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史研究的史料运用问题

——以清代渡台禁令为例

作者:施志汶
一,前言
    二,渡台禁令相关论著的回顾
    三,清代官书有关渡台禁令的记述
    四,渡台禁令史料运用的再检讨
    五,结 论
    
    一,前言
    近年来,台湾史研究与讨论,蔚为风潮,甚或视为新兴「显学」.除台湾史相关档案,史料及论著大量问世外,更要者,研究视野的扩大,及研究课题的开拓,为台湾史研究另辟新局.其中,诸如原住民来源,迁徙及发展;海权时代的台湾定位;清代台湾族群关系的再检讨;日治经验的重估,乃至於战後台湾政经变迁等等,均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从日治以迄1970年代末期,台湾史研究的发展,囿於政治现实,研究环境,无论研究题材,取向及水准多所限制.晚近以来,一些学者陆续解构前人旧说,以澄清误解.如王世庆釐清结首制非始自荷兰人.翁佳音对於荷兰时代台湾史的检讨等,均有助於台湾史的解释与建构.因此,在一片趋新潮流下,台湾史研究的回顾,重新检视前人研究成果,实有其必要;也唯有新旧兼顾,始能厚植台湾史研究的基础.
    清廷治台政策的拟定与运作,是清代台湾史重要课题之一,亦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从过去的研究中,渡台禁令被视为清廷消极治台政策的表徵,也是影响清代台湾发展的关键因素.渡台禁令包括给照制度,严禁偷渡,不许携眷及禁止粤民入台等,造成台湾开发的延迟,社会问题丛生,以及海防安全的漏洞等等.渡台禁令的出现及其内容,自日人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以降,相关史著均有论及,且渡台禁令的实施时间及相关内容,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原本引用法律规章,应是无可议论,但相关论著在引述时,常有出处注明过於简略的问题,甚或加以省略.其间,究竟是此一禁令被视为是台湾史的「常识」,抑或有其他原因 基於史学研究以证据为本的前提,实有详加深究之必要.
    是以本文拟从渡台禁令相关论著的回顾入手,以掌握史料运用与诠释观点的发展脉络与特徵.其次,就《实录》,《会典》,《会典事例》等清代官书记述加以对照,以探讨前人相关研究的史料来源,并分析沿用或简化的原因.此外,本文主要是从渡台禁令研究史的回顾中,釐清此一论述建构的史料依据,进而从论述的沿袭与承继,以理解过去台湾史研究所反映的问题.故有关渡台禁令的形成背景,内涵及其影响等课题,将另文讨论.
    
    二,渡台禁令相关论著的回顾
    日治以来,渡台禁令相关研究,成果甚为丰富.兹将相关论著依出版时间先後,汇整於表一.除收录学术性论文,专书外,亦将较具代表之「通史」列入,以明前人研究成果的积累与传承.
    有关渡台禁令的讨论,以连横《台湾通史》较早,〈户役志〉谓:「克台之岁,旨下福建督抚,凡渡台者禁带家眷,而琅亦请申海禁,不许惠,潮之人入台」.唯禁令颁布时间,〈经营志〉中却有不同说法.「(康熙)二十三年春,……赴台者不许携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来」.连氏虽提出渡台者不许携眷,及施琅主张禁止潮,惠之人来台等说法,却无资料出处.
    其後,伊能嘉矩在《台湾文化志》中,则有进一步的说明.康熙22年(1683),清廷发布台湾编查流寓之例(「六部处分则例」)曰: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无产业者,应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室产业情愿欲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及移知原籍,申报台厦兵备道稽查,仍报名督,抚存案.若居住後遇有犯过,罪止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若犯该徒罪以上者,不论有无妻室产业,概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失察之官亦依轻重罚俸降级有差.其奸宄而流寓丛集滋事者,处以革职.)
    藉此清查台湾现有住民,并驱逐素行不良者,以维治安.同时,对新渡航来台者加以限制,而附带之有关渡台之限制三禁:
    欲渡航赴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之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之稽查,依台湾海防通知之审验许之,潜渡者处以严罚;
    渡航台湾者,不准携伴家眷,既渡航者不得招致之;
    粤地(广东)屡为海盗渊薮,以其积习未脱,禁其民之渡台.
    伊能之说,明确交代史料来源,论述亦多,遂为日後学界讨论渡台禁令所本,而渡台三禁之说尤然.其中,「禁粤民来台」一事,伊能认为是因康熙年间,粤地极为不安定,且清领以前前来台粤民,是台湾动乱的根源.因此,不得不加以限制.
    战後,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一书中,认为清廷并未禁止人民来台,唯需取得官方印单(证明书)始可渡航,且不得携眷.此外,因施琅的建议,禁止潮惠之民渡台.郭氏之说与伊能嘉矩相异处在於:「船只自厦门东来,需由官府(海防同知)发给「印单」(证明书),开载舵工水手年龄相貌,及所载货物,在照单查验放行.」郭氏以印单为海防同知所发给,并将「照单」解读为照著「印单」.
    1960年代,清初海禁禁令及偷渡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较具代表性有史明,戴炎辉,陈绍馨,王育德,庄金德等(详见表一).史明指出康熙22年「台湾编查流寓」出自於《六部处分则例》卷20,惟内容是伊能嘉矩所谓「渡台三禁」.戴炎辉〈清代台湾乡庄之社会的考察〉一文中,注明「台湾编查流寓」引自《六部处分则例》卷20,〈户口〉.「渡台三禁」出自伊能之说,戴文独缺禁粤民入台一项,却无任何解释.王育德主张康熙23年(1684)清廷颁布「台湾编查流寓例」,内容则与伊能嘉矩雷同.陈绍馨在《台湾省通志稿》〈人口志人口篇〉中,提出康熙23年,清廷颁布渡台管制措施:
    流寓台湾之无妻室产业者,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有妻室产业者,移知原籍,并申报台湾道稽查.不许招致家眷.
    犯罪时,罪在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该徒罪以上者,押回原籍治罪.
    大陆人民渡台需领有照单,经台厦兵备道稽查,再得台湾海防同知验可,始许放行.不得携带家眷.严禁粤地人民渡台.
    此一说法,并未详注出处,或可能是综合《台湾文化志》加以条列而得.
    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一文中,使用与前述学者不同的材料,而提出康熙22年颁布「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的新证据,惜未说明史料来源.其原文略谓: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回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子产业情愿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即移知原籍,申报台厦兵备道稽查,仍报明督,抚存案.若犯该徒罪以上,不论妻室产业有无,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
    康熙23年,因施琅等之建议,颁布三条规定,加以限制,内容则与伊能相近,惟「禁潮,惠之民入台」的成因,与伊能说法相异.庄氏系以施琅〈论开海禁疏〉中,提及「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等语,有以致之.
    1970年代以降,渡台禁令的探讨,有较大突破者,当推张菼〈清代前期治台政策的检讨〉一文.张氏首就领照始可渡台,无照偷渡及不得携眷等禁令实施时间,提出质疑.一则主张康熙23年,实施入台之禁,限制或甚至禁止移民入台.一则据周元文〈申禁无照偷渡客民详稿〉所载内容,断言康熙50年间,迫於情势发展,及偷渡之风日炽,乃开放领有照单者入台,并严格管制无照偷渡.此外,不得携眷一事,则是在雍正年间,或领台之初即已实施.
    盛清沂等编著《台湾史》则认为,康熙22年清廷对台湾住民存有戒心,乃颁「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进而,根据施琅〈论开海禁疏〉及《续修台湾府志》所载,强调康熙23年清廷因施琅强力建议下,而制订渡台禁令三条.同样的是,并未能说明史料依据.另从表一中,得知「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是1970年代学者常引用的材料.略有不同的是,张胜彦〈台湾建省之研究〉中,引自《六部处分则例》所记渡台禁令,其旨意与伊能之说相近.
    1980年代初,引人注目的是,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一书中,认为基於为防台而治台的统治方针下,清廷颁布许多上谕和法令,对台湾人民实行无理的限制和防范.其中,与渡台禁令有关者,除「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以驱逐无妻室产业者之外,尚包括严禁无照偷渡,禁止粤民渡台及禁止携眷入台等项规定.惟该则例出处不明,内容则与前述「台湾编查流寓」或「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雷同.而渡台相关禁令,多未脱前人所论及者.有关禁
    令始於何时,仍未交代清楚.此一证据,後为中国学者所引用.此外,黄富三虽引用《台湾文化志》所言,却出现「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则例」新说.1980年,庄吉发〈清初闽粤人口压迫与偷渡台湾〉一文中,渡台禁令之规定,引用盛清沂等《台湾史》,不过颁布时间却误为康熙22年.此外,禁粤民入台的规定,则舍之不引.同文中,又引述庄金德之说,康熙23年,颁布渡台条例.
    1983年间,刘妮玲,杨熙等根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57年所记,主张是年起渡台者需领照,经台,厦间守口官员查验,始得入台;杨熙更主张清初并未限制移民来台.1988年,许瑞浩〈清初限制渡台政策下的闽粤人移民活动〉中,「渡台三禁」的内容,虽转引自伊能,庄金德之说,却因出处不明,而有所质疑.文中亦引用戴炎辉的说法,不过,「台湾编查流寓」却变为「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
    邓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台湾和禁止赴台者携眷的政策及其对台湾人口的影响〉一文中,除反驳庄金德说法外,并进一步由史料的排比与对照,釐清渡台禁令若干疑点.首先,推翻康熙23年颁布「渡台三禁」的说法.邓氏认为是後人对清廷有关禁令的随意概括,而不像是当时具体规定的条文.尤其是施琅〈论开海禁疏〉(或称〈海疆底定疏〉)是康熙24年间写成,其中更无「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等语.其次,严禁无照偷渡与携眷的禁令,应是发生沿海居民大量渡台的事实後,清廷为避免事态严重,始可能制定.因此,绝非康熙23年即已形成.邓氏另据康熙41年(1702)间,陈璸〈条陈台湾县事宜〉十二款中,第十二款「宜逐游手之徒,以靖地方也」所言,力主渡台者需取得原籍严禁无照偷渡地方官照票,无照不许渡台,从此成为福建地方政府的禁令.另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所载,康熙57年(1718),严禁偷渡的禁令才正式形成.至於禁止携眷一事,邓氏以《诸罗县志》〈杂记志〉为证,推估不早於康熙41年,最迟不晚於康熙56年(1717).渡台禁令的讨论,至此有了重大的突破.其後,庄吉发〈清初人口流动与乾隆年间(一七三六~一七九五)禁止偷渡台湾政策的探讨〉引用此一见解.
