)心理方面表现
    1.认知能力弱化。人的认知实际上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属性的反映过程中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由于长期依赖视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弱化;由于沉溺于电脑游戏,对文化知识缺乏兴趣和动机,对现实生活产生疏远感,对学习材料和现实生活的感知记忆的心理动力不足,进而导致以感知、记忆为核心的观察能力减退。
    2.注意的心理品质发生障碍。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对电脑游戏的迷恋实际上就是其注意品质发生障碍的表现,是其心理活动的畸形指向和集中。这种心理活动畸形指向和集中意味着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的注意的转移品质出现障碍,难以控制对玩电脑游戏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使其注意力难以转移到从事其他活动上。
    3.情绪消极。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各种成功的体验(游戏失败可以重来或点击作弊码,启动作弊程序帮助过关),如一位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说在攻略游戏中自己可以控制将领、武官去捉住、砍死强盗感到十分振奋,而回到现实生活中自己什么也不是,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感到十分痛苦。
    4.个性发生变异。通过对电脑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及其老师家长的调查访问,沉溺电脑游戏使青少年的个性发生明显的改变,变得内向、孤僻、软弱、自卑、消沉,懦弱。同时玩电脑游戏造成较大的经济花费结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进一步导致内疚和自责,此外,电脑游戏成瘾行为可以是一种独立的行为综合症,也可以伴发青少年的品行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或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等精神疾病的前驱阶段,这些精神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人格的力量发育不良或削弱。
    (三)行为方面表现
    1.出现社会退缩行为,形成孤独症、抑郁症。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长期沉溺电脑游戏的虚拟情景之中,尤其是虚拟世界的平等感和随意性令中学生流连忘返,久而久之出现社会退缩行为,形成孤独症、抑郁症。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独立倾向性增强,而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容易造成一些人际矛盾。常时间沉迷电脑游戏使他们得不到足够的人际交往实践,使他们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产生孤独感和抑郁症。
    2.出现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主要表现为寻求电脑游戏活动的行为, 这与寻求毒品的行为类似。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为了能获得电脑游戏的活动,花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到处借款,编造名目欺骗家长索取钱财,甚至不择任何手段以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手段获取钱财以达到玩电脑游戏的目的,一步一步地走向犯罪的深渊。
    1997年多伦多和1998年旧金山两届美国心理学年会上,研究者们专门讨论了LAD(电脑游戏成瘾)成为正式诊断的可能性。
    青少年一旦成为LAD患者,网络就会对他造成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上网者是否患上LAD呢?
    要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LAD,就要考察其是否在过去12个月内表现出下列七种症状中的三种以上:(1)耐受性增强: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瘾头越来越大;(2)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明显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会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也是关于因特网;(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同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码下载的大量文件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让青少年成瘾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网上聊天、BBS、发E-mail等,这些主要集中于新网民或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际交往困难、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与人交流的青少年;二是网上游戏,一旦迷上,连续几个通宵恐怕也不算什么;三是参观色情网站、玩网络黑客或个人网页制作,这些青少年一般是"电脑高手",但道德和法制意识较淡薄,自控力较差;四是看新闻、查资料,但这些青少年信息处理能力较差,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无所适从。从临床表现来分析LAD的基本类型,我们发现LAD至少包括下列五种类型:(1)网络交际成瘾(聊天室等网上进行人际交流);(2)计算机成瘾(不可抑制地长时间玩计算机游戏);(3)色情网络成瘾(网上色情音乐、图片、文字、音像等);(4)强迫信息收集(强迫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的或不迫切需要的信息);(5)网络强迫行为(强迫性地参加网上赌博、网上拍卖或网上交易)。
    三、电脑游戏成瘾的深层的心理原因分析
    (-)青少年玩电脑游戏是儿童期幻想表达的持续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的。其中潜意识是人的最原始的本能和冲动,它是按照"快乐原则"进行活动,并迫切为自己寻找表现的途径。它总是力图渗透到意识中去,以期得到满足。而潜意识的内容不能直接进入意识,而是以梦、幻想、视觉的操作及象征的方式来表达。儿童尚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环境,不能以成熟的意识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流,游戏在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游戏在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第一,以虚拟或象征的形式扮演角色和培养角色认同心理;第二,以虚拟或象征的方式释放不能良好控制的潜意识的本能冲动;第三,通过游戏操作的成功,体验自我的存在和能力,树立自信。第四,游戏帮助克服在现实中的无助、依赖、挫败感,体验快乐情绪。
