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9.19)


    导读
    刘志峰:动迁是当前群众上访比较多的问题
    建设部部长解答商品房空置和房地产不良贷款
    民政部公布抗非社会捐赠帐目:接收40亿 分配32亿
    肖扬强调:“有罪则判,无罪放人”
    《前线》载文: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三类问题

    
    
    
刘志峰:动迁是当前群众上访比较多的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召开记者招待会,由建设部部长刘志峰介绍当前全国房地产工作基本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志峰说,在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和房屋拆迁中间,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中间,目前确实有大量腐败现象。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中央政府、中央纪委对这个问题都十分重视。我们要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行风建设,同时对腐败分子、腐败行为给予打击。
    
    关于拆迁问题,刘志峰说,动迁是当前群众上访比较多的问题,有些甚至引发了恶性事件。这个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尽快解决。
    
    刘志峰表示,因动迁问题而使上访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有的地方政府不顾当地的经济实力,盲目扩大城市建设和拆迁规模,造成拆迁补偿标准不落实,拆迁安置方案不落实。第二,有的部门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工作简单粗暴,擅用强制措施。第三,有的开发企业随便降低补偿标准。当然,这里我们也不能否认有极少数人通过拆迁漫天要价,很多城市都有这样一句话,“拆迁拆迁、一步登天”。
    
    刘志峰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拆迁安置工作的重要性,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二,要坚持量力而行。城市的建设规模、拆迁规模一定要和当地的财力和当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不要盲目扩大拆迁规模。有些地方政府个别领导为了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降低老百姓的拆迁补偿标准,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的。第三,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条例和建设部有关规定都很明确,拆迁补偿资金不到位、拆迁方案不落实不能实施拆迁。刘志峰说,对拆迁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和实施拆迁的单位要严格加强管理,对于违规拆迁,不依法办事的,要严肃查处。拆迁评估机构、实施拆迁的单位和实施拆迁的部门都要依法办事,如果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依法办事,比如评估机构按照拆迁单位或者拆迁人的需要任意评估,这样我们就要从资质管理的角度严加管理,甚至吊销它的资质。有些拆迁部门工作简单粗暴,甚至滥用强制手段,对这些人要进行教育,有些人则需要进行处理。第四,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当前拆迁上访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对于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些地方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我们建设部要总结地方的好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提出政策,也希望各地共同来加强研究,妥善处理好这样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来源:人民网
    
    
建设部部长解答商品房空置和房地产不良贷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召开记者招待会,由建设部部长刘志峰介绍当前全国房地产工作基本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问:根据一些报道,在中国最大的15个城市当中住房的空置率大于40%,而在最大的100个城市当中住房的空置率是33%。我希望刘副部长能证实一下。
    
    刘志峰说,关于房地产空置率的问题,国内空置率的指标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国外是这样的:全部可用住房或者其他商品用房出售和出租总量作为分母,把待售、待租的房子,包括新房,也包括存量住房作为分子,这样计算出空置率。中国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住房问题上是福利分配,低租金福利使用。推行住房商品化、市场化时间还不是太长,致使住房供应社会化程度还不高。
    
    刘志峰介绍,去年,全国城镇竣工了2500万平方米的住房,商品房的开发总量今年是2.85亿。商品房的竣工总量占当年城镇住房竣工总量的比例是39.8%。因此我也看到一些媒体报道中国住房空置率达到20%,甚至超过20%,有的城市达到30%,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是不科学的,是没有依据的。我记得到今年7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商品房空置9700多万平方米,竣工一年以内待销售的住房是5400多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建成一年以上到目前还没有卖出去,或者没有租出去的住房仅仅是4000多万平方米,它和新房的竣工总量相比,或者和存量住房相比,大家可以计算一下,目前空置的住房到底有多少。尽管这样,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重视,不能回避。
    