    90年代以来,渡台禁令的形成,内涵及实施时间之探讨,论述呈现分歧的情况.一是否定康熙23年说,尤其是给照制度与不准携眷等禁令.如蔡秀娟对给照制度的实施时间略有修正,乃根据陈璸〈条陈台湾县事宜〉十二款中,第十二款「宜逐游手之徒,以靖地方也.」所言:「其未至而逐,则在宪牌申饬厦门,金门,铜山把口各官,於商船载客渡海,不得因有货物,便轻填上报单,须把口官逐名验有本地方官照票或关部照牌,方许渡载.至台湾把口官悉照原报单逐名验
    明,方许登岸.仍著本人带照单,照牌赴台湾所属该县印官验明记簿,以便安插查考.」故推论给照制度应在康熙41年以前,即已施行.此外,汤熙勇亦支持康熙41年说,唯似主张康熙23年有禁潮惠之民来台.
    一为承继旧说,即康熙23年颁布「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及相关禁令,然内容却出现变化.1999年,薛化元《台湾开发史》中,前项条例颁布时间,虽未言明,然称系清廷接受施琅建议,为继续统治台湾而制定,应是指康熙23年.书中「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内容,则与前人有所不同.略谓:
    ……将在台湾的汉人中与郑氏政权有关系者,以及在台湾没有妻室产业的人,或是犯「徒罪」以上者皆迁回中国大陆,又对中国大陆沿海居民入台,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
    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李筱峰《台湾历史阅览》,《台湾史100件大事(上):战前篇》.李氏指出,清初颁布「台湾编查流寓例」中,对移民台湾有三大禁令.
    另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对渡台禁令略而不提,或持保留的立场.如1996年,张胜彦等《台湾开发史》第四篇「清领时代」,并未论及渡台禁令一事.其後,周婉窈更进一步主张清代的台湾「无论渡台禁令之有无,松严」,确已成为汉人移民的天堂.周氏虽不否认有「禁无照渡台」及禁止携眷等规定,唯实施时间却仅称「早期」,「清朝统治初期」,而禁止粤民入台则无讨论.此一转变,似可视为学界对前人旧说的反省.
    由上可知,渡台禁令相关讨论中,禁令内容本身,除禁止粤民入台一事,争议较多外,给照制度与严禁无照偷渡,不许携眷等均为学界所认同.禁令始於何时,大致上以康熙22或23年为多,起源康熙41年及57年,则是1980年代以後所形成的看法.1990年代後期,则对渡台禁令有所怀疑.至於论者所运用的史料依据主要有:
    一,源自於《六部处分则例》之「台湾编查流寓」.目前所知,应为伊能嘉矩最早引用.内容包含清查台湾现住人口以及相关罚则,而同时附带渡台三禁条文.其後,学者所徵引用者,包括「台湾编查流寓例」,「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则例」,「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等不同史料,但多未详记出处,内容亦呈现不少歧异.或与伊能类似,或仅含「渡台三禁」,或记人口清查及相关罚则.颁布的时间,大抵以康熙22年
    或23年居多.
    其二,伊能嘉矩「渡台三禁」说,详记源於《六部处分则例》之〈台湾编查流寓例〉,解释亦丰富,因此学界每多加以引用,进而申论对台湾土地开发及人群分布的影响.而庄金德二文,所徵引之「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虽欠缺原典佐证,却成为讨论清代台湾政经社会文化变迁,最常引用的论说.此外,藉由《靖海纪事》,《台湾使槎录》及相关台湾方志等载记,「渡台三禁」被指称与施琅的建议有关.其中,禁粤民入台一事,尤其如是.1980年代初,史料的运用愈加多元.学者尝试从《实录》,《会典》及时人记录中,重新釐清渡台禁令.因此,「渡台三禁」真实性受到强烈的质疑,或强调「渡台三禁」是基於事实发展所需,逐渐形成的禁令.
    晚近以来,渡台禁令的解读,新旧之说,各擅胜场.同时,「渡台三禁」颁布的时间,长期以来,多以康熙22或23年居多,但较欠缺史料佐证.相对而言,康熙41年或57年新说法,虽尚待考验与检证,似有较充分史料支持.而著重清代台湾开发实态,而不强调渡台禁令的存在与否,似乎是新的研究趋势.
    
    三,清代官书有关渡台禁令的记述
    
    如前所述,学者讨论渡台禁令时,最常引用者,为《六部处分则例》之〈台湾编查流寓〉.因此,查考《六部处分则例》及相近官书,以明史料来源与内容,有其必要.其次,渡台禁令属清初治台政策重要的一环.此事涉及户部,兵部,刑部等相关的施政.因此,拟将从记录国家重大施政,政治法规,及典章制度之《会典》,《会典事例》等官书中,检视渡台禁令相关记述,以明其间演变.以下就清代官书中相关记述,加以排比说明.
    (一)《吏部则例》与《六部处分则例》
    渡台禁令相关徵引史料中,自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以降,源於《六部处分则例》之「台湾编查流寓」为学界最常引依据.为考察其史料来源及内容,《六部处分则例》的渊源与性质,有其说明之必要.
    《吏部则例》是清代查核各级官员,办理官员升迁,奖惩等有关事务的规定.其中,包括铨选满,汉官员则例,满,汉官员品级考和处分则例三大部分.其资料来源,主要是皇帝谕旨,臣工条奏及办事成案等,及参考《大清会典》及有关《则例》政书.处分则例(亦称六部处分则例)是关於官员自身的任职和管理刑名,钱谷事物的条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门,各门之下又分若干条目,也是《吏部则例》中,份量最多的.同时,为因应实际需要,自康熙朝
    以来,《吏部则例》经十馀次大修.
    目前,笔者所见及之《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五十二,系沈椒生,孙眉山於同治8年(1862)校订之《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光绪13年(1887)重修版.卷前附有道光23年奏书一件,及纂修职名文孚等104人.因此,研判此书应为沈,孙二人据道光4年(1824)及23年(1843)版《钦定吏部则例》,将其中处分则例部分,加以校勘增补而成.该书卷二十,户口,载有「台湾编查流寓」,计有清查台湾流寓人口依据,商船管制办法及汉人不得娶番妇等等三条,并未注明施行时间(见表二).每一条末均详记官员惩处标准.其中,学界最常引用者,原条文如下: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室产业情愿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即移知原籍,申报台湾道稽查,仍报明督,抚存案.如居住後,遇有过犯罪止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若犯该徒罪以上,不论有无妻室产业,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倘州县官不即递送,失留一二人者,罚俸九个月,三名以上,罚俸一年,五名以上,降一级,留任十名以上,降一级调用(俱公罪),若任令奸宄流寓丛集滋事者,题参革职(私罪)
    恩桂,薛鸣皋等纂修《钦定吏部则例》(道光23年版)卷之二十,户口,亦有相同记述.由此可知,「台湾编查流寓」中,似无渡台限制之三禁等条文,亦未有明确施行时间.
    《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中,与「台湾编查流寓」第一条相近者,应属雍正8年(1730)所定,以妻室,产业之有无,决定住民去留,而有妻室产业者,若犯歃血定盟,强盗窝家,谋占番田,包揽偷渡等罪刑,处以斩绞军流等刑,或逐令过水等.(见表二)其後,乾隆16年(1751),除强调有妻室产业者,「至犯徒罪以上,及奸盗诈伪,恃强生事,扰累地方者,审明之日,一概押回原籍治罪,
    不许再行越渡」,地方官员倘不即递逐,将以议处.(见表二)
    嘉庆5年(1800),进一步规定:留台住民管理办法,以及地方官员未依规定递逐罪犯,押回原籍治罪,依人数多寡,处以罚俸,降级等不同惩处.此一条文,与「台湾编查流寓」最相近,或者是「台湾编查流寓」第一款所由本.
    再者,「台湾编查流寓」第二款内容,则应是乾隆2年(1737)议准之办法摘要.因此,可以作如此的推估,「台湾编查流寓」是清代针对台湾住民管理,及官员考核的办事条例.非一时间所形成,乃因应现实需求而不断增修,似无可能在康熙22年或23年,即已制定实施.
    (二)渡台三禁之相关记述
    学界论及渡台禁令,多主张禁令三项,即渡台者需有照票,禁无照偷渡,不许携眷及禁粤民入垦等.兹以官书为主,兼及其他载记,分别叙述以下:
    1. 给照制度及禁无照偷渡
    关於给照制度,《会典》《大清会典》记载最多,《实录》亦有若干条.其中,康熙一朝,给照办法及相关防范措施,记载尤多.(见表三)《吏部则例》卷之三十九,兵,海防,载有「过台给照」条,其中一款谓:「一,内地民人往台湾者,该地方官给与照票,由厦门厅盘验出口,如地方官有滥给照票,一次者罚俸六个月,二次者罚俸一年,三次者降一级留任,四次者降一级调用(俱公罪).」其馀五款,著重各项查缉偷渡不力的罚则.
