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骗取公积金成普遍现象的背后

作者:舒圣祥
公积金套现的牛皮癣在街巷随处可见,东莞职工会不会无动于衷?---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温远军的担忧,最后被印证为:在今年1月至5月收到的所有申请公积金的外地购房合同中,仅一份是真的,其余全属伪造(6月8日《东莞时报》)。

这样的结果充分说明了一个常识:满大街的牛皮癣就是满大街的举报信。如果某一方面违法行为的牛皮癣特别多,执法部门则没有理由任由犯罪分子长期考验人们的守法精神。40多份购房合同仅一份为真的结果表明,公积金套现相当程度上或许已经堪称普遍现象了。

基于对利益的追逐,违法中介猖獗,按说也是一个很"市场"的现象,关键是漏洞为何迟迟不见补上。事实上,骗取公积金的招数已经很不新鲜了,契税所、银行和公积金管理部门三者之间如果能建立起必要而及时的信息沟通或信息联网共享机制,骗子的招数其实很难得逞。信息沟通之外,一个重要的漏洞还在于第三方的虚设。银行作为第三方,无论收到业主或管理机构的支出或使用指令,都应该向另一方进行书面询证,同时获得双方许可专项账户才允许变动,唯其如此,无论业主骗取还是管理机构贪污挪用,才不会那么轻松自如。

更进一层,骗取公积金的基本都是公职人员,这又说明什么呢?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背景事实是:中国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是使收入较高的家庭受益。曾有新闻报道说,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职工月人均缴存住房公积金6389元,而济南一家普通企业职工月人均缴存只有11元。住房公积金制度俨然成了高收入阶层合法的避税区(公积金免税)、藏匿高福利的"黑洞",以及一些人侵吞国有资产的妙招。为何会有那么多公职人员想把公积金套取出来?因为有些公积金本身已经变味为一种隐性福利了,而违规套现正是潜规则里的最后一环。

要遏制公积金套现,仅仅依靠"进行15天以内的拘留和1000元以内的罚款"之类举措,显然不具有多少震慑力。一是要健全制度堵住漏洞,二是要不让公积金制度变味为垄断福利的一种---否则,既然一些高额公积金本就不是冲着购房而去,当然要想方设法套现。

资料来源:检察日报责任编辑:闫慧萍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