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培新:追忆敬爱的王家福老师:家国天下,福泽学林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罗培新
京沪千里奔赴,送了尊敬的王家福老师最后一程。目睹种种悲怆感人之处,莫过于大弟子孙宪忠教授三叩首跪别恩师,以及同为“民法四老”的90岁高龄的江平老师亲临送别89岁的莫逆之交王家福老师了……

2019年7月18日傍晚,结束公务,匆匆赶往地铁站。夏日时节,雷雨天气频发,又值傍晚拥堵时分,要确保抵达北京,乘地铁再换高铁,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会面。

于我而言,是学生最后一次拜见尊敬的王家福老师。尽管阴阳两隔,但我愿意相信,幂幂之中,师生依然心意相通。7月19日上午10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王家福老师的告别仪式。作为王老师众多弟子的一员,我调整了工作安排,前往北京,送老师最后一程。

地铁换高铁,一路上乘客上上下下。是呵,人生就是趟列车,到站时间各不相同,但都驶往同一个终点。想起《三体》结尾的这句话了:死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不管你驶向何方,最终都会朝它转向。一切都将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年届不惑,开始直面世事的无情与悲怆,送别的次数多了起来。2017年以来,送走了至亲母亲大人、尊敬的傅鼎生老师、尊敬的苏惠渔老师……这次,要送走的是,尊敬的博士后导师王家福先生。

抵达北京南站已是深夜。感谢杨雯老师帮我预订了附近的星程宾馆,虽然无窗、无早餐且条件简陋,但步行即可抵达,免去了奔波之苦。在困顿中睡下,次日5:50分醒来,呆坐片刻,开始追忆与王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早7时,离开宾馆,经地铁4号线转1号线,13站后,抵达八宝山。此时离遗体告别仪式,还有近两个小时。

一直以为,早点到,或许还能够做点什么。但其实,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作为弟子,我们一切遵照大师兄孙宪忠教授的统一安排。孙老师极尽辛劳,忙前忙后,法学所也非常尽心,多方操持,把什么都安排好了。

签到桌上,题为《王家福同志生平》的文字材料,摆着整整齐齐,旁边悬挂着的木筒里,盛满了布艺小白花。偶遇尊敬的王保树教授的女儿,她说,父亲故去之时,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释怀。王家福老师与父亲共事多年,今天来送别小时候经常叫的“王大大”(王家福老师)时,似乎瞬间明白了生死。我安慰她说,我的母亲两年前去世时,我也非常难过,但自然规律终究不可抗拒,还是要节哀顺变为好。

是呵,又一次想起王国维《蝶恋花》的这句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我别上小白花,拾级而上。汉白玉栏杆之下,传统红木廊柱之间,一幅挽联格外醒目:“福泽学苑彰公理仁惠为师表卓品长存,家国情怀蕴法治睿智作先声雅范隽永”,横联则为“沉痛悼念王家福先生”。

进得中厅,里面摆满了花圈。“著宏文率英俊育国才,思想永垂人心;倡法治彰权利制民法,功绩彪炳日月”,左联右联拱成了四个大字“风范永存”。

轻轻地,入得内厅,素花簇拥,花圈环绕,王家福老师安静地望着我,此时周遭并无一人,我对着先生的遗像,拜了三拜,耳边似乎回响起老师的教诲“致良知,践使命……”,与恩师交往的点点滴滴,再次涌上心头,不禁泪目……

大师之美,是至纯的美、至善的美

2003年,从北大法学博士毕业,经恩师尊敬的吴志攀教授引荐,得以拜到王家福老师门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两年来,每每与王老师讨论问题,他总是微笑地看着我,鼓励我提出各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设想。春蚕吐丝,春天化雨。2005年8月19日,博士后答辩顺利结束,师生留下了宝贵的合影。

回上海工作后,每每到北京出差,去看望他的时候,出门时他都不顾我的劝说,执意下楼,把我送到小区门口。在深秋的夜晚,凉风习习,他伫立在小区门口,与我挥手告别,在昏黄的路灯下,他的一头白发与笔直身姿,每每让我泪目……平等以待,敬人爱人,这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

