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会概况
学会要闻
法律史大讲堂
学会集刊
荣誉奖项
成果推荐
旧版回顾
首页 > 法律史大讲堂

中国法律史学会“法律史大讲堂”第七讲:侯欣一:被法律型塑的日常生活:兼论根据地政权与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之必要

字号:

 

2023年8月23日上午,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第七讲通过线上方式举行。本次讲座由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近代法研究中心主任侯欣一主讲,演讲主题为“被法律型塑的日常生活:兼论根据地政权与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之必要”。南京大学法学院张仁善教授主持讲座,清华大学法学院聂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尤陈俊教授作为与谈嘉宾发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师生等二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反响热烈。

 

主讲嘉宾:侯欣一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

 

侯欣一教授在演讲中指出,长期以来,学界对于中国近现代法律制度的研究多着眼于宏观层面与定性问题,而较少对法律制度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进行结合观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与国民党创建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权,二者法律制度的差异远大于共性,但就技术层面而言,其法律制度也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存在着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比较观察的方法对于近现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出发,他围绕南京国民政府《总理纪念周条例》与中央苏区《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展开对比分析。

他表示,“总理纪念周”和“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都是一种通过党内法规确立的制度时间,也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仪式,无疑发挥了强化国家意识、加强对执政党主张理念的认同以及改造民众生活的重要作用。前者作为国民党强化意识形态,区分个人及团体是否与国民党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的重要标识,成为国民党权力确认、提高认同度的重要方式;后者则割断了苏区与传统中国、与中华民国的一切联系,同时避免党员、干部和军人脱离民众,强烈地表达了与国际无产阶级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愿景。无论是制度时间,还是政治仪式,乃至形成专门的语言,国共两党的目的都不仅仅是强化国家观念,还包括传达政治主张与进行民众组织。

他指出,与中央苏区取得的成功不同,国民党“总理纪念周”的开展由于举行过于频繁,且内容固定不变,即使在严格执行的初期也存在着某些松弛现象,最终不可避免地流于形式。若从更高层面予以观察,作为在近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的做法最终都影响到整个中国,对中国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并对国民的语言、思维、认知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持人:张仁善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仁善教授在主持讲座时表示,侯欣一教授对革命根据地法律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均有系统性的研究,他的讲座以两个具体条例为展开,深入分析了其对辖区内社会生活的影响、对民众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民众对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认知,并从政治仪式到语言等各方面剖析了两党如何利用不同的规则来组织与动员民众,继而推导出语言、思维、认知与生活方式对政治走势的影响,颇具启发性,也为中国近代法律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与谈嘉宾:聂 鑫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聂鑫教授作为与谈嘉宾发言。他指出,侯欣一教授的演讲采用比较的视角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令听众收获颇丰。在社会民主方面,边区政府取得了诸多成就,通过优待军属等一系列具有普及性的措施,与群众建立起深厚而紧密的联系;而南京国民政府的做法往往流于形式,很难深入民间,以至于迅速脱离群众,陷入文牍主义盛行的状态。这样的比较研究方法,也可以用以考察国民政府与革命根据地政府对待“张灵甫案”与“黄克功案”的不同处理方式。

 

与谈嘉宾:尤陈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尤陈俊教授在与谈环节高度评价了侯欣一教授的演讲,并围绕讲座主题,对“总理纪念周”等具体概念作出了进一步补充。他认为,本场讲座兼具法律史与法律社会学的色彩,聚焦了法律与社会生活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界重新思考法制对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塑造及其形成的传统。在既往的法律史学研究中,比较的研究方法通常使用较少,侯欣一教授的演讲也为学界做出了一场生动的展示。

“法律史大讲堂”第七讲共历两个小时,现场气氛热烈,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中国法律史学会)

 

附:

侯欣一教授简介

 

 

侯欣一,法学博士。现任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法学会法律史学会会长。曾任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制度、中国近现代司法制度、中国共产党法律史。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法律科学》《清华法学》《政法论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评论》法学核心刊物及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多部。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 电话: 010-64022187
版权所有:中国法律史学会