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案件快递

"北大苗子"为何变成劫匪


    4月19日上午,四川省德阳市工商局,一个手持双枪的歹徒开枪伤人后劫车潜逃。德阳警方和武警部队全城搜捕,最终将其合围于该市龙井公墓。陷入重围的劫匪举枪自尽。

    随后警方在歹徒周俊家中搜出大量造枪工具,包括5张自己绘制的造枪图纸和一本关于造枪的书籍,这里很像一个地下造枪厂。从周俊留下的日记来看,警方推断其犯罪动机是对社会的极端仇视。

    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一个畏罪自杀者的人生下滑曲线令人深思。

    惊险追捕

    4月19日上午8时许,德阳市工商局的大楼里,几名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名形迹可疑的陌生男子,在盘问过程中该男子拔枪打伤了一人,随即逃出工商局。该局3名工作人员紧追出来,歹徒转身射击数枪,但因距离远没有射中。

    歹徒随即在该市绵远街口拦下一辆出租车,拉开车门用手枪抵住乘客并将其拖下车。"快开车!"歹徒用手箍住女司机林某的脖子,同时用枪抵住其腰部。见一辆奥迪车挡在前面,歹徒抬手对着奥迪又是一枪。

    一场大追捕迅速在全城展开,驻德阳的武警部队也出动了。上午9时12分,两名巡警在该市泰山北路发现了被劫出租车,迅速向这辆出租车靠拢。因害怕伤及人质,巡警不敢贸然逼停出租车。

    歹徒劫持出租车沿公路狂奔,最后驶到龙井公墓,他背起自己的大挎包逃进公墓。紧接着,数百名公安和武警完成了对墓区的包围,搜捕随即展开。10时15分,德阳武警支队反恐中队副中队长祝君带领3名战士搜寻时,发现了两个黑洞洞的枪口显露在树丛中。

    "你被包围了,快缴枪投降!"听到祝君的喊话后,歹徒表示:手机没电了,要借手机给老婆打个电话。他还绝望地哭喊道:"我没抢钱,你们要把我咋样嘛?"

    歹徒第三次提出借用手机未果后,用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一声枪响,他倒在地上,当场身亡。

    经检查,未发现德阳市工商局大楼丢失东西。畏罪自杀的男子名叫周俊,37岁,成都市新都区人,网上没有犯罪记录。警方从他身上搜出两把自制手枪,多枚自制子弹,背包里还有改锥、撬棍、电钻和便携式切割器等工具。警方称这些工具都是"江湖大盗"入室作案的"常规武器"。

    "北大苗子"落魄

    据周俊高中时期的一位语文老师介绍,周俊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一直很优秀。高中时每个学期的成绩几乎都是全班第一名,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是上北大的好苗子"。

    然而,由于考虑到家庭十分贫寒,弟弟还要读书,周俊放弃了考大学,而是选择了找工作。他经过精心准备后,参加了1988年的全省公务员考试,报考某区法院的法官。在争夺这个名额的众多考生中,他的成绩位列第一。

    邻居们都来祝贺周俊。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没被某区法院录取,名额被一个干部子弟顶替了。

    "怎样申诉都没有用!"周俊的妈妈说。周俊从此之后长期把自己"封存"在家里,天天看书,不说话,迷恋于武打小说等书籍,有时偶然在家里摆弄些枪械模型等。

    周俊的妈妈介绍说,经过亲人的多次劝导后,周俊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一家印刷厂当工人。印刷厂的一些同事是领导干部的子弟,经常受到特殊待遇,周俊就看不惯。

    "他们能吃新鲜的菜,我为啥不能吃?"一日在食堂吃饭,周俊看到炊事员给别人舀好菜吃,却给自己舀头天的剩菜,于是他发出责问。

    这句责问招来一阵劈头盖脸的打。"你也不看自己啥身份!"面对那群骂骂咧咧的同事,周俊委屈地哭了。

    紧接着周俊也找来了一些人,把打他的同事揍了一顿,这件事在厂里闹翻了天。厂领导立刻开除了周俊,并且破口大骂:要打架也不看看身份,就你家那种条件还闹事,不该挨打吗?

