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学研究所概况
国际法研究所概况
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法学刊物
法学教育
图书馆
工作平台
搜索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李林学部委员做客第七十九届“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暨“社科法硕”学术沙龙活动第一百四十七期
字号:

20194月26日下午两点,第七十九届“社科法律人”高级学术论坛暨“社科法硕”学术沙龙活动第一百四十七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学楼219教室成功举办。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心得体会”。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研究员担任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编辑田夫老师担任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法学系副主任兼法硕办主任席月民老师担任主持人。在校法学硕士生、法律硕士生以及其他专业的同学八十余人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现场)

李林老师围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做到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等“十个坚持”,进行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他认为,“十个坚持”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简称“法治三新”)的精神要义,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本次讲座共分为“法治三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法治三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等三个部分。

 

(李林老师)

在第一部分“法治三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中,李林老师谈到历史方位即是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时代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新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他从历史教训、现实需要、着眼未来三个方面讲述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指出法治中国是从形成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的转变,是从法律大国到法治强国的转变。此外,他还阐释了法治世界的概念,从Civilization、法律征服、拿破仑法典、国家实力等几个例子,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第二部分“法治三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中,李林老师从十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一是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首要核心要义,必须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此外,处理党政关系要做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三统一”和“四善于”;

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力量的源泉;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依法治国的本质,不是依法治民,而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

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注意研究借鉴国外法治的有益经验,吸收国外法治文明的先进成果,但又不简单照搬照抄,不能全盘移植。

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发展目标。(1)主要任务: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骨干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有机整体,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纲”,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3)总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五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工作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六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方针。科学立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严格执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公正司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全民守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八是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全面依法治国要处理好政治与法治、改革与法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

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造就四个方面法治人才,即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涉外法治人才队伍、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以及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

十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因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他们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在第三部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中,李林老师从顶层设计、依宪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着重对司法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话题展开分析,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并对有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反思。

在点评环节,田夫老师谈到,我们需要向以李林老师为代表的50后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以及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致敬。他围绕李林老师的讲座与同学们分享了五点体会:一是李林老师在治学过程中善于对时代进行整体性把握,应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修宪的意义;二是解读中国宪法应当从政治宪法和法治宪法两个维度去思考中国作为强国、大国,应该善于运用“法律战”,主动掌握国际社会话语权,进而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四是关于党政关系和党法关系,李林老师一直坚持党政不能分开,虽然在八十年代拥护此观点属于“少数派”,中国政治的实践也印证了李林老师的学术洞察能力五是李林老师所提到的在依法治国、司法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也是目前司法实践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

 

(田夫老师)

在自由提问环节,李林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贴近现实的案例为同学细致地解答了在学说繁多、体系庞杂的宪法学习过程中如何系统有效地联系理论与实践,以及立法过程中如何才能既符合科学立法的要求又能得到人民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等问题。李老师一方面解答了同学们困惑,同时又传授了学习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依法治国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理解。

 

(学生提问)

讲座最后,席月民老师作了总结性发言。席老师对李林老师百忙中抽出时间做客良乡表示感谢。他强调,本次讲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但深刻解读了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细致指导了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他指出认同感非常重要,包括大家对自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身份的认同、对新时代我们党全面依法治国理政的方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法治新思想的认同等。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唯老师和书本,要善于反思批判,多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交流,在名师如林的社科院要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深刻领会“法治三新”的精神要义。随后,席老师讲到行动力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不要拖延,要学会抓大放小,积极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履历。此外,席老师还从自己曾任法官的经历出发谈到了对司法改革的理解,希望同学们毕业后能够走进法院,承担起司法审判的重任,做一个公平、公正的好法官。最后,席老师号召同学们要积极参加法学系“五四”青年节举办活动,在第四届“社科杯”法学研究生论坛和“青年·法律·生活”主题演讲比赛中锻炼能力,展现风采。

 

(席月民老师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