    给照制度的施行,继而引发无照偷渡问题,从康熙朝起即有记载,乾隆朝尤多.不仅详载偷渡方式,路径及如何规避官方查缉外,同时,亦可发现清廷试图透过重罚吓阻偷渡歪风.此外,以重赏重罚的措施,要求地方官员加强透过事先防范与事後严查.(见表三)
    2. 不准携眷
    相关官书记述中,提及不许携眷,或以雍正5年(1727),户部议复闽督高其倬奏疏称:「旧例:闽粤人民往台垦殖者,所有妻眷一律不许携带,只许只身在台,而全家仍住本籍.」目前所知,最早记载严禁内地妇女渡台限制,为康熙56年所修《诸罗县志》〈杂记志〉谓:「男多於女,有村庄数百人而无一眷口者.盖内地各津渡妇女之禁既严,取一妇,动费百金.」显然,康熙56年以前,内地妇
    女渡台已遭禁止.由此可见,渡台者不许携眷的规定,在此之前即已存在.至於,明确的实施时间,由於史料缺乏,尚难得知.
    3. 禁止粤民入台
    笔者所见及之官书中,似无有关记述.禁止粤民入台一事,历来学者多主张出於施琅的建议.从前人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学者所根据的材料主要有二:其一,康熙24年(1685)3月,施琅之〈论开海禁疏〉(或称〈海疆底定疏〉)一文中,有「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等语.其二,黄叔璥,《台湾使槎录》中,有「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民乃得越渡.」
    
    四,渡台禁令史料运用的再检讨
    
    从渡台禁令相关论著中可以发现,使用的史料,主要包括「台湾编查流寓」及「渡台三禁」相关史料等.其次,就史料的来源,一为注明史料出处,一为未见出处,或辗转引用,交代不清.因此,以下分就史料来源与内容的辨析,及相关论述形成的可能原因,加以讨论.
    (一)「台湾编查流寓」及相关史料运用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最早引《钦定六部处分则例》所载:「台湾编查流寓」析明渡台禁令的原委.其中,伊能强调「台湾编查流寓」附记限制渡台禁令三条.经查目前所见及之《钦定吏部则例》,《钦定六部处分则例》所载「台湾编查流寓」,及相关「过台给照」等内容,并无此三条,或相近意义的语词.史明指出条文出於《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20,遍查该卷所收录则例,亦无发现.戴炎辉则超越前人,详细交代来源,条文内容亦属正确.惜未附版本,出版时地等详细资料.至於,三人所称康熙22年所颁布一事,上述诸书中,似无记载.再查阅《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雍正朝《大清会典》及嘉庆,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等官书,均无相关记载.实际上,康熙22年施琅平台後,即发生台湾弃留争议,直到23年5月间,清廷始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因此,似无可能在此时颁布此一条例.吾人以为,应是台湾移民渐多,政府难以控管情况下,才可能陆续制订此类规定.配合上一节的讨论,「台湾编查流寓」的制定,更
    不至於清领之初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伊能嘉矩之说,影响日後台湾史研究甚深,学界最常引述其说法为佐证.
    再者,徵引史料而未注出处者,自庄金德「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新史料提出後,相继有「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则例」,「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等出现.另一可能是,利用前人研究成果,未进一步查阅原典,即行引用.又,考其内容所述,又多与「台湾编查流寓」相近似,是否为出於同源,或有并未将书名与书中所载则例全文照录,或另行删节,增补等问题,值得再深究.至於,徵引相同则例,内容有明显不同者,或确系另有所本,基於提升
    台湾史研究的立场,更应该公诸於世,以飨学界.
    由上得知,学者讨论渡台禁令多引用「台湾编查流寓」,不乏以伊能嘉矩之说为本,然未深究其史料来源,迳以为定论.而引用相似史料者,却又未能注明出处,乃使後进者无法无由查考.类此现象,对台湾史研究基础研究的扎根,进而提升与茁壮,毋宁是一大障碍.
    (二)「渡台三禁」相关史料运用
    「渡台三禁」一说,就目前所知,亦似以伊能嘉矩较早提出,并主张是在康熙22年制订.要点包括:渡台者需领照单,禁止无照偷渡,不许携眷及禁止粤民渡台等.其後,援引者亦有康熙23年之议.不过,笔者赞同邓孔昭所言,是後人对清廷有关禁令的随意概括,而不像是当时具体规定的条文.同时,相关官方文书中,亦无类似记载.再者,无照偷渡,携眷及粤人来台三事,对清廷治台的影响,各有不同.治台之初,清廷势难短期间掌握,而制订如此完整的禁令;待来台移民日多,与治台政策有所冲突,才可能立规例加以防范.
    就渡台者需领照单及禁止无照偷渡而言,80年代以前,立基於伊能嘉矩及前人研究成果,多主张康熙22,23年.就其实情,施琅平台後,台地「伪文武官员丁卒,与各省难民相率还籍,近有其半」,开垦之事,陷於停顿,而有「人去业荒」之虞.康熙23年,诸罗县知县季麒光亦有同感.谓:「台湾自伪郑归诚以後,难民丁去之,闲散丁去之,官属兵卒又去之,虽时有授尘附籍之人,然重洋间隔,闻多畏阻而不前.」因此,建议当局招集丁民渡台移垦,以使台湾「人民汇集,抑且野无旷土,田赋日增,国势军需有攸赖矣.」康熙29年(1690),台湾知府蒋毓英到任,所见之情形仍是「井里萧条,哀鸿未复,乃安抚番,召集流亡,访询疾苦」.故清领台之初,即颁布禁令限制人民来台,似无可能.迨台地「由内地迁徙而居於此,为士,为农,为工贾者,云集影附,无待议招矣.」而且「奸宄之徒,潜踪匿影於其中,每每不乏也.」严格查核渡台者及防范私自潜渡者之议始兴.
    1983年间,学者依据《实录》所收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之议,提出康熙57年起,清廷始规定给照制度及严禁偷渡.此种见解,邓孔昭有进一步的申论.邓氏据陈璸〈条陈台湾县事宜〉,周元文〈申禁无照偷渡客民稿〉以及前述《实录》所记,说明最早在康熙41年,民人需取得照单,始可入台.至康熙57年,往来台湾之人,需取得地方照单,方可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至此,渡台限制及禁止无照偷渡的禁令,方才确立.
    笔者以为,从《会典》所记,康熙23年开放海禁即规定:入洋贸易者,需取得该地方官印票,经守口官员查符,方得出入贸易.渡台者需有地方官照票的规定,应在此时即施行.而非邓孔昭所言,始自康熙41年,才出现是项限制.唯冒名顶替,假冒水手者众,出入关口无从查缉,因此,陈璸主张严加查核渡台者原籍地方官照票.康熙50年(1711)3月,台湾知府周元文提出〈申禁无照偷渡客民稿〉,除强调无照偷渡日愈猖獗,查缉不易的严重事实外,更建议严格核发照单,以遏止偷渡之风.此一建议,引起清廷高度关切.故康熙51年(1712)重申渡台者需取得原籍地方照票的规定,并对查核不实,给照浮滥之地方官员,予以不同的惩处.直到康熙57年(1718),给照制度及严禁偷渡的禁令确立,官员民人遂有所遵循.因此,雍正8年,一面透过给照制度管制来台移民,一面针对在台湾流寓之民,加以清查.原文谓: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者,应逐令过水,交原籍收管.其有妻子田产者,如犯歃血定盟诱番杀人,捏造匿名揭帖,强盗窝家,造卖赌具,应拟斩绞军流等条,除本犯依律例定拟外,此内为从罪轻之人,并教唆之讼师,均应审明逐令过水.其越界生事之汉奸,如在生番地方谋占番田,并句串棍徒包揽偷渡,及贩卖鸦片者,亦分别治罪,逐令过水.
    其次,不许携眷禁令的形成,张菼以为至迟在雍正5年,据是年户部议复闽督高其倬奏疏称:「旧例:闽粤人民往台垦殖者,所有妻眷一律不许携带,只许只身在台,而全家仍住本籍.」研判不许携眷一事,应自清领之初即有.目前所知,最早记载严禁内地妇女渡台限制的提出,是邓孔昭据康熙56年所修《诸罗县志》〈杂记志〉谓:「男多於女,有村庄数百人而无一眷口者.盖内地各津渡妇女之禁既严,取一妇,动费百金.」认为康熙56年以前,内地妇女渡台已遭禁止.由此可见,渡台者不许携眷的规定,在此之前即已存在.至於,确切的实施时间,需从相关史料再仔细查考,才能突破.
    至於,禁止粤民入台一事,学者多主张出於施琅的建议.然考察其根据的史料,主要有二种.其一,康熙24年3月,施琅之〈论开海禁疏〉(或称〈海疆底定疏〉)一文中,有「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等语.经查该文内容,并无此段文字.其二,黄叔璥,《台湾使槎录》中,有「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民乃得越渡.(引自〈理台末议〉)」.事实上,康熙25,26年间,粤人即在台南一带垦殖,因地多为闽人所占,乃转往下淡水溪东岸拓垦.进一步而言,此一禁令是施琅建议,并经清廷议准实行,《靖海纪事》或应有所反映;而重大禁令的形成与改变,《实录》,《会典》,《大清会典事例》等亦应收录.不过,上述各书却无任何相关记载.再者,既然有粤民入台之禁,那麼,何时弛禁 一如雍,乾年间的搬眷,光绪元年解除入台之禁.且既然是既定禁令,何以施琅殁,即「渐弛其禁」 目前,所能掌握的资料中,亦无记载.〈理台末议〉之言,未必不可信,独缺其他官书史料的佐证.
    禁粤民入台一事,在相关研究论著中,研究者似多未从原典入手,仅据前人研究成果即据以为论断.虽然清代官书中对此问题未有相关记载,并不足以证明无此事实存在,但在讲求史料论证的史学范畴中,在未得到确切证据之前,似应谨慎从之为宜.