    周俊丢了工作后,曾经进入另一家印刷厂,但是和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又离开了,此后自己接点印刷的零活干,还帮人做阳台护栏、雨篷,勉强维持生活。

    "地下造枪厂"

    德阳警方搜查了周俊租的一套房子,发现房子就像一个"地下造枪厂",里面有一些制枪的工具,还有自制的子弹头、1发军用子弹、4发"五四"式子弹。同时,警方找到了5张周俊本人绘制的造枪图,以及一本关于造枪的书。其余物品多是江湖大盗的行头:开锁工具、改锥、镊子等。

    警方还在屋子里发现了周俊的一本黑色日记本,内容分为两大块,一部分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另一部分是"如何反侦查"。日记本中,周俊自述:他参加公务员考试,尽管是第一名,但没被录用;母亲做了一辈子民办教师,一直都没转正。他觉得社会对他不公,对他母亲不公。

    在反侦查的日记里,周俊把自己模拟成一些案件的主人公,谈论自己该如何应对侦查。

    "最懂儿子的还是妈呀!"周俊的母亲认为,他可能对自己遭遇的一系列"不公"一直怀恨在心,沉积多年的心理压力,是儿子试图报复社会并走上犯罪之路的原因。

    面对邻居的安慰,她责怪儿子"太偏激",不会释放心理压力,导致悲剧发生。

    从周俊留下的日记来看,警方推断其犯罪动机是对社会的极端仇视,此番行为极可能是伺机报复。他的时间除了用于必要的谋生活动外,后期更多的是用在了研究和制造枪械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连接

    莫让个人承受的不公演变成仇恨

    4月19日上午,在四川省德阳市工商局,一个手持双枪的歹徒开枪伤人后劫车潜逃,最终被警方合围,举枪自尽。从歹徒周俊留下的日记来看,他在公务员考试时成绩排在第一却被别人挤掉;在印刷厂工作时因为自己的平民身份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想争取一下自己吃新鲜菜的"权利"却因受辱打架而被开除。他对自己遭遇的一系列"不公"长期痛苦,可又无法释放,警方推断其犯罪动机是对社会的极端仇视,此番行为极可能是伺机报复。(《中国青年报》5月20日)

    因为自身的痛苦无法释放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报复社会,侵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公理和法律所不容。但从这个极端事例来看,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伤害。如果说潜规则的力量暂时是难以根除的,但我们至少应该尽力让这种不公所带来的伤害能够减小或消解,不应让它演变成对社会的仇恨。

    首先,应该充分估计到社会的转型可能引发诸多的社会矛盾和不公。在法制还不健全、社会透明度还不够的情况下,这种矛盾背后带来的不公,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是利益攸关的大事。中央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关注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心老百姓的公平和正义是不是可以实现。只有公平和正义可以实现,人们才会感受到真实的平等和幸福。所以,我们应正视现实存在的某些不公,而且要尽可能地缩小和去除这种不公,这是政府本身的责任。

    其次,在减少不公的同时,我们应该建立一套高效和负责的申诉救济机制。最初的公平没有能够实现,人们往往会寄希望于下一次,希望有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公正。但是如果一个人屡次对公平失望,他就很难建立起对社会的信任了。此时唯一能够挽回信任的就是申诉救济机制。在周俊的事例里,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可是名额却被一个干部子弟顶替了。他申诉了,可"怎么申诉都没有用"。这种申诉救济机制的缺位和无能,实际上又给受害人的伤口撒了一把盐。权利依赖于救济,公正的实现也依赖于救济。人们通常说,"还我一个公道",正是渴望救济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保障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再次,社会应该关注"不公"现象,建立一种受害者情感的宣泄渠道,并给予关心、疏导和帮助。周俊由一个值得同情的受害者变成一个仇恨社会、危害社会的歹人,尽管他触犯了国家刑法,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其情感和心理受到严重挫折,对社会不满怀恨在心的过程中,社会对此也是漠视的。他的心理调节出了问题,走上了极端的道路,但说到底是他沉积多年的心理压力无处释放。如果他的家人能够给他合理的劝说,或者引导他走向别的路,他就不会"太偏激";如果社会(如当地的亲友邻居、居委会或政府)能够及早发现苗头,给他一定的关心和疏导,他也不会走上绝路。一个人的自我心理调节通常深刻地受到生活环境影响,对怨气的关心、疏导得越早,效果就会越好。

    我们的目标在于努力破除潜规则,建立一个公正、透明和开放的社会。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减少不公,并谨防因为不公的累积而演变成对社会的仇恨。

    因为当不公一旦变成仇恨,也就变成了正义与和谐的敌人了。

    □赵华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生)

    来源:新京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