    刘志峰承认,目前,建立房产空置率指标体系还有难度,但是建设部和统计局商量,到今年年底公布的空置数字,指标体系要有所调整。我们努力把竣工一年以内的住房作为待销住房,竣工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的商品房作为滞销商品房,竣工三年以上的住房作为空置积压房。同时,要和有关单位合作,研究和国际接轨的住房空置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住房信息预报系统的数据采集和预警预报系统的建立工作。政府通过掌握这些数据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促使消费者、开发商进行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
    
    关于中国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不良贷款比例,刘志峰说,据我所知,房地产贷款总的来说质量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质量更好。从全国来讲,不良贷款率在0.5%左右。
    
    来源:人民网
    
    
民政部公布抗非社会捐赠帐目:接收40亿 分配32亿

    
    今年抗击非典社会捐赠款物达40.74亿元,截至目前,全国共分配社会捐赠款物32.45亿元。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18日公布有关社会捐赠的情况时表示,各级民政部门以对捐赠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管理、发放工作,确保了捐赠款物发放的公开、公正、公平。
    
    据统计,在全国接收的社会捐赠款物中,捐款23.12亿元,物资折款17.62亿元。其中民政部门接收14.94亿元,卫生部门接收14.73亿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地方红十字会接收6.36亿元,中华慈善总会和地方慈善总会(协会)接收1.96亿元,其他指定机构接收2.75亿元。卫生部、上海、北京、河北、内蒙古、广东、山东、山西、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接收捐款超过1亿元。
    
    杨衍银介绍,对剩余的捐赠款物,各地、各部门将根据非典防治工作的需要尽快作出安排,除直接用于防治非典外,还将用于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和灾区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
    
    民政部还宣布,将举行首届全国“爱心捐助奖”评选表彰活动和大型文艺晚会,以褒扬在社会捐助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来源:新华社
    
    
肖扬强调:“有罪则判,无罪放人”

    
    司法为民不是一句简单口号,它揭示了人民司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在8月24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您系统地提出了全面落实司法为民思想和要求的整体工作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司法为民思想,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肖扬: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是权益有保障、法制更完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为此,党的十六大专门就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人民法院担负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责任更加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工作指导思想,找准司法工作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整合点和着力点,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在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结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就要牢固确立司法为民的思想。司法为民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进一步揭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的本质特征,与我们以前提出的“公正与效率”法院工作主题和抓好审判工作、推进法院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三件大事,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指导思想,涵括了丰富的司法理念和司法原则。
    
    第一,司法为民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关键在于国家法律能否得到一体的遵从,国家法制是否完备、统一,司法裁判是否公正、高效,在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司法活动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人民法院自身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司法为民这个根本问题上没有解决好,不少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尚有很大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司法为民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从1930年代初期江西苏区红色政权时期算起,人民司法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优良的司法传统。我们明确提出司法为民的思想和要求,目的就是要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显示出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新的高度更好地发挥指导人民司法实践的巨大作用,开创人民司法工作的新境界。
    
    第三,司法为民是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价值取向。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于人民法院工作实际,提出“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现在,我们又提出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要求。“公正与效率”主题着重揭示了人民司法活动的职责特质和内在规律,而司法为民着重揭示了人民司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人民法院要通过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活动,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为当事人尽心竭力解难事,为法制建设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正是“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追求。
    
    总之,法官除了国家和公众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私利。人民法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司法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保证制订的一切工作方针、出台的一切改革措施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就不会脱离实际,就不会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背离,也才能更好地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历史重任。
    
    提出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对于各级法院都是一种自我加压
    
    记者:为实践“司法为民”的思想,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司法为民”23条具体措施等一系列举措,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人们关注的是这些举措怎样真正落实到实处。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有哪些部署?您对此有何想法?
    