    综上所言,从渡台禁令相关史料的运用得知,屡被引用的「台湾编查流寓」,内容与《六部处分则例》有所出入,尤其是「渡台三禁」记载.至少,在笔者能力范围之内,有此种情形.台湾史学界对「渡台三禁」相关内容的讨论,无论起源於康熙23年,或因施琅之建议,或禁粤民入台与施琅有关等,似又缺乏史料的佐证.基於渡台禁令影响清代台湾发展至深的观点,面对此一课题,引述前人研究成果之馀,似有必要重新回归原典,检视相关第一手史料,釐清渡台禁令的起源及内涵,乃当务之急的工作.
    
    五,结论
    
    有关清代渡台禁令,自日人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提出後,学界对此一问题,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不过,大多是建立在清初渡台禁令即已存在的前提下,著重於影响层面的分析,似较忽略禁令本身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的解读.
    渡台禁令的史料来源,主要是「台湾编查流寓」.以目前所见《六部处分则例》,《吏部则例》或相关官书中,并无相关类似记载.而始於康熙22年之说,亦缺乏有力的佐证.而相近似之「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等,却尚待原典的「出土」.再者,渡台禁令的起源和内容,就官书的载记,似乎无法支持全然始於康熙22或23年的说法,至少不许携眷,即是一例.至於禁止粤民入台,更无法从官书史料中被验证,而所能引述的史料却略显薄弱;学界亦逐渐扬弃此一论述,然不少通史论著仍沿用之.换言之,就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尚未能全盘接受前人的说法.基於求真的精神,讨论清代渡台禁令,更应审慎为宜.
    以渡台禁令为例,吾人不难发现,过去的台湾史研究,的确存在著不少模糊地带,诸如沿用日人之说而未究其详,少有原典的追索与考证,甚或史料来源不明,史料传抄错误,乃至於扩大史料解释等等.无可否认的,以过去的研究条件,或有不得不然的困境存在.以今日之研究风气与环境,当可袪除上述障碍,而非一再沿袭旧说.
    虽然站在前人的成果上,能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但是放在史料的基础上,更能坚实我们的观点立论.基於提升台湾史研究,强化台湾史教育观点下,在积极发掘新史料,新领域之馀,重新检视前人的观点,重视基本史实的釐清与建构,应是台湾史研究发展过程中,刻
    不容缓的课题.
    
    表一:渡台禁令相关研究论著一览
    发表时间
    作 者
    论著出处
    颁布时间
    史料来源
    内 容
    1921
    连 横
    《台湾通史》卷三,经营志
    康熙22年
    康熙23年
    凡渡台者禁带家眷,而琅以请申海禁,不许惠,潮之人入台.
    赴台者不许携眷,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来.(施琅主张)
    1928
    伊能嘉矩
    《台湾文化志》中卷
    康熙22年
    《六部处分则例》台湾编查流寓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无产业者,应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室产业情愿欲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及移知原籍,申报台厦兵备道稽查,仍报名督,抚存案.若居住後遇有犯过,罪止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若犯该徒罪以上者,不论有无妻室产业,概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失察之官亦依轻重罚俸降级有差.其奸宄而流寓丛集滋事者,处以革职.)而同时附带之有关渡台之限制三禁:
    欲渡航赴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之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之稽查,依台湾海防通知之审验许之,潜渡者处以严罚;
    渡航台湾者,不准携伴家眷,既渡航者不得招致之;
    粤地(广东)屡为海盗渊薮,以其积习未脱,禁其民之渡台.
    1954
    郭廷以
    《台湾史事概说》
    康熙23年
    《台湾府志》
    来台者需有官府印单,不得自由往来.
    不许携带家眷,只准只身前去
    施琅「严禁惠中潮惠之民,不许渡台」.惠潮之地,数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
    1962
    1980
    史 明
    《台湾人四百年史》
    康熙22年
    《六部处分则例》,卷20,台湾编查流寓则例
    内地商民来台贸易者,需由台厦兵备道查明,并发给路照,出入船只需严格检查.偷渡者严办,偷渡之船户及失察之地方官,亦照法查办.
    渡台者不得携带家眷,已在台者不得携眷来台.
    潮州惠州之地,为海盗渊薮,积习未脱,其民禁止来台.
    1963
    戴炎辉
    〈清代台湾乡庄之社会的考察〉
    康熙23年
    《六部处分则例》卷20,户口,台湾编查流寓
    伊能嘉矩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而有妻室,产业者,仍严予监视.以後犯徒罪以上,亦押回原籍,不许再行越渡.
    新渡台者则严予稽查,又不准携眷;即已在台者,亦不得搬家眷.
    1964
    庄金德
    〈清初严禁沿海人民来台始末〉
    康熙22年
    康熙23年
    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
    (施琅建议)
    施琅〈论开海禁疏〉
    流寓台湾的人民,没有妻室产业者一概逐回原籍;有妻子产业,愿继续居住台湾者,可以报名存案,但是犯徒罪者一律押回原籍治罪.
    欲渡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64
    陈绍馨
    《台湾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
    康熙23年
    流寓台湾之无妻室产业者,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有妻室产业者,移知原籍,并申报台湾道稽查.不许招致家眷.
    犯罪时,罪在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该徒罪以上者,押回原籍治罪.
    大陆人民渡台需领有照单,经台厦兵备道稽查,再得台湾海防同知验可,始许放行.不得携带家眷.严禁粤地人民渡台.
    1964
    王育德
    《台湾:苦闷的历史》
    康熙23年
    台湾编查流寓例
    单身无职业者逐令过水,强制遣返中国原籍地.对欲前往台湾者,设「三禁」严加限制.
    欲渡航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道(台湾方面警备司令部)(海军司令部)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66
    庄金德
    〈清廷对台湾实施海禁政策的经纬〉
    康熙23年
    施琅〈论开海禁疏〉
    渡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70
    张 菼
    〈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
    康熙23年
    康熙50年
    雍正年间(领台初即有)
    周元文〈申禁无照偷渡客民详稿〉
    实施入台之禁,限制移民入禁.
    渡台者须於原籍领照,无照者禁止入台.
    不许携眷.
    1971
    张胜彦
    〈台湾建省之研究〉
    康熙23年
    《六部处分则例》卷20,转引自《中原文化与台湾》
    第一,内地商民来台贸易者,须由
    台厦道查明发给路照;出入船只,严重检查,偷渡者严办,偷渡者严办,偷渡之船户籍失察之地方官,亦照法处办.
    第二,渡台者不得携带家眷,已在
    台者不得搬眷来台.
    第三,潮惠之地,为海盗渊薮,积
    习未脱,其民禁止来台.
    1973
    张炎宪
    〈清代治台政策之研究〉
    康熙23年
    康熙23年
    施琅《靖海纪事》
    禁止携眷入台
    严禁惠潮人民入台,其藉口仅为「潮惠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
    1974
    黄富三
    〈清代台湾的土地问题〉
    康熙23年
    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
    其禁令有二:一是海禁,…….所谓海禁是颁偷渡令,限制人民渡台;…….
    1976
    曹永和
    〈中华民族在台湾的开拓〉
    康熙23年
    陈绍馨
    寓台湾之无妻室产业者,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有妻室产业者,移知原籍,并申报台湾道稽查.不许招致家眷.
    犯罪时,罪在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该徒罪以上者,押回原籍治罪.
    大陆人民渡台需领有照单,经台厦兵备道稽查,再得台湾海防同知验可,始许放行.不得携带家眷.严禁粤地人民渡台.
    1977
    盛清沂,王诗琅,高树藩
    《台湾史》
    康熙22年
    康熙23年
    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回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子产业情愿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即移知原籍,申报台厦兵备道稽查,仍报明督,抚存案.若犯该徒罪以上,不论妻室产业有无,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
    复颁渡台禁令三条:
    欲渡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到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77
    集体编著
    《台湾丛谈》
    康熙22年
    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
    流寓台湾的人民,没有妻室产业者逐回原籍,有妻子产业愿继续居住台湾者,可以报名存案,但是犯罪者一律押回原籍治罪,同时订有三禁,限制内地人民渡台:
    渡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到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77
    林熊祥
    《台湾史略》
    康熙22年
    康熙23年
    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回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子产业情愿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即移知原籍,申报台厦兵备道稽查,仍报明督,抚存案.若犯该徒罪以上,不论妻室产业有无,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
    复颁渡台禁令三条:
    渡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到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80
    庄吉发
    〈清初闽粤人口压迫与偷渡台湾〉
    康熙22年
    康熙23年
    盛清沂等《台湾史》
    庄金德
    船只过台者必先领取原籍地方的照单,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潜渡者严处.
    内地商渔船只欲渡台地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由台湾海防同知查验批准.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禁止粤民渡台.
    1981
    黄富三
    〈清代台湾之移民的耕地取得问题及其对土著的影响〉
    康熙22年
    康熙23年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则例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
    流寓台湾无妻室无产业者逐回原籍;其有妻室产业愿留台者,移知原籍申报台湾道稽查;犯该徒罪以上者押回原籍.
    颁布三项规定限制人民来台:
    第一,欲渡船来台者,在原籍申请
    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之稽查,台湾海防同知验可,始得放行.
    第二,渡台者不许携眷,已在台者
    亦不许招眷.
    第三,以粤地为海盗渊薮,禁粤民
    来台.
    1982
    陈碧笙
    《台湾地方史》
    康熙22年
    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回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子产业情愿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即移知原籍,申报台厦兵备道稽查,……若犯该徒罪以上,不论妻室产业有无,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另亦有禁止携眷入台,及粤地为海盗渊薮,积习未除,其民禁止渡台等语.)
    1983
    刘妮玲
    《清代台湾民变研究》
    康熙57年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内地人民欲渡台,需要办理繁杂的出入境手续,首先申请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的稽核许可,再得台湾海防同知验可,然後从厦门放行出港,在鹿耳门接受查验登岸,入台时不得携带眷口,早期甚至不许潮粤人民渡台.