出站后四年,终于有机会在上海陪同王老师。2009年6月27日,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在华政举办“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法治研讨会”,王家福老师亲自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会后,王老师的弟子、时任上海市政府金融办主任,现任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还专程过来,拜见恩师。师徒三人,其乐融融。

会议结束。628日,作为他的学生,我邀请王老师与文师母到华政松江校区一游,我担任司机兼导游。华政松江校区景色秀美,王老师和文师母赞不绝口,说国外的校园,都没有华政松江校区美,这真是校领导的一番伟业了!在路上,听王老师和师母细说法学的发展历程,看着这两位老人眸子里透出的睿智和纯真,真有种“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之感!

尔后,我们到颇具英伦风情的泰晤士小镇。我说,前一段时间王泽鉴教授在华政讲学半月,也住在这里,王老师鼓励我说,要多向王老师学习!我说,能够为老师讲学做好服务就很好了,学问是赶不上了。老师爽朗地笑。

师生同游小镇华亭湖,王老师问,这个湖面很宽啊,水是活水吗?我说是的,与校江校区内的玉泊湖相通,华政的年轻老师住在这里,可以游着泳到学校上课啦!老师又爽朗地笑。

一代宗师有着孩子般的纯真,对简单的事物,有着素净的喜好之心,那是极其美好的。很遗憾的是,翻腾了许久,就是找不到当年王老师与文师母在华政的合影了。

时光静静流淌,又是一年冬夏春秋。

2010年10月7日,社科院法学所举行王家福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彼时欣逢王家福老师八十华诞,看到众多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前来祝寿,非常感慨!作为后学晚辈,我静静地坐在后面,聆听他们的“银发”故事!特别是听到一位老师介绍,当年王老师是如何推动人权入宪的。事非经过不知难!现在自己从事政府法治工作,深知王老师的贡献是何等卓著!彼时,看着主席台上的王老师,脸上荡漾着青春的光泽,隔着一个座位的江平老师正凝望着他,这两位泰山北斗,惺惺相惜,真是馨香而长祝久之!

研讨会结束,王老师与文师母与我合了影,我说,欢迎老师与师母再到上海来!他们愉快地答应了,但不曾想,美好的机会,总是那么少!

时光最是无情物。后来,王老师因病住院,而且越来越不方便接受探视了。记得有一年,我请孙宪忠老师指引,想去协和医院探望,不曾想,到了医院,却被挡在门外。

光阴荏苒。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我在上海会场全程收看,激情澎湃,在受表彰的100位改革先锋中,出现了一张亲切而和蔼的笑脸,那就是尊敬的王家福老师。官方对王老师的表述是“推动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者”。在我们后辈的心中,他永远是一位至真至纯至善的法学宗师。

90岁的老人,送别89岁的老人

2019年7月19日上午9时以后,前来送别的人越来越多,签到席边,渐渐排起了长队。法学所今天发布的新闻稿表述如下:全国人大信春鹰、李飞、胡康生,最高人民法院胡云腾,中国法学会张文显、王其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蔡昉等各界领导前来。江平、王利明、马怀德、崔建远等法学界专家,法学所、国际法所陈甦、莫纪宏、周汉华、柳华文等干部职工,老同事刘海年、刘楠来、崔勤之、王晓晔、陈明侠等,以及学生孙宪忠等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悲痛的心情,共同缅怀和送别王家福先生,并向家属亲人表示慰问。

我亲眼目睹并感慨系之的是,老中青三代的学者,不分专业,不分地域,纷纷前来与王老师告别。除了前面提及的师长外,还有季卫东老师、张新宝老师、朱慈蕴老师、邹海林老师、刘士国老师、陈洁老师、谢鸿飞老师、常鹏翱老师、冯珏老师、张文广老师、杨峰老师、曹兴权老师、姜战军老师……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国际法所的老师,来得非常多,这是一个非常团结友爱的集体。在仪式正式开始之前,陈甦教授代表单位,向师母文老师再次表达了诚挚的慰问。在现场,我看见孙宪忠老师哭成泪人一般,哽咽着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我们老师做出的贡献,作为学生,我们也有哀荣了……此时,师母和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抱头痛哭!旁边有人不停地劝,文老师,要坚强,要挺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不住地流泪,待师母情绪稍稍平复之后,我领季卫东老师入内,季老师握着师母的手,致以深切的问候……我也表达了希望师母到上海休闲小住的愿望,希望师母能够成行。