    肖扬:为了能够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为民”23条具体措施落在实处,确保这些措施落实的整体效果,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指导意见》,逐条详细地阐述了基本目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并将下发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要求全国法院按照这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问题,针对司法大检查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制定本院落实司法为民、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具体措施。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人民代表了解我们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以更好地监督、支持各级法院落实这些措施,近期,我和几位副院长将分赴各地,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司法为民工作的意见,并向人民群众通报这次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的具体情况。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提出,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解释,在发布前,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以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前不久,本院制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就在《人民法院报》全文登载,并在网上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社会反响很好。
    
    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对于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内的各级法院,都是一种自我加压,既然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就要落实,就要兑现。目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国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要求,已经普遍行动起来,纷纷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了一些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例如北京三级法院在八个方面出台了50项司法为民的措施,浙江、内蒙古、吉林等法院也提出了各自的司法为民举措。通过这些措施,我相信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一定会落到实处,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能够把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审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
    
    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
    
    记者:在座谈会上您曾坦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法院工作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各种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请您具体谈一下,当前法院工作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不足?您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肖扬: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尚不健全,无论是法院自身在公正司法方面还是司法环境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法官素质不高,法律适用水平比较低,驾驭庭审能力比较差,不能完全胜任高度专业化的审判工作需要;一些法官审判作风不正,办事拖拉、态度冷漠、工作推诿、脱离群众,严重影响法院形象;一些法院对法官管理不严,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极少数法官徇私枉法,贪赃受贿,严重削弱了审判工作的社会公信度;一些法院往往难以有效抵御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和影响,导致国家司法权出现地方化倾向;在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上受到的干预不断增多,暴力抗法现象严重,无理缠诉十分普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屡禁不止。人民法院所遭遇的这些问题、困难和挑战,严重地损害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损害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而且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和统一性,阻碍依法治国的进程,动摇人民对法律的信仰、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已经引起党中央和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广大公众的密切关注。综而观之,当前影响人民法院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以及依法治国进程的问题,更是一个可能动摇党和国家政权基础以及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
    
    我认为,影响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所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所共同遭遇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各类矛盾、冲突和失范现象交织的情势下,各种纠纷尤其是民商诉讼的浪潮空前激增并涌向法院,人民法院由此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型案件,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各地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活动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失范甚至混乱,严重地影响了司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损害了司法行为的公正性。但是,尚需改善的司法环境,也给公正司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物质经济条件和法制环境下,依法治国观念尚未在全社会真正确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和信仰法律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权钱交易等社会不正之风尚未有效遏制,“有法不依”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全国法院大量积案中,有不少是当事人干扰和被执行人对抗所造成的;而对于当事人的无理缠讼、消极抵制乃至于暴力抗法行为往往束手无策,在全国范围内关于“抗法案”的判决,可谓微乎其微,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无形中助长了违法、抗法者的侥幸心理,纵容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在这种社会法制氛围下,司法活动中的种种问题势必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法院司法的公正和高效。
    
    从根本上来说,法院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诉讼制度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与审判工作规律和特点不相符合的问题,严重制约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判职能的充分发挥;严重影响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亟需通过改革,从制度层面消除影响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内部因素。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最高人民法院自1999年发布实施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来,经过全国各级法院的不懈努力,已经在人民法院内部为最终形成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审判运行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围绕《纲要》而推行的各项司法改革和相应措施,主要是针对审判方式和审判机制方面的改革,在实质上仍处于司法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渐进过程和起步阶段,法院体制深层次的改革尚需继续推进,真正能够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今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清理超审限案件,对于形成维护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机制,意义深远
    
    记者:最高人民法院强调提出清理超审限案件工作,是否意味着今后法院将更多地强调司法效率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关系的?
    
    肖扬:在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已经确立的今天,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以及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和法律预期愈加关注,人民法院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冲突的功能显著增强,从而对司法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社会经济关系急剧变化,诉讼的数量与新的类型与日俱增,人民法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审判压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效益的本质追求,要求司法机关通过公正高效裁判来有效地解决冲突和纠纷,减少和防止各种社会冲突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各种损失和浪费,从而对司法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司法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最高人民法院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在本世纪初,就前瞻性地提出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就是“公正与效率”。围绕这个工作主题,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司法体制改革和创新,以改革促公正,以改革促效率,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的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
    