    1983
    庄吉发
    〈清世宗禁止偷渡台湾的原因〉
    康熙23年
    盛清沂等《台湾史》
    船只过台者必须取得原籍地方的照单,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以不得招致,潜渡者严处.
    1983
    张胜彦
    〈清代台湾汉人土地所有型态之研究〉
    庄金德,郭廷以
    严禁大陆人民偷渡来台,汉禁止汉人越界入土著区(当时称之为「番界」)活动.当然这两项措施随时代而有弛严之别.
    1983
    杨 熙
    《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
    康熙57年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通知沿海各省,凡往来台海船只一律在厦门盘验,一起护送.
    1985
    张明雄
    〈康熙年间清廷治台政策及其检讨〉
    康熙23年
    《王诗琅全集》
    流寓台湾的人民,没有妻室产业者逐回原籍,有妻子产业愿继续居住台湾者,可以报名存案,但是犯罪者一律押回原籍治罪,同时订有三欲渡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禁粤地居民渡台三项禁令.
    1987
    吴密察
    《台湾通史:唐山过台湾的故事》
    康熙22年
    康熙23年
    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
    无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回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子产业情愿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即移知原籍,申报台厦兵备道稽查,仍报明督,抚存案.若犯该徒罪以上,不论妻室产业有无,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
    复颁渡台禁令三条:
    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到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87
    施添福
    《清代在台汉人的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
    康熙23年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
    欲渡台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台湾海防同知查,始许渡台;偷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眷;既渡者,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之渡台.
    1988
    许瑞浩
    〈清初限制渡台政策下的闽粤人移民活动〉
    康熙22年
    〈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引自戴炎辉一书
    伊能嘉矩,庄金德
    无妻室,产业者而流寓台湾的游民逐回内地.
    欲渡台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台湾海防同知查,始许渡台;偷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眷;既渡者,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之渡台.
    1988
    邓孔昭
    〈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台湾和禁止赴台者携眷的政策及其对台湾人口的影响〉
    康熙41年
    康熙51年
    康熙57年
    康熙56年前(不早於康熙41年)
    陈璸〈条陈台湾现事宜〉清廷同意采行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诸罗县志》卷12,〈杂记志〉
    渡台者必须取得原籍地方官照票,无照者不得偷渡.(福建地方的禁令)
    内地往台湾之人,该县给发照单.如有地方官滥给往台湾照单,经该督抚题参一次者,罚俸六月,二次者,罚俸一年,三次者,降一级留任,四次者,降一级调用.如有良民情愿入台籍居住者,令台湾府县查明,出具印文,移付内地府县,知照该县,申报该道稽查,仍令报明该督抚存案.若台湾府,厅,县不行查明以致奸宄丛杂居住,经该督,抚查出题参,照隐讳例议处.
    凡往台湾之船,必令到厦门盘验,一体护送,由澎而台;从台而归者,亦令盘验护送,由澎到厦.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船只入官;如有哨船私载者,将该管官一体参奏处分.
    内地各津渡,妇女之禁既严.推测康熙56年以前,妇女渡台已遭禁止.而禁止携眷一事,不会早於渡台者需取得原籍地方官照票规定.
    1989
    庄吉发
    〈清初人口流动与乾隆年间(一七六三~一七九五)禁止偷渡台湾政策的探讨〉
    康熙41年
    邓孔昭
    禁止沿海居民偷渡台湾及搬眷过台.
    1990
    黄秀政
    〈清代治台政策的再检讨:以渡台禁令为例〉
    康熙23年
    陈绍馨
    流寓台湾之无妻室产业者,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有妻室产业者,移知原籍,并申报台湾道稽查.不许招致家眷.
    犯罪时,罪在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该徒罪以上者,押回原籍治罪.
    大陆人民渡台需领有照单,经台厦兵备道稽查,再得台湾海防同知验可,始许放行.不得携带家眷.严禁粤地人民渡台.
    1991
    陈亦荣
    《清代汉人在台湾地区迁徙之研究》
    康熙23年
    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也不得招致之禁.
    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
    1991
    林仁川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康熙57年
    《重修福建通志》
    凡往台湾之船,必令到厦门出入盘查,一体护送由澎而台.从台而归者,亦另一体护送由澎到厦出入盘查,方许放行.又往台之人,必由地方官给照,单身游民无照偷渡者,严行禁止.如有违犯,分别官民治罪.不许地方官滥给照票.如有哨船偷带者,将该管辖各官,分别议处.
    对粤籍人民,以其「素为海盗渊薮」,积习未脱,严禁渡台.
    1991
    许雪姬
    《先民的足迹:古地图话台湾沧桑史》
    渡台禁令
    无地方官发给执照者不准渡台,渡台者不准携眷,广东潮,会之民不准渡台.
    1994
    王秀铃
    〈清代台湾盗案之研究〉
    康熙23年
    康熙41年
    黄秀政
    邓孔昭
    大陆人民渡台时须领照单,经台厦兵备道稽查,再得台湾海防同知验可,始许放行.
    禁止偷渡,携眷.
    1994
    李筱峰
    刘峰松
    《台湾历史阅览》
    清领之初
    台湾编查流寓例(移民三禁)
    想渡航台湾者,必先於原籍地申请渡航许可证,并经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海防同知的审验核可,始可渡台.严禁无照偷渡.
    渡台者一律不准携带家眷,既渡台者,亦不得招致家眷.
    粤地为海盗渊薮,不准粤地人民渡台.
    1995
    叶振辉
    《台湾开发史》
    康熙23年
    渡台者须经批准;获准渡台者不得携眷,已渡台者,不得招致;潮,惠人民严禁渡台.
    1995
    汤熙勇
    〈论清康熙时期的纳台争议与台湾的开发政策〉
    康熙23年
    康熙57年
    黄叔璥《台湾使槎录》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禁惠潮之民来台.
    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
    1996
    许极炖
    《台湾近代发展史》
    领台之初
    台湾编查流寓则例
    对流寓者(移民)加以种种限制.对於独身无职的人予以「逐回过水」,及强制送返大陆原籍地.有妻室产业的,不准招致家眷,犯罪者则一律遣返.对於新移民则设下「三禁」.
    欲渡航者,必先在原籍地申请「照单」(许可证),经「分巡台厦兵备道」(台湾警备司令部)的审核,并经「台湾海防同知」(海军司令部)核对「照印单查验,人货相符」才准进港,严禁偷渡来台,违者重罚.
    渡台者一律不准携带家眷,既以渡台者亦不准回大陆接引家眷.
    粤地(广东东部)向为海盗巢窟,其住民仍有积习未改,不准其民渡台.
    1996
    陈孔立
    《台湾历史纲要》
    康熙57年
    禁止无照偷渡.
    1996
    刘正刚
    〈清前期四川和台湾移民政策之比较〉
    康熙23年
    《台湾省通志》〈人民志 人口篇〉
    欲渡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98
    邓孔昭
    〈清代前期关於台湾开发的一些不同主张〉
    康熙41年
    同邓氏(1988年)
    严禁偷渡.
    禁止携眷入台.
    1998
    蔡秀娟
    〈清代闽粤台偷渡人口问题之研究〉
    康熙41年
    康熙57年
    康熙56年前
    陈璸〈条陈台湾事宜〉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诸罗县志》
    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
    不许携眷.
    1999
    薛化元
    《台湾开发史》
    康熙23年
    台湾流寓编查六部处分则例
    在台汉人中与郑氏政权有关系者,以及在台湾无妻室产业者,或犯徒罪以上者迁回中国,对中国沿海居民入台,采严格限制措施.此外,颁布三条渡台禁令:
    欲渡船台湾者,先给原籍地方照单,经由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依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批准,潜渡者严处.
    渡台者不准携带家眷.业经渡台者亦不得招致.
    粤地屡为海盗渊薮,以积习未脱,禁其民渡台.
    1999
    李筱峰
    《台湾史100件大事》(上):战前篇
    康熙23年
    台湾编查流寓例
    严禁无照渡台.渡航台湾者,必先於原籍地申请渡航许可证,并经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海防同知审验核可,始可渡台.
    渡台者一律不准携带家眷,既渡台者,亦不得招致家眷.
    不准广东人来台,因清廷认为粤地为海盗渊薮.
    资料来源:
    连 横,《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卷三,经营志,台北,台湾银行,1962年,
    页61,152.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卷,东京,刀江书院,1928年,页770.
    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台北,正中书局,1954年,页96-7.
    史 明,《台湾人四百年史》,蓬岛文化公司,1980年,页129.(1962年日文版)
    戴炎辉,〈清代台湾乡庄之社会的考察〉,《台湾银行季刊》14:4,1963年,收於氏著,《清
    代台湾之乡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页274.
    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来台始末〉(上),《台湾文献》15:3,1964年9月,页2.
    陈绍馨,《台湾省通志稿》,卷二,人口志人民篇,台北,台湾省文献会委员会,1964年,页
    120.
    王育德,《台湾:苦闷的历史》(中译本),台北,自由时代,页68-9.
    庄金德,〈清廷对台湾实施海禁政策的经纬〉,收於中国文化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省文献委员
    会编,《台湾文物论集》,台中,中华大典编印会,台湾省为文献委员会,1966年,页97.
    张 菼,〈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台湾文献》21:1,1970年3月,页25-26.
    张胜彦,〈台湾建省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71年,页28.
    张炎宪,〈清代治台政策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73年,页15,30.
    黄富三,〈清代台湾的土地问题〉,《食货月刊》4:3,1974年6月,页79.
    曹永和,〈中华民族在台湾的开拓〉,台湾史迹研究会,《台湾史迹研究资料辑要》,台中,台
    湾省文献委员会,1976年,页225.
    盛清沂,王诗琅,高树藩,《台湾史》,台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页290-1.台
    湾史迹研究会汇编,《台湾丛谈》,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页377-8.
    林熊祥,《台湾史略》,台北,青文出版社,1977年,70-1.