大约9:30分,王利明教授到;9时41分,江平教授赶到,这是一个最令人动容的场景:90岁的老人送别89岁的老人。在江老师签名之际,我不由得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场令人感慨万千的照片。

我找出九年前,也就是2010年10月7日,江平教授在王家福教授80华诞的研讨会上的发言。所幸自己有现场记录的习惯,现在读来,恨不能时光倒转:

“我很高兴能够来参加家福先生的学术研讨会。我是30年底生人,他是31年初生人,我们前后相差不到一个月。这令我想起了张友渔先生与钱端升先生之间的一场对话,张友渔是1899出生的,而钱端升是1900年出生的。张友渔对钱端升说,我们虽然只差了不到一个月,但却差了一个世纪。而我终究是30年出生的,呵呵。我们都在前苏联留过学,当时我在莫斯科大学,他在列宁格勒大学。当时号称是两所最好的大学。家福拿的是副博士,比我高多了,我是学士。他的导师是著名的民法教授,他是亲传弟子,也比我高多了。

我对家福教授敬佩的有两点:其一,家福培养的学生很多。法学所是中央的智囊团,经常参与中央的决策。刚才康生同志说了,十五大及中央的其他一些文件,家福带领法学所的同志直接参与了。中国法制建设有两个重大事件,一个是提出了法治国的概念,另一个是提出了人权的概念。从“法制”转变为“法治”,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变化很大。法制只是一个规则,一种制度规范。面对恶法,我们如何来对待,这是一个良心的选择。家福老师、海年、李步云老师对人权概念的提出所做出的贡献,很值得称道。原来我们是反对人权的,但现在人格却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宪法。我认为,人权的概念无所谓姓社姓资之分,人权的重要性超过了私权。家福的第二个贡献在民法领域。佟柔老师过早地去世了,能够接过民法这杆大旗的,现在只有家福老师。建国以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经济法,而不知道民法,长期以来合同法不是包含于民法之中的。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现在终于有了科学的、完整的民法体系与内容。民法的平等、诚信,在我们这些老一代人之中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没有学派之见,没有学阀之见。这是家福老师开创的正气。借这个机会,我也要祝福家福老师永远健康!

我在现场,除了记下江平老师这段发言之外,还清楚地记得,尊敬的梁慧星教授在发言最后借用了一年前敬祝江平教授的话语,祝福王家福教授“只要家福教授寿比南山,中国法学就福如东海”!祝愿尊敬的王家福教授幸福安康!

如今,王家福老师已经作古,但其人生光华永不泯灭。是的,以王家福教授、江平教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法学家,他们卓绝独立开疆拓土之精神气质,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之情怀胆识,谦逊包容提携后进之宽广胸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正心诚意,正念而行

在最后的遗体告别环节,我们整齐列队,逐一与王老师告别。

孙宪忠老师行跪地三叩首大礼,至情至性,悲怆感人!我们噙着眼泪,向静静地躺在素花丛中的王家福老师,行最后的注目礼!

脸庞瘦削的王老师,告别了他深爱的祖国和家人,深爱的法学教育事业!王老师这一生,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一生!他正心诚意,正道而行,历经风雨沧桑而初心不悔,始终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作为自己至高的人生追求。

王老师,您那天晚上送别我的身影,已然矗立成一座丰碑,成为我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小至福莲教育,大到营商环境,我会努力做好。我知道,以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和技术能力,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是您终生践行的理想之路,也是您对后辈的殷殷期许……

泪花纷飞,化成悲雨!再见了,王家福老师!我们会谨记您的教诲,努力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敬爱的王家福老师千古!

(作者系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 法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