    公正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任何司法效率都要以司法公正为前提,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提高司法效率。没有公正,效率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效率,公正就有可能失去固有的价值。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纠纷数量逐年激增,人民法院审判任务异常繁重,多种原因导致案件出现积压,有很多案件超过审限。为贯彻诉讼效率原则,缩短诉讼周期,及时、有效地平息纷争,防止迟来的公正和避免延误的正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经济运行的顺畅,最高人民法院将清理超审限案件作为全国法院的重要突出任务,并为此制定了《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全国法院强化审限意识,提高司法效率,既要积极清理旧存的超审限案件,更要防止出现新的超审限案件;明确要求全国法院实行审限警示、催办、督办和通报制度。同时,大力开展“积案清理年”,推广强化审限责任、集中开展清理积案和超审限案件统一行动等提高审判效率的好经验。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提出清理超审限案件的问题,要求11月前全国各级法院把各类积存的超审限案件清理完毕,是多年来清理超审限案件统一行动的继续,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涉诉群众从纠纷中解脱出来,使纠纷中的财产尽快进入正常的经营流转中去。这一举措,对于形成维护司法公正和效率机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强调“有罪则判,无罪放人”,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和司法文明的要求
    
    记者:对于清理超审限案件工作,您提出了“有罪则判,无罪放人”的原则。您是怎么理解这一原则的?
    
    肖扬:“有罪则判,无罪放人”,是针对一些刑事案件超审限,久拖不决,导致被告人被超期羁押的问题提出的。这一提法,实际上是对刑法确定的罪刑法定原则的一种通俗的阐释。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都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去认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则不能定罪处罚。此外,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也明确规定,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但是,现实中,一些固有的陈旧司法观念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对于证据不足的案件,宁肯违反诉讼程序导致案件超审限,也不敢无罪释放被告人。这种陈旧的司法观念是建立在“有罪推定”基础上的,这种做法严重侵害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违背了法律的规定。
    
    近年来,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工作,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坚持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1997年至2002年,共对不构成犯罪的11651名自诉案件被告人、17870名公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确保无罪的公民不受法律追究。我们强调“有罪则判,无罪放人”,旨在进一步强调依法审判案件、严格审限制度、切实保障人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司法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体现了司法文明的必然要求。
    
    我认为,审判工作中强调“有罪则判,无罪放人”,应当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依法审判原则。对刑事案件,必须坚决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切实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决不能借口打击犯罪的需要而违法办案。二是审判效率原则。在刑事审判中,如果审判效率低下、案件经常超审限,即使做到了实体公正,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和猜测,削弱惩罚犯罪的社会效果。“有罪则判,无罪放人”,不仅是对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广大法官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司法观念的有力促进,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长远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历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记者:从改革开放后不久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到1999年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再到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识的不断深化。您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对此有何感想?
    
    肖扬:我多年从事司法工作,可以说,见证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法制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建国之初,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惩罚各种反对和危害新生政权的犯罪行为,同时,也着手建立和完善新的法律制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过多年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司法制度不断完善,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发展很关键的时期;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为司法改革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认为,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司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正在探索研究的司法体制改革,就是要以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价值取向,着重围绕司法体制宏观结构的变革和司法机关内部的职能配置,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从体制上保证审判权的独立、公正行使,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公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学习时报》(第202期)
    
    
《前线》载文: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三类问题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性转换时期。如何理解这一重要转折?近日出版的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第9期,刊登了就此问题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的文章:《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章指出,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表现在: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特别是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雏形正在建立中、以间接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建立。
    
    但文章也提到,这与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三类问题:
    
    一是市场化改革中尚未突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有产权改革滞后问题、要素市场“双轨制”问题、按要素分配的实现机制问题、政府自身;
    
    二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的新挑战;
    
    三是改革主体本身的利益制约问题。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围绕促进“两个发展”,即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轴心。以“三化”即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采取以下协调推进方略:以搭建社会保障制度为“平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协调配套;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共进。
    
    来源:《北京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