    庄吉发,〈清初闽粤人口压迫与偷渡台湾〉,《大陆杂志》60:1,1980年1月,页29.
    黄富三,〈清代台湾之移民的耕地取得问题及其对土著的影响〉,《食货月刊》11:1,1981年1
    月,页20-21
    陈碧笙,《台湾地方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页98-9.
    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 9),台北,国立台湾师范
    大学历史研究所,1983年,页77-8.
    庄吉发,〈清世宗禁止偷渡台湾的原因〉,《食货月刊》13:7,8合刊,1983年11月,页29.
    张胜彦,〈清代台湾汉人土地所有型态之研究〉,《台湾文献》34:2.1983年6月,页20.
    杨 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台北,天工书局,1983年,页76.
    张明雄,〈康熙年间清廷治台政策及其检讨〉,《台北文献》直字74期,1985年,页44.
    吴密察,《台湾通史:唐山过台湾的故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页105-6.
    施添福,《清代在台汉人的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地理丛书第15号),台北,国立台湾
    师范大学地理学系,1987年,页36-8.
    许瑞浩,〈清初限制渡台政策下的闽粤人移民活动〉,国立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88年,
    页93-4,154.
    邓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台湾和禁止赴台者携眷的政策及其对台湾人口的影响〉,收
    於陈孔立主编,《台湾研究十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页252-254.
    庄吉发,〈清初人口流动与乾隆年间(一七六三~一七九五)禁止偷渡台湾政策的探讨〉,《淡
    江历史学报》第1期,1989年,页78-9.
    黄秀政,〈清代治台政策的再检讨:以渡台禁令为例〉,收於氏著,《台湾史研究》,台北,学
    生书局,1992年,页154-5.
    陈亦荣,《清代汉人在台湾地区迁徙之研究》,台北,私立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
    1991年,页15-17.
    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年,页56-7.
    许雪姬,〈满清统治下的台湾〉,见许雪姬,吴密察等编,《先民的足迹:古地图话台湾沧桑史》,
    台北,南天书局,1991年,页118.
    王秀铃,〈清代台湾盗案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页9-10.
    李筱峰,《台湾历史阅览》,台北,自立晚报,1994年,页78.
    叶振辉,《台湾开发史》,台北,台原出版社,1995年,页48.
    汤熙勇,〈论清康熙时期的纳台争议与台湾的开发政策〉,《台北文献》直字114期,1995年12
    月,页36-37.
    许极炖,《台湾近代发展史》,台北,前卫出版社,1996年,页46-7.
    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年,页136-137.
    刘正纲,〈清前期四川和台湾移民政策之比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1期,页89-90.
    邓孔昭,〈清代前期关於台湾开发的一些不同主张〉,《台湾研究集刊》,1998年第1期,页73.
    蔡秀娟,〈清代闽粤台偷渡人口问题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8
    年,页36-37,42.
    薛化元,《台湾开发史》,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页58-9.
    李筱峰,《台湾史100件大事》(上)战前篇,台北,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页47.
    表二:「台湾编查流寓」及其相关记述
    时 间
    出 处
    内 容
    不明
    《钦定吏部则例》(道光23年版)卷之二十,户,户口,台湾编查流寓条,页266
    《钦定重修六部处分则例》(光绪13年重修版),卷二十,户口,台湾编查流寓条,页448
    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令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室产业情愿在台居住者,该府县即移知原籍,申报台湾道稽查,仍报明督,抚存案.如居住後,遇有过犯罪止杖笞以下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若犯该徒罪以上,不论有无妻室产业,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倘州县官不即递送,失留一二人者,罚俸九个月,三名以上,罚俸一年,五名以上,降一级,留任十名以上,降一级调用(俱公罪),若任令奸宄流寓丛集滋事者,题参革职(私罪)
    商船到台,地方官照内地,设立十家牌,填注该商人姓名,籍贯,人口确数,作何生理,并每月取具并无招揽游民结状,申报上司查覈,如有招揽事发,商人等照例治罪,地方官降一级调用(公罪)台湾汉民不得擅娶番妇,违者土官,通事各杖九十,地方官降一级调用(公罪)
    雍正8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61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一,页1772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7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一,页14942
    一,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者,应逐令过水,交原籍收管.其有妻子田产者,如犯歃血定盟诱番杀人,捏造匿名揭帖,强盗窝家,造卖赌具,应拟斩绞军流等条,除本犯依律例定拟外,此内为从罪轻之人,并教唆之讼师,均应审明逐令过水.其越界生事之汉奸,如在生番地方谋占番田,并句串棍徒包揽偷渡,及贩卖鸦片者,亦分别治罪,逐令过水.
    乾隆16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61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页1789-90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76,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二,页14947-8
    一,凡台湾流寓之人,如有过犯,罪止杖笞以下,查有妻室田产者,照常发落,免其驱逐.至犯徒罪以上,及奸盗诈伪,恃强生事,扰累地方者,审明之日,一概押回原籍治罪,不许再行越渡.承审各官不行递逐,容留在台者,该督抚查参,交部分别议处.
    嘉庆5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97,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523-4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6
    奏准,台湾流寓有妻室产业良民,情愿入台籍居住者,令台湾府县,查明出具印文,移明内地原籍府县申报海道稽察,仍令报明该督抚存案.其无妻室产业者,均逐令过水,如有缘事到官,犯该徒罪以上,及一应奸盗诈儰,恃强生事,习为游荡,素不安分者,不论有无妻室产业,一概押令过水,分别发落,交原籍管束,不许再行越渡.如不行递逐,容留一二名者,将该管官罚俸九月,三名以上者,罚俸一年,五名以上者,降一级留任,十名以上者,降一级调用.该地方官不行查明,以致流寓奸宄,丛杂居住,聚众滋事者,题参革职.其因寻常事件到官,罪止杖笞,有妻室产业不能远离者,仍免其驱逐.
    乾隆2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508-9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2
    议准,过台商船舵水人等,令原籍州县官,将各该舵水年貌乡贯,填明照中,或因有事别雇,就地给单填注,取具船户行保甘结,汛口各官验明放行.台地各官,仿照内地设立十家牌,填注实在籍贯人口确数,并作何生理,遇有事故,一例开除.每月出具无招揽游民结状,报名所司查覈.如有违碍,一经发觉,将出结船户人等,照例治罪.不行实力稽查知地方各官,该督抚查明参送到日,照失察偷渡例,分别议处.
    表三:清代官书中有关渡台三禁记述一览
    时 间
    出 处
    内 容
    康熙23年
    《大清会典(康熙朝)》,卷99,兵部,海禁,页4985-86
    《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39,兵部,海禁,页8725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97,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490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88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29,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60
    康熙23年(1684)题准,山东,江南,浙江,广东各海口,除夹带违禁货物,仍照例治罪外,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
    康熙23年
    《清实录》5,《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17,页224
    今海外平定,台湾,澎湖设立官兵驻札.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应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硝黄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康熙51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97,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495
    《大清会典事例》,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89
    覆准,内地往台湾之人,该县给发照单.如有地方官滥给往台湾照单,经该督抚题参一次者,罚俸六月,二次者,罚俸一年,三次者,降一级留任,四次者,降一级调用.如有良民情愿入台籍居住者,令台湾府县查明,出具印文,移付内地府县,知照该县,申报该道稽查,仍令报明该督抚存案.若台湾府,厅,县不行查明以致奸宄丛杂居住,经该督,抚查出题参,照隐讳例议处.
    康熙56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507,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3648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29,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61
    康熙五十六年(1717)又覆准,渡海人民,必由地方官给照,守口官弁查验放行,若无照偷渡者,严行禁止.如有巡哨船私带偷渡者,将该管专辖官议处.
    康熙57年
    《清实录》6,《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7,716页
    议复:……至於台湾厦门,各省往来之船,虽新例各用兵船护送,其贪时之迅速者,俱从各处直走外洋,不由厦门出入,应饬明本省并咨明各省,凡往台湾之船,必令到厦门盘验,一体护送,由澎而台;从台而归者,亦令盘验护送,由澎到厦.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船只入官;如有哨船私载者,将该管官一体参奏处分
    康熙58年
    《大清(雍正朝)会典》,卷139,兵部,海禁,页8741-2
    覆准:凡往台湾之船,必令到厦门出入盘查,一体护送,由澎而台.从台而归者,亦另一体护送,由澎到厦,出入盘查,方许放行.又往台之人,必由地方官给照,单身游民,无照偷渡者,严行禁止.如有违犯,分别官民治罪.不许地方官滥给照票.如有哨船偷带者,将该管辖各官,分别议处.
    雍正3年
    《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39,兵部,海禁,页8741-2
    谕:伺候如仍将无照民人夹带船内偷渡者,发觉之日,朕必将该管总督提督等,一并治罪,该总督提督等,务竭力严禁.
    雍正7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97,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449-50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0
    议准,拏获偷渡过台人犯,问明从何处开船,将失察水汛及本地文武各官,照失察奸船出入海口例,罚俸一年.如文武衙门隐匿不报者,或被告发,或被上司查参,将该管之兼专文武各官,皆照讳盗例分别议处.
    乾隆元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97,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508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2
    议准,船户贪图获利,在沿海地方,私揽无照之人,装载偷渡过台,该地方文武官弁,失於觉察者,照失察奸船出入海口例议处.如有意隐匿不报,照讳盗例议处.
    乾隆2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508-9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2
    议准,过台商船舵水人等,令原籍州县官,将各该舵水年貌乡贯,填明照中,或因有事别雇,就地给单填注,取具船户行保甘结,汛口各官验明放行.台地各官,仿照内地设立十家牌,填注实在籍贯人口确数,并作何生理,遇有事故,一例开除.每月出具无招揽游民结状,报名所司查覈.如有违碍,一经发觉,将出结船户人等,照例治罪.不行实力稽查知地方各官,该督抚查明参送到日,照失察偷渡例,分别议处.