    青少年时期是儿童期的延续,其心理发生发展的受阻或环境因素的强大影响都可能使游戏这一儿童期的自我满足的方式再现。青少年通过操纵电脑游戏带来的虚拟的成功体验对抗现实中的挫折体验,精神上得到暂时的满足。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者持续用虚拟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并成为生活的主要方面,体现了个体在应付挫折和防御方式上的不成熟。
    (二)青少年沉迷电脑游戏是心理补偿的畸形发展
    1.心理补偿过量性的畸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通过心理补偿机制来体验现实中无法体验的需要满足感。但这种补偿仅仅是心理满足的一种辅助性的形式。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在游戏中可以实现对权力、财富、性幻想的满足,并逐渐代替现实中的有效行为,并把这种心理补偿当成主要的需要满足手段而沉迷电脑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2.心理补偿无规则性畸形。人不仅生活在客观现实中,也生活在以个人内部体验为特征的心理中,以想象等方式体验到情绪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的内部现实反映了人的潜意识的活动。电脑游戏常常创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在电脑游戏中,失败可以被否认和逆转,且不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可以通过作弊程序使游戏过程按照操作者的意愿进行。这是一种无规则性畸形心理补偿,是一种纯为潜意识的表现。原发性的思维过程是儿童的思维方式,也是无意识的心理过程,长期依赖于幻想的象征现实,逐渐脱离客观现实,也失去各种重要人际关系。对客观现实的控制就愈差,对电脑游戏中的象征现实的依赖也就愈大。一个电脑游戏成瘾中学生说,玩电脑游戏使他忘记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快,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操作失败也不要紧,可以重来,可以作弊,可以跳过失败的场景,游戏给了他一个刺激的世界并从现实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容易获得的虚拟成功的强烈体验是青少年对电脑游戏产生依赖感的最重要诱因。
    四、诊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建议
    1.坚持预防为主。(1)加强教育与引导。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Internet网,正确看待Internet,上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功用,使用时要扬长避短,尽量避开其负面效应,特别是不可沉溺于网上娱乐,不可接触网上的色情内容。(2)重视发挥社会环境的关心和制约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生活氛围,融洽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现实人际关系,在生理心理保健等方面给青少年以更多的关心;学校、社会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定期不定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同时,家庭、学校以及网吧等提供青少年上网机会、场所的各方协调一致,制约青少年的网上操作时间,尤其是对夜间上网时间的严格控制。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纪律,出台一些政策、制度并严格执行。(3)加强学校、城镇社区、农村集镇等的青少年工作。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及青少年教育、服务机构等,要在上述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组织青少年社团,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使易患青少年避免陷入"无聊了非上网不可"的泥潭。(4)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使"网吧"、游戏室规范化,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5)上网的青少年注意多吃胡萝卜、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喝些绿茶。
    2.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对青少年LAD患者进行及时综合治疗。应该采用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青少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帮助其完善人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治本的问题;其次,疾病不讳医,对于有LAD症状的青少年,要注意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以解决治标的问题,防止严重化、恶化。
    3.坚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治疗。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认知教育,帮助青少年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需要、发现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其他途径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引导他们摆正电脑与网络的位置,改善上网的心态。其次,给予相应的现实生活方面的心理指导,如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帮助他们以健康的、科学的态度融人和适应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
    4.坚持强化对青少年的行为矫正。首先从客观上规范、约束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如一些学校、家长对学生自备电脑实行严格管理等;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指导、帮助上网青少年学会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来增强自控能力,增强行为自律能力,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偏差。
    参考文献:
    [1]许兵,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1,(4).15-16页
    [2]郑开来,青年上网心态的文化研究[J].青年研究,2001,(7).28-29页
    [3]马倩,对青少年网上交往行为的分析及引导[J].青少年导刊.2001,(1).1-2页
    [4]周军等。因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0).5-6页
    作者简介:
    罗冰眉(1968-),女,重庆市人,研究生毕业,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馆员,发表论文36篇。邮编:400031 Tel:(023)66760052(办)
    龙江(1968-),女,重庆市人,研究生毕业,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发表论文8篇,邮编:400067 手机:13618292318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