    乾隆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61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一,页1781-2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7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一,页14944
    一,闽省不法棍徒,如有充作客头,在沿海地方引诱偷渡之人,包揽过台,索取银两,用小船载出澳口,复上大船者,为首发边卫充军,为从及澳甲地保船户舵工人等知而不举者,俱杖一百徒三年,均不准折赎.其偷渡之人,照私渡关津律,杖八十,递回原籍.傥奸徒中途有谋害情事,人已被害身死者,将谋害之人,不分首从,俱照江洋行劫大盗例,拟斩立决枭示.如被害未死,将为首者比照强盗伤人例,拟斩立决,同谋之人,照未伤人之夥盗免死减等例,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地方,交与该地方官严行管束.虽未同谋下手,但同船知情不首告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船户私揽无照之人偷渡过台,将哨船偷载图利者,俱照此例分别治罪.至拏获偷渡人犯,讯明从何处开船,将失察奸船,及隐匿不报之文武官弁,交部分别议处.(乾隆五年定,其被害未死为从之犯,於乾隆八年,改发宁古塔等处给披甲人为奴.)
    乾隆13年
    《清实录》13,《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2,页303
    议准:奸民偷渡过台,一由内地客头之包揽,一由在台回至内地民人之接引.请凡拏获偷渡人犯,必先就客头,如官不能究出,罚俸一年,以供故删者革职.至在台民人欲回内地,必将情由及原籍村庄,呈明给照,关回原籍,台防同知查明,配船准回.事毕,由内地州县呈明,厦门同知验人照,配船回台.如招引多人偷渡,本人照客头例,发边卫充军;不请印照者,照偷渡例杖八十,逐回原籍;地方官滥给照票,照例参处.
    乾隆23年
    《清实录》16,《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59,页90
    逐水人犯,例应递回原籍,不令偷渡,近多递鹿耳门潜住,且有到籍後偷渡者.请嗣後令地方官将案由备文,差押台防同知查验,配船押递回籍,令本籍官文覆原递衙门存案.……
    乾隆26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508,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二,页3692-3693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30,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二,页13371
    奏准:内地民人无照偷渡台湾者,该地方官拏获人犯,详报该总督提督,讯明由何处出口入口,一名至九名者,将守口员弁罚俸一年,十名以上,降一级留任,二十名以上,降一级调用.其兵目澳保在本管汛地拏获者,毋庸给赏.如在洋面拏获偷渡人犯十名以上同船户客头并获者,赏银四两,每十名以上照数递加.如偷渡船只尚未出洋,别汛兵目澳保盘获者,减半赏给.所赏银两,即令地方官先行垫给,俟定案後於偷渡船只变价充公银内给还.守口员弁拏获一起,准其记功一次注册,积至十次者,查其平时居官果属才优,即量予拔擢.若非偷渡之人,而员弁兵役敢於妄拏,图功邀赏者,一经审出,即行严参,从重治罪.
    乾隆26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508,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二,页3693-3694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30,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71
    奏准,厦门为渡台之总路,而台属淡水厅及台湾,凤山,诸罗(今改嘉义),彰化四县琐辖各小港,均为进台咽喉,拏获偷渡人犯,究明由何处出口入口,将失察纵放出入之口岸员弁,一并严行参处.
    乾隆3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61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页1796-7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76,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二,页14950
    一,拏获偷渡过台客民,若上在陆路客店道路为登舟以前,客头船户客民,俱照本例减一等发落.如已登舟,无分大船小船,已未出口,将客头船户客民,及照偷渡本例治罪.若不法客头船户内,有积惯在於沿海村镇引诱包揽,招集男妇老幼数至三十人以上者,无论已未登舟,一经拏获,即将客头船户年力强壮者,发遣新疆给种地兵丁为奴,年老残废者,改发极边烟瘴充军.至拏获偷渡客民,务须研究沿海陆路在何村镇客店会集,将该处兵役澳甲地保客店人等杖七十.如有贿纵情弊,计赃从重论.兵役澳甲人等,能於客店聚集时拏获,及首报偷渡客民者,虽在本汛,亦按照拏获偷渡客民,计名给赏.若将并非偷渡之人,辄行妄拏,图功邀赏,及挟嫌吓诈情事,仍各照本例分别从重治罪.(道光六年,调剂新疆遣犯,将例内引诱包揽之客头船户,俱改发极边足四千里充军.二十四年,新疆遣犯,照旧发往,仍照援例.)
    乾隆3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97,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415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4
    覆准,拏获偷渡过台客民,必严究沿海陆路,在何村镇客店会集,将该处文武员弁,或系知情,或止失察,熙照水汛失察偷渡原例,分别参处.至沿海陆路文武员弁│,能於客店聚集时拏获,及首报偷渡客民者,虽在本汛,亦照拏获偷渡,按起奖励.若将并非偷渡之人,辄行妄拏,图功邀赏者,审实及行从重参处.)
    乾隆36年
    《清实录》19,《高宗仁皇帝实录》,卷885,页864
    台湾远隔重洋,民人往来,俱向地方官查给印照,俾汛口验放.……在台回籍者概免给照,……其南北一带口岸,不许内地船只往来之处,仍照向历严禁.自内地渡台者,均照定例给照盘验.
    乾隆37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61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页1782-4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76,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二,页14944-5
    一,闽省不法棍徒,如有充作客头,在沿海地方引诱偷渡之人,包揽过台,索取银两,用小船载出澳口,复上大船者,为首发近边充军,为从及澳甲地保船户舵工人等知而不举者,俱杖一百徒三年.遇有拏获揽载偷渡船只,将搭载大船及雇倩小船各船户,俱照客头例,分别首从治罪,船只变价充公.出具连环互结之船户,并原保澳甲,及开张歇寓之人,知情容隐者,俱杖一百,枷号一月,均不准折赎.其偷渡之人,照私渡关津律,杖八十,递回原籍.若将哨船偷载图利者,亦照此例分别治罪.傥奸徒中途有谋害情事,人已被害身死者,将谋害之人,不分首从,俱照江洋行劫大盗例,拟斩立决枭示.如被害未死,将为首者比照强盗伤人例,拟斩立决,同谋之人,照未伤人之夥盗免死减等例,发宁古塔等处,给披甲人为奴.虽未同谋下手,但同船知情不首告者,杖一百徒三年.至拏获偷渡人犯,讯明从何处开船,将失察奸船,及隐匿不报之文武官弁,交部分别议处.(乾隆三十七年改定,五十六年奏准.此项同谋之犯,改发回城为奴,已於嘉庆六年,将例文遵改.二十二年调剂新疆遣犯,将例内发回城为奴,改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咸丰二年,改为发往黑龙江为奴.)
    乾隆49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508,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二,页3701-3702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30,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73
    又奏准,台湾流寓民人,情愿回籍者,概免给照,准其自赴鹿耳门总口,将姓名年貌,在台湾在籍住址,告知船户,开列总单,由船户持交口岸员弁验戳挂号,随时放行.其南北一带口岸,不许内地船只往来之处,仍照旧例严禁不许私越.
    乾隆49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508,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二,页3702-3704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30,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73-4
    奏准,内地民人往台湾者,该地方官给予照票,由厦门盘验出口,其无照偷渡者,严行禁止.若拏获偷渡之人,详报该总督提督,讯系逸犯逃遣,问明沿海陆路在何处出口,何处藏匿,如知情卖放窝藏者,俱革职治罪外,其失察进口员弁,降二级调用,失察只身民人偷渡者,降一级调用,徇隐不报者,革职.该地方官能盘获逸犯逃遣,每一名准予记录两次,拏获携带妻子脱逃者,每一起准予加一级.其兵目澳保能将偷渡各项人犯在洋拏获,讯明属实,即将船只货物赏给兵丁,以示鼓励.其有照商船,因风漂泊到岸者,验明牌照,立即放行,如有兵役藉端需索,将该管官降二级调用,兼辖官降一级调用.傥有积惯船户客头,在内地沿海小港,揽载图利,致奸民私越出洋,地方官能拏获者,即照拏获逸犯逃遣之例议叙.如不实力查拏,照偷渡之例查议.至官兵因公差委,将所乘船只偷渡无照人等,专管官知情者,革职提问,不知情者,革职,兼辖统辖官不行提报,均降一级调用,总兵降一级留用,提督不行题参,罚俸一年,总督不行题参,交吏部察议.
    乾隆53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97,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4521-2
    覆准:台湾每多偷渡,不如明设口岸,以便商民,将八里坌对渡五虎门,一体开设,另淡水同知就近稽查船只出入,即行挂验.……
    乾隆54年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508,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二,页3704-5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30,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74
    议准:各处海岛,惟有於闽省漳泉各地盗犯出没之处,设法禁止,严行稽查.饬令该地方关於给照票时查明人数,并取具地邻甘结,方许给票.俟回船缴照时,傥有人数短少,年貌不符者,若系病故淹毙,即令同船之人,出具切实甘结.其无故不回,准令地邻出首,将来盗案破时,若有同票之人在内,即将同船出结者,及原出甘结又不禀首之地邻,一并分别治罪.至船只出口时,务令各弁兵按照查验,如所载之人,较照上人数浮多,即将船只扣留,移交地方官察明严办.如守口弁兵不实力稽查,甚或私行卖放,一经发觉,务需审明该犯於何年月日在何处口岸偷漏出口,即将该弁兵治罪,并将不行觉察之上司从重议处,该管上司自行查出者免议.其沿海各省给予照票及口岸稽查,俱照此办理.
    乾隆54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508,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二,页3706-7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30,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74
    奉旨,沿海小港,查禁既严,凡有搭载前往台湾民人,非由正口,无从径渡,恐不特胥吏兵役等从中多索钱文,及守口文武员弁,亦难保无通同染指,是私渡之弊,或可禁绝也,而勒掯卖放之端,即由此起,总在该督抚及台湾道镇等,督饬守口文武员弁,实力稽查,随时严密.若查出胥吏兵役人等婪索私放,即行严办示惩,不得视为具文,久而生懈.自此立定章程之後,再有多索搭载船租饭食银两,故意刁难,及得赃放行私越海口诸弊,为该督抚及道镇等是问,不仅将海口文武员弁从重治罪已也.
    乾隆60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61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页1818
    谕:向来台湾拏获偷渡人犯,将首犯拟遣并在海口枷号,俟续有拏获人犯枷示後,再行释枷发遣.此等偷渡为首之犯,既经问拟发遣,若俟续有获犯,始行释枷佥解,设日久无获,将待何时为止,不足以示惩儆,未为允协.嗣後台湾拏获偷渡为首之犯,著枷号海口半年,满日即行发遣.
    嘉庆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6
    奏准,拏获偷渡过台人犯,问明何处开船,将失察口案官,无论名数多寡,系携眷渡台者降二级调用,系只身偷渡者降一级调用,如口岸各官隐匿不报,照讳盗例分别议处.
    嘉庆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6
    又准奏,逸犯逃遣窜入台湾,经口岸官拏获,每一名纪录二次,携带妻子脱逃之犯,全获者每一次加一级.
    嘉庆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96
    又奏准,逸犯逃遣藏匿台湾,失察之员弁,降一级调用,自行拏获者,照汛口官例议叙.
    嘉庆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30,兵部,绿营处分例,海禁一,页13377
    又奏准,台湾南北一带口岸,如有私越之人,将不行查禁之口岸员弁,罚俸一年.
    道光14年
    《文宗实录》
    一,禁偷渡以杜道源.伺候渡台民人,照例由地方官给票验放,台内管口厅员验收.私给照票者,照知情卖放例革职,口员照内地例参处.
    光绪元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76,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二,页14956
    谕:沈葆桢等奏台湾後山亟须耕垦,请开旧例一摺.福建台湾全岛,自隶版图以来,因後山各番社习俗异宜,曾禁内地民人渡台及私入番境,以杜滋生事端.现经沈葆桢等将後山地面,设法开辟,旷土亟须招垦.一切规制,自宜因时变通,所有从前不准内地民人渡台各条例,著悉予开除.其贩卖铁竹两项,并著一律弛禁,以广招徕.
    拙著,〈「台湾通史」教材中的分期问题〉,《历史教育》第5期,1999年12月,页10-13.
    吴文星,〈日治初期日人对台湾史研究之展开〉,《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第四届讨论会》(下),
    台北,国史馆,1998年,页1999-2026;张炎宪,〈台湾史研究的新精神〉,《台湾史料研究》创刊号,1994年,页77-80.
    王世庆认为所谓结首制是「兰人之法」或「兰人往垦之法」之说,因日本学者的误解长期以来,
    一直被误读为荷兰人拓垦土地制度.而从文献的整理中,「兰人」应为噶玛兰人,而非荷兰人.详见〈结首制与噶玛兰的开发—兼论结首制起自荷兰人之说〉,收於汤熙勇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七辑 下册),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页470-474.
    翁佳音认为荷兰时代台湾史研究,从日治以来,因档案译文与传抄的错误,名词翻译与解读误
    差,导致无法正确掌握近代初期台湾北部原住民,汉人聚落的分布,而影响北台湾的整体历史解释.详见翁佳音,《大台北古地图考释》,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1998年,页1-12.
    张菼,〈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台湾文献》21:1,1970年3月,页22-35;黄秀政,〈清
    代治台政策的再检讨:以渡台禁令为例〉,收於氏著,《台湾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页158-164页.
    连横,《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以下称文丛本),卷七,户役志,台北,台湾
    银行,1962年,页152.
    连横,《台湾通史》,卷三,经营志,页61.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卷,东京,刀江书院,1928年.引自江庆林等译,《台湾文化志》,
    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1年,页409.
    同前注.
    同前注,页409-410.
    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台北,正中书局,1954年,页96-7.
    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页96-7.
    陈绍馨,《台湾省通志稿》,卷二,〈人口志人口篇〉,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4年,页
    120.
    盛清沂,王诗琅,高树藩,《台湾史》,台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页290.
    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上),《台湾文献》15:3,1954年3月,页2.
    庄金德,前引文,页97.
    张菼,〈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页25.
    张菼,〈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页26.
    同前注.
    盛清沂,王诗琅,高树藩,《台湾史》,页290-1.
    张胜彦,〈台湾建省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71年,页28.
    陈碧笙,《台湾地方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页100-1.
    施伟青,《施琅评传》,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260.
    黄富三,〈清代台湾之移民的耕地取得问题及其对土著的影响(上)〉,《食货月刊》11 :1,1981年2月,页20.
    庄吉发,〈清初闽粤人口压迫与偷渡台湾〉,《大陆杂志》60:1,1980年1月,页29.
    庄吉发,〈清初闽粤人口压迫与偷渡台湾〉,页31.
    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台北,天工书局,1985年2月,页74.
    许瑞浩,〈清初限制渡台政策下的闽粤人移民活动〉,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年,页118.
    邓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台湾和禁止赴台者携眷的政策及其对台湾人口的影响〉,
    1988年6月29日至7月2日於国际台湾经济历史文学及文化学术会议论文,引自陈孔立主编,《台湾研究十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页253.
    邓孔昭,前引文,页253.
    陈璸,〈条陈台湾县事宜〉,《陈清端公文选》(文丛本第116种),页11.
    蔡秀娟,〈清代闽粤台偷渡人口问题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页35-36.
    汤熙勇,〈论清康熙时期的纳台争议与台湾的开发禁令〉,《台北文献》直字114期,1995年12
    月,页36.
    施伟青,《施琅评传》,1987年,页242-3.
    薛化元,《台湾开发史》,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页58.
    李筱峰,《台湾史100件大事(上):战前篇》,台北,玉山社,1999年,页47.
    张胜彦,吴文星,温振华,戴宝村,《台湾开发史》,台北,空中大学,1996年,页101-117.
    周婉窈《台湾历史图说(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
    页66.
    周婉窈《台湾历史图说(史前至一九四五年)》,页84.
    如黄昭堂,廖为智译,《台湾民主国》,台北,现代学术研究基金会,1993年(1970年日文本),
    页6;黄富三,〈清代台湾之移民的耕地取得问题及其对土著的影响〉,《食货月刊》11:1,1981年1月,页20-21;施添福,《清代在台汉人的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地理丛书第15号),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1987年,页36-8.
    如温振华,〈清代台北盆地经济社会的演变〉,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史研所硕士论文,1978
    年,页8;蔡渊洯,〈清代台湾的社会领导阶层〉,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史研所硕士论文,1980年,页42;李国祁,《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页6;陈其南,《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年修订版,页21-22.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清代内务府刻书目录解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年,页136;冯尔康,《清史史料学初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页66-7.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清代内务府刻书目录解题》,页135-144.
    书 名
    纂 修 者
    刻 本 时 间
    满州品级考一卷汉品级考五
    杜立德,明珠等
    康熙15年内府刻本卷附汉军品级考
    钦定吏部铨选则例五十八卷
    查郎阿等
    雍正12年内府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六十六卷
    弘昼,吴嗣爵等
    乾隆7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六十八卷
    傅恒,肃普洞阿等
    乾隆38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六十八卷
    阿桂,铁保等
    乾隆48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六十八卷
    保宁,吉纶等
    乾隆60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七十八卷
    庆桂,砥柱等
    嘉庆7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七十八卷
    瑚图礼,德瑛等
    嘉庆12年吏部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八十七卷
    文孚,清平等
    道光4年吏部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八十七卷
    恩桂,薛鸣皋等
    道光23年吏部刻本
    钦定吏部章程八十卷
    宝鋆,文祥等
    同治12年吏部刻本
    钦定吏部则例八十七卷
    锡珍等
    光绪12年吏部刻本
    沈椒生,孙眉山修,〈序〉,〈叙〉,《钦定重修六部处分则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辑,台
    北,文海出版社,页3-6.
    同前注,页7-19.
    《钦定重修六部处分则例》,卷二十,户口,台湾编查流寓条,页448.
    恩桂,薛鸣皋等,《钦定吏部则例》(道光23年版)卷之二十,户,户口,台湾编查流寓条,
    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页266.
    恩桂,薛鸣皋等,《钦定吏部则例》(道光23年版)卷之二十九,兵,海防,过台给照条,页
    468.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61,页943.
    周锺瑄,〈杂记志〉,《诸罗县志》(文丛本第141种),页292.
    黄叔璥,〈赤崁笔谈〉,《台湾使槎录》(文丛本第4种),页92.
    《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20,户口,所收录有:编查保甲,隐瞒秀女,外任旗员生子不豹,迷
    失幼童幼女,诬告原主子孙,混指家奴,投充满州人户,驻防营雇用汉人,旗下家人贩卖人口,娶部民妇女,奉天民人典卖子女,黔省印买子女,台湾编查流寓,卖赎为奴人犯,官媒私养妇女,买良为娼等16则.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15,页198-199.
    施琅,〈壤地初辟疏〉,《靖海纪事》(文丛本第13种),页67.
    季麒光,〈条陈台湾事宜文〉,陈文达,《台湾县志》(文丛本第103种),页227.
    同前注.
    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文丛本第113种),页337.
    陈璸,〈条陈台湾县事宜〉,《陈清端公文选》,页10.
    《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39,兵部,海禁,页8725.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吏部处分例,海防条,页6689.
    …应饬行本省并咨名省,凡往台湾之船,必令到厦门盘验,一体护送,由澎而台;从台而归者,
    亦令盘验护送,由澎到厦.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船只入官;如有哨船私载者,将该管官一体参奏处分.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7,页719.
    《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615,刑部,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一,页1772.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61,页943.
    周锺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页292.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译本),页142.
    
    